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此借“机”生蛋,实该休(羞)矣

2016-09-20 09:49 作者:GG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肾都不够用了,iPhone7炒到2万了。”9月16日,随着iPhone7在中国正式发售,各地苹果粉丝开启抢购模式。

这是某网站近日在其首页以“苹果7plus炒到2万4,iPhone7亮黑色一机难求”为标题登载的一则消息。自iphone7上市至今的十多天时间里,网友随便打开一个网站,类似文章随处可见。对于苹果,国内有那么一些媒体真是到了“疯”的程度。

苹果每年2到3次的新品发布都会吸引国内一些媒体进行连篇累牍的炒作,新产品还在设计生产阶段,就大量刊文夸耀其新增功能如何先进。新产品发布上市,则立马再掀报道狂潮。先是宣传新产品如何高大上,渲染货源如何紧俏,接着报道价格被抬得如何离奇,上述消息就是为这一狂潮推波助澜的众多例子之一。更有甚者,还将所谓黄牛手写的价格表,煞有介事地贴在网上,以证实其“真实性”,在笔者的记忆中好像iphone4、5、6上市时,都有过与此一模一样的报道。年年如此这般炒作,已经令人厌恶。

媒体如此不顾自身脸面为苹果的新品溜须拍马,是不是收了苹果的好处费,答案是否定的。其目的恐怕只有一个:借“机”生蛋,为媒体自身带来点击率、提高流量、赚取利益。

美国的某些科技博客和新闻网站曾毫不掩饰地承认,宣传苹果能够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流量,他们都想乘此机会大赚一把。康泰纳仕旗下的Ars Technica炫耀称,前些年对iPhone 5发布会的同步报道创造了网站新的流量记录。事实上,Technica建立了单独的博客平台来应对每天超过1500万的浏览量,比平时高500%。可以推断,中国的部分媒体在宣传苹果上也应该斩获颇丰,不然,他们怎么会如此不遗余力、乐此不疲。

这几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苹果每年都在搭媒体的“顺风车”——借媒体的追捧不花钱地宣传它的产品!而其他同类企业的产品,特别是我们的民族品牌却受到极大的冲击。尽管我们做出了不懈努力,产品性能也不逊色于苹果,有些方面甚至有所超越,但民族品牌的知名度并未能像高铁等产品一样,超越国外同类企业的产品,或尽快缩小与国外同类企业产品的差距。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媒体一边倒的宣传、追捧不能说不无关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边是民族品牌的知名度提升难,市场拓展难。一边是国外竞争对手的产品被我们的一些媒体大肆炒作,免费为其做宣传,抢市场。如此恶性循环,受益的是谁,受害的是谁,应当不言自明。国内部分媒体为了点击率、为了自身小集团的利益,借机博眼球,免费为苹果做广告,实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扪心自问:这样的新闻报道难道不违背媒体的职业道德吗?媒体的公信力不会受到损害吗?长此以往,只怕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网友指责媒体的这些报道“无聊、”“自私”、“充满偏见”、“满嘴谎言”,也就不足为奇了。

媒体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追求效益,本也无可厚非。苹果作为一家世界知名的公司,新产品上市,予以适当报道也是应该的。然而,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他人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要不要考虑?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对于媒体人来说,更应该好好想清楚并作出回答。

笔者以为,为了使我们自己的品牌不受冲击,媒体的公信力不受损害,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不受影响,引导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理性消费,即使自身利益受到一些影响,如此借“机”生蛋的事情也应该不干或少干。

作者:高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6062/

如此借“机”生蛋,实该休(羞)矣的评论 (共 7 条)

  • 雪灵
  • 鲁振中
  • 襄阳游子
  • 淡了红颜
  • 绝响
  • 心静如水
  • 大剧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