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六安瓜片亦醉人

2016-09-08 13:18 作者:平安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六安瓜片”亦醉人

沈 学 印

时分赶到六安,匆匆寻得一处“城市迷你宾馆”住下。

次日晨起,站在19楼向外眺望,一片古色古香错落有致的民居楼群尽收眼底,一打听,才知此城区原为“皋城”,位于安徽西部,地处长江淮河间,属大别山北麓。

这里被称为“六安”,缘起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历史悠久。

因舜封皋陶于六,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地理学上的“皖西”即指六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早餐后,信步走出宾馆,本想乘20路公交去中央森林公园看看,转念一想,森林北方举目皆是,我家出门便是郁郁葱葱的树山绿海,岂不舍近求远,实为不值。便沿站前路竟直走了下去,全当晨练遛弯了。

此时7点多点。六安街市店铺大多还没开,只有少数的便餐在门外摆起地桌,偶有零星散客围坐用餐,更多的则是当地居民在遛弯后打包把早餐带回家。

日头一杆多时,沿街许多门市陆陆续续都打开了门板,一些老旧的门市房则把门板推得“吱吱扭扭”直响,刺耳的声音使走在路旁的行人行都能听见。原来这些挂着茶馆招牌的店铺多是吃早餐的地方,当地居民习惯称“早餐”为“早茶”。

果然我受邀去一诗友家,进门两句话没说完,“茶房七宝”先摆上了,茶壶、茶碗、茶杯、茶夹、茶海、茶滤网和茶盘一应俱全,当然也有两盘用来充饥的小点心。

闲聊间,听出这里家家户户皆如此,不管有无客人到来,男女老少都有喝早茶的习俗。

这早茶出外办事要喝,生意打点要喝,招待客人要喝,迎来送往要喝,可谓一杯清茶,盛满真情。

因而,“有空来泡茶”便成了六安人的惯用语,相当于我们常说的“你好”和“再见”。

这简单淳朴的语言,不但使茶成为生活的日常饮品,也演化为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

据说慈禧就很偏六安的早餐,但她却在生同治皇帝后,才有资格享用每月仅有十四两“六安瓜片茶”的待遇。

六安是中国特种绿茶的起源地。

“六安瓜片”是中华传统的历史名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六安瓜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属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到清代则成为贡茶。

我一文友是律师,不但本职工作在当地做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就连茶道也被研究的颇为内行,堪称饮茶老手。

他请我喝下午茶时,就对我说:“乌龙茶是工艺,铁观音是品种,只有‘六安瓜片’才能喝出平安祈福!”

在他家大大的书案兼做茶台的拼接抛光根雕桌面上,他拿出家里几乎尽其所有的名茶,逐一冲泡,依次指点,让我品尝,从中指出因产地不同、年代不同、工艺不同,其汤色、茶香、口感的不尽相同。他说品鉴名茶主要得观汤色、闻茶香、品口感,否则难生真知灼见,难有茶情泉涌,更无向“齐山云雾,六安瓜片”神誉福地日夜朝拜的欲念。

饮茶人都好说,喝茶不仅是品味,更是人与茶的深度交流。在“莲山人”红酒茶庄,女诗人张羽卿卿请我品味了上世纪80年代的“庐州六安茶”。其木炭烘焙的浓香型“六安瓜片”尤为让人惊艳。

在世界所有的名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既无芽又无梗的,且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后仍保持单片形体,无草涩味,茶梗在烘焙中全被木质化,茶味饱有浓香,不涩不苦。“六安瓜片”在每年谷前后十天内采摘,只取二三叶片,求壮不求嫩,制作要求甚严,全部手工制茶,绝无二样。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六安瓜片”多有情钟。

1975年某天,沉疴在身的周恩来总理突然问医护人员:“有‘六安瓜片茶’吗?我想喝点‘六安瓜片茶’!”

当周总理喝上‘六安瓜片茶’时,神情凝重地对医护人员说:“我想喝‘六安瓜片茶’,是我想起了叶挺将军,我能喝到‘六安瓜片茶’,就像又见到了他们……”

原来在周总理的革命生涯中,曾经接触过很多的六安人。

1924年初秋,周恩来从法国归国不久便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当时在黄埔军校和中共两广区委中就有一大批六安人——许继慎、王逸常、杨溥泉、曹渊、孙一中、廖运泽、彭干臣、傅维钰……

周总理和他们朝夕相处,亲如手足,多次派这些人回乡建党,叶挺就是其一。

建国后,“六安瓜片”一直是中央军委的特贡茶。

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来华首访,“六安瓜片”就被当作国品礼茶馈赠,在促进中美关系发展中留下一段佳话。

"六安瓜片"现已是六安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从一老茶人那里获知——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大量绿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朴,制成新品上市,获得可喜成效。

此后所有茶行便跟风加工,如法炮制,起名"封翅"。

此举再次启发当地茶行,将鲜叶采回剔除梗芽,分开炒制嫩叶与老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

于是,附近茶农竞相效仿,传承至今。

就因因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籽,遂称"瓜子片茶",即"瓜片茶"。

在六安一本民间文艺里,还有这样一段美传,当地有一祝姓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常以土产敬。

因袁饮茶成癖,送礼时必有茶叶。时间一长袁对所送名茶均不满意。

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老茶工,专拣茶嫩叶,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丽,获得袁的赞赏。

由此可见,"六安瓜片"的脱颖而出,色香味形的别具一格,称其为饮品者的喜嗜和全国名茶也就不足为奇了。

登上六安的峰峦山巅,往下一看,绿油油的一片,全都是茶树,如同绿色的银行一样,使得家家致富,户户致富,茶生意成了旅游市场的重头戏。

我离开六安那天午后,艳阳高照,酷暑高温。

热情好客的诗友,拿出珍藏多年的"六安瓜片"加蜜茶让我分享,那是他用纯蜜加工特制的私房茶,颇显珍贵。

那种独特的果香味道和桂花芬芳的气息,值得茶汤金黄甘美,妙不可言。

诗友说的最后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在心里——“一般人我还不给他呢!”

六安三天,三天我全都醉在"六安瓜片"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3809/

六安瓜片亦醉人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