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观想一棵树的活法

2016-10-09 12:49 作者:丹阁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观想一棵树的活法

王海东/文

几天前昆明连续下了三天,持续低温零下七度,甚是罕见。这无疑对热带植物是一场劫难。院子里的树与花多数罹难。尽管气温已经回升,但却无法挽救正在死亡边缘挣扎的草、花与树。显然,前窗下的旱金莲全部遇难,它们尽数摊在水泥地上,气息奄奄。旁边那不受人待见的杂草也全数趴下,威风扫地,萎缩着,生机全无。污水河岸的柳树也光秃着身子,毫无力气掩饰了。正在抽芽的桑树,遭受当头一棒,嫩芽全部牺牲。院子里的油菜花、曼陀罗花、梅花和山茶花无一幸免。就连墙上的炮仗花,也无力撑到新,纷纷落地。还有不少绿树也遭殃了,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整个院落景色与雪前判若两地。

我在院子里一边漫步,一边观想着眼前的植物。为它们祈祷,愿这场数十年一见的寒潮快点离去,愿今后不再有如此可怕的寒潮来袭。细看一遍,几乎所有的植物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唯独那棵高大的雪松因其耐寒性强,像似毫发无损,依然傲立风寒之中。反倒给人强大的正能量。不禁引人遐想。

植物与人一样,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活法。与院子里的花花草草相比,这棵松树平常得足以让人视而不见。春天时分,海棠与樱树争相斗妍,花开似火,令人赏心悦目。初来香令人陶醉。金银花和各种菜花也来秀一把。秋时的菊花、玉兰花和牵牛花常令人驻足不前。天的梅花和山茶花醉人心脾。更令人难以自拔的是只要气温适宜含羞草、四季桂和曼陀罗就捧出炫人眼目的“心”来。

而老人们,不仅将自家的盆景搬到院子里来养,而且还经常打理院内的植物。这样一来,院落虽小,但是却非常别致,语花香,很是惬意。大家也经常坐在花坛边聊聊天,晒晒太阳。我也不时参与其中,仰望纯净的蓝天,嗅悄然而至的花香,晒暖和的阳光,这种舒心,岂是言语能够表达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正是这场可怕的大雪使得这棵被人忽视的松树显现出来。恰好,前些天几位朋友有困惑,我以树为喻开导他们。由于现代社会的功利性与竞争性,几乎人人心怀焦虑,难以安睡。友人们也未能例外,被焦虑和抑郁折磨着。他们焦虑岁月流逝,却一事无成,或者认为自己还不够成功。他们不自觉地与人比较,而且总是与所谓的成功人士比较。而流行的成功学,不但没有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想,反倒使自己陷入精神上的焦躁不安。以至于认为自己拥有高学历,若不成功就等于白活了。他们宁可选择死,也不甘于一生平凡。于是痛苦便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像泉水,苦闷烦恼也就没完没了。一次又一次的开导,只能暂时缓解这种焦虑与烦恼。可惜,还不具备讲根本法的机缘。故而只能借树说理。

“我们何尝不是一棵树呢?”我话音未落,一位朋友迅速反驳说:树没有主观能动性,人有主观能动性。我说,其实这种所谓的“主观能动性”真的是我们“自己”的吗?即便你的驳词是对的,也不过是从课堂上和教材中学到的。你并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就拿来用了。错了,也不知。你为什么会说“主观能动性”,而不说“自由意志”?因为你是从流行的教科书上搬来的。而其实你并没有理解其含义,不过是随大流而已。不过是“小我”在掌控“真我”罢了。这个“小我”就是由七情六欲、种族民族、文化历史、风俗习惯、语言心理等各种因素共构的。而且往往还掺杂着个人偏见、嗜好和情绪。就此而言,我们还不如一棵树,树虽然也无法选择树种、土壤和周边环境,但却没有个体偏执。

院子里的雪松与我们一样无可奈何。它无法选择生长环境,本该生长在温带,但却被种在几近北回归线的地方。我们无法选择生身父母与家庭,也无法改变肤色与民族,就连母语与集体无意识都已经定型了。如何思考问题与言说,已经被历史文化传统规定了。就像这棵雪松,一切都固定了,只能接受。不如此,又能如何呢?很多人的烦恼就在于无法接纳自己,瞧不起自己出身与环境,不停地埋怨单位的各色人物,牢骚过盛,自然怨恨丛生,痛苦也就疯长。

雪松接受一切既定的东西。它不但没有去抱怨,而是适应环境,汲取大地的养分,快速长大,扎稳脚跟。大风刮来,落红铺地,它不过是掉了些许松针。暴骤至,所有的花备受摧残,惨不忍睹,而它反倒欢快无比。这次的大雪,不但没有伤着它,反倒使它的精神得到彰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雪还未化,就知其高洁。学习松树,快乐地接受自己,哪怕自己有很多缺点。随顺周边的一切,少些埋怨与牢骚,多些实干与探索。

一直默默无闻的松树,并没有去羡慕其它植物。它没有贪慕樱花的绚烂,没有嫉妒桑葚的甜美,也没有计较金银花的药效。院子里的瓜果、鲜花和药材,不知吸引了多少目光,得到了多少赞叹。它却“一无所获”。它知道自己是一棵松树,这就意味着不可能有妖艳的花朵,也没有可口的果实,更没有奇特的药效。而我们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本性,见富人便想发财,见官员便思权力,见美人就渴望美色,安不下心来,总是盼这盼那。更不知自己的福报与德性,拼命去要这要那,幻想人间好事尽得。以此而言,我们还不如植物。人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是不停渴望各种身外之物,而忘却了“自性”。松树不会因为见苹果树结了一树苹果而嫉恨,也不会见海棠灿烂而懊恨,更不会因为金银花的丰收而耿耿于怀。因此,它不会阿谀果树,也不会去奉承花朵,更不会去谄媚药材。即便是嫁接苹果,未必能成活,就算结些果子,那也是难以下咽的。而很多人却把时间精力和钱财耗费在各种人际关系上,溜须拍马样样精通,以为通过这些“高超”的手段就能“嫁接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没有时间去安顿自己的心,无暇顾及内在的“真我”。这不仅失了本分与分寸,还南辕北撤,越走越远。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东不西,最后就不是东西了。

然而,雪松仍是安然地住在自己的小坛里。它的根系愈来愈发达,突破种种限制,延伸至远方,以支撑枝干的成长。当所有的掌声和目光都送给瓜果、鲜花和药材时,它依然静静地生长。守住自己的本分,做松树该做的事情。数年后,某个冬天,突然一场罕见的大雪骤降,院落里的瓜果、鲜花与药材都惨遭打击时,它却风采依旧。

我的目光顺着树干一路爬上去,爬至它的顶尖,恍然才发现它竟然有五六层楼那么高,已然是院子里最高的树了。何其壮哉!一棵树的活法,何尝不是一个人的活法呢?《圣经》有言:“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边,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尽都顺利”。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9888/

观想一棵树的活法的评论 (共 9 条)

  • 淡了红颜
  • 雪灵
  • 雪中傲梅
  • 鲁振中
  • 清澈的蓝
  • 雨袂独舞
  • 绝响
  • 早岁那知世事艰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