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春印象

2016-09-07 14:59 作者:早岁那知世事艰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今年的七月份以前,我从来没想过会到长市走一遭。我的女儿今年参加了高招,由于我们这里属于省级贫困县,在高招志愿填报之前可以填报国家专项计划。当时女儿填报国家专项计划的时候,我工作正忙,另外认为国家专项计划录取的人数不多,就是填报志愿也未必能够录取,就让她本人做主在网上填报,我把重点放到了几天后的本科一批的志愿填报上。谁知到了七月下旬,我女儿收到了长春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女儿非常高兴,我和妻子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忧的是这所大学远在将近两千公里以外的东北。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就开始为女儿的开学报到做准备。

八月三十日上午,我和妻子一起送女儿去长春上大学。我们上午十点半在漯河车站乘坐“和谐号”列车,列车行进将近十个小时以后,我们就顺利到达了长春西客站。当我们走出车站的时候,外面正下着大,雨水打在脸上,感觉凉丝丝的。很快,有几个出租车司机走过来招揽生意,听着他们有些油滑的东北口音,好像个个都是小品中的小沈阳一样,令人忍俊不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一位司机以五十元的价格把我们送到了提前预定的宾馆。我们走进宾馆,宾馆的前台服务员笑呵呵地对我说:“今年来长春送学生上学的家长真不少,我们这儿的房间全部住满了!有几个人来住宾馆,我只好让他们走了,下着雨他们也不好找地儿啊。”我问她:“每年外地的学生都很多吗?”服务员说:“多,每年都很多!听人说我们吉林的计划生育搞得好,全省还没有三千万人口,每年高中毕业的学生少,外地来我们这嘎哒来上大学的人就多了!”我说:“这得感谢你们吉林了!”东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有不少著名的理工科高等院校,他们本省成绩差不多的学生便能就近到高等院校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反观我们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将近一亿,有名的高校只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两所,每年的高招录取中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不得不到外省市去上学。我女儿就读的高中今年就有几位学生被录取到遥远的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不过,让孩子出去锻炼锻炼、见识见识世界也不错。

第二天早上,我冒着蒙蒙细雨出去找寻小吃摊,在宾馆外大约一百米的地方发现一个卖饼的小店。我走进小店,里面的营业员笑脸相迎,我问她有没有胡辣汤,她一脸的疑惑,摇了摇头,说他们小店只供应包子、油饼、豆浆和粥,看来我早上喝胡辣汤的习惯在这几天要改改了。油饼倒是有好几个品种,我要了一个芹菜馅的尝了一口,吃起来味道还不错,豆浆的口感也可以。通过我几天的观察,长春街头的早餐摊点相对来说少了一点,晚上卖烧烤的倒是不少,光临烧烤摊的也大多是孩子和年轻人。长春也有一些经营刀削面、拉面和板面的饭馆,总体来说,这儿的饭菜量足、价格比较公道,比郑州的要便宜一些。

我在长春的几天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是阴雨绵绵,大街上的行人不是太多,他们大多都是行色匆匆的。长春大街上的车辆川流不息,我发现吉A牌照的车不会低于百分之九十五,这和郑州的情况有些不同,在郑州大街上行驶的车辆中,挂有郑州本地豫A车牌号的不会超过百分之八十。我想,这应该是因为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是全国的交通枢纽,外地牌照的车辆(特别是附近省份的车辆)就多了一些,而长春地处东北,属于关外,关内其他地方的人去长春的话通常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吧!大概是因为下雨,我每次乘公交车出行都很顺畅。长春街道上并没有出现车辆长时间拥堵的现象,这比郑州动辄堵上半个小时的车强多了!

东北人的口音听起来非常有趣,很多字音和普通话十分接近,但也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东北人常常说“没”而不是说“没有”,他们使用“赶趟”这个词的频率比较高(这可是我在周立波的小说《暴风骤雨》中经常见到的一个词啊!),他们还喜欢用“老”来表示“很”或者“非常”,比如他们会说“这儿离长白山老远了”或“今儿的雨老大了”等等。东北人说话的时候喜欢把某些字的字音拉长(尤其是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听起来有些像唱歌一样,让人感觉他们好像是在开玩笑,有一些不严肃,但看他们的表情却是一本正经的。东北人还喜欢把一些名词和量词儿化,听起来非常好听。另外,他们在征求别人意见或者期望别人赞同自己意见的时候,喜欢在后面加上一个“哈”字,而且“哈”的音拖得很长。比如“今天的天气真热,哈?”据我揣测,“哈”的含义就是问对方是不是或行不行的意思。

长春人的衣着打扮看起来比较传统、朴素。通过我几天的观察,发现人们大多穿着制服或休闲的运动服,即使是年轻人也很少有人打耳钉、穿奇装异服,更别说有人留着造型奇特的发型了,这和南方大城市中年轻人的装扮简直有天壤之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长春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笔直的,不像有些城市的道路那样拐弯抹角。长春的出租车司机为人实在、服务态度热情,我刚到长春的时候,就被几位出租车司机的热情所感染。在九月二号的下午,我在大街上拦了一辆出租车,让他先把我女儿送到学校,然后再把我们夫妻二人送到车站。我问司机得多少钱车费,他说打表吧,有多少就是多少。把我女儿送到学校以后,司机说去车站要绕道,最近的那条路上车辆太多。我心里想肯定是司机想多走一段路而多挣些钱,谁知道他车上的计价器有没有做过手脚啊!但又想自己在长春人生地不熟的,吃点小亏算了,就没有说话。司机把我们送到火车站的南门,他说:“你们就从南面进站吧。”我问他多少钱,他说:“三十三块四,你是外地来的,又是回家的,拿三十三块钱好了。”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为我至少要付给他五十块钱的车费。

站在长春火车站的南门,天放晴了,天空艳阳高照,习习的秋风吹在身上,令人心旷神怡。别了,长春,美丽的城市,我一定会再来看你!

2016-9-3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3681/

长春印象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