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洪山探幽

2016-11-01 09:58 作者:周巨龙  | 1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最初的时候,我以为是红色的红山,那是我看到一俟秋天枫叶便红透了这座山的大半,但这座大别山的余脉就是叫洪山,又叫发洪山,与洪水纠缠不休;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山脚下章姓人家聚族而居的大山村还有一个传说——谁要砍了洪山的一根柴,村里就要失火。一座山就这样把不可相容的洪水与大火联系了起来。

洪山山涧奔出不久便 到了大山村前,三姨妈的家也就是我后来的家就在涧边,但与涧尚有一段距离。天,洪涨两岸阔,有时山洪似乎要窜上我家门前几尺高的台阶破门而入了,着实有点吓人。母亲说这并不是厉害的,厉害的是起蛟,且是美女蛟,虽是美女,但挟着树庄和砂石气热汹涌的一路而来,没有一点美女的温柔。村庄下游的山涧上有座大石桥,遇到块石砌成的桥墩,美女蛟翘起两只金莲一蹬,大石桥便塌了。美女蛟似乎与我无缘,但大石桥在山洪暴发后狼狈地趴在涧中的惨象倒是见识过。我见识过的还有洪山上的山柴几十年来一直没有人砍过,人们宁愿爬过洪山多淌几身汗去砍柴,也不愿动洪山的一草一木,怕稍一不慎引起火灾。

洪山并不高,比她身后海拔660多米的黄梅尖大概要矮100多米,从山脚到山顶最多也不过十几分钟,路也不陡。自然没有高山峻岭的险趣和野趣,象我辈怕吃苦又想登高望远者,洪山倒是最好不过的去处了。山上树木茂盛,以枫树和松树当家,合抱粗的古树只有那么一两颗,大多是只有二三十年的树龄。上洪山最好的季节莫过于春秋两季,不累人,景致又佳。春天,遍山的映山红芳香缕缕不绝,花瓣簇簇可餐。此时登山,难免会有细汗下来,但可以在路边巨石上小憩一下,任山风拂面,听松涛吟唱,怕是会有一股清爽直透肺腑。秋天,虽然比不上香山,但漫山红枫夹着青松,层次分明,疏朗有致,红得热烈,绿得秀丽。此时,天空朗净,山顶极目,远处的长江舞动白练,素雅高洁;近处的田畴敞开衣襟,宁静闲适。山顶是一块半亩大的平地,周边为残垣断石,看得出这是一处建筑的遗址,据说这里曾有一座庙,却名为龙王庙,是祈还是镇水?一时间还真的找不到标准答案。现在,庙址上有好事者或者热心人建起了一间的小庙,里面供奉着一尊不知是哪方的菩萨,外面则有一座重达一吨的仿铜香炉,反正没有龙王,虽然名不符实,但每月初一总有一批又一批的香客上得山来,他们中有求财的,也有求子的,有祈福的,也有祛病的,不一而足,想来那尊菩萨真是佛法无边。进得庙来,我有时也会随缘地燃一把香作一个揖,更多的时候却是设法破解洪山的又一个谜——据说,这山巅之上原来竞有一口水井,现在的井水仍然丰盈,但只有大德之人才能得以一见,我辈惭愧,至今没有“法力”撂开这块神秘的面衫。

近些年,我常常得陪着一些客人上洪山,对洪山的发洪失火乃至古井,有客人说这些都是大山人的愚昧与迷信,有客人则反驳说这些正是大山人的聪明与科学,他们吃过乱砍滥伐的苦头后,用极端的说教阻止村人的盲目收到了保持水土减少灾害之功效。这后一种说法使我心内一动,笑了起来——近些年村前的山涧里确已没有了特大山洪,我再也不用担心水漫寒舍了,甚至,我的门前又建起了一幢幢别致的农舍。那么,照此推理,那口神秘的古井或许也是大山人倡行行善积德的另类经语吧?

这么说,我们在洪山之巅,又继续寻找那口古井。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74989/

洪山探幽的评论 (共 1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