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根治“红包”顽疾须惩治预防齐发力

2016-08-30 18:09 作者:疏桐上蝉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根治“红包”顽疾须惩治预防齐发力

今年以来,成都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8月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成都整治收受红包礼金、公款旅游等顽疾可谓奇招迭出,打出了系列组合拳,彰显出极大的决心和不容置疑的意志。一是严格履职、把监督执纪责任一级一级抓,层层压实;二是监督检查工作有的放矢, 重点突出,锁定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和范围,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箭无虚发,“对症下药”;三是对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形势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透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四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出合理“药方”,重症用猛药,“杀鸡用牛刀”,实施精准化的专项整治,多管齐下,成效显现。无疑,针对收受红包礼金、公款旅游等顽疾,成都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创新举措无疑是值得各地借鉴的。其实,成都在整治“红包”顽疾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惩治预防齐发力,重在综合治理。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收受红包礼金现象屡禁不止,即使在十八大以后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也毫不收敛,令人触目惊心。的确,一个不容忽视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红包礼金背后的文化习俗。一些领导干部打着尊重民俗的幌子,大行收受红包礼金之风,曰:礼尚往来。但一来二去,表面上送的是价值不菲的高档烟酒、名表、名包等奢侈品,暗地里干的是权钱交易的勾当。说的好听,是尊重习俗。说得直白,是给上级领导“上贡”,以图经营好“与权力的关系”,甚至为了攀上“关系”,直接从具有一定政治自觉的领导身上找不到突破口,就从其身边人下手,以红包礼金“围猎”,滋生出种种腐败。红包虽小,腐败事大。当红包为成腐败的幌子时,便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民俗意味。

根治“红包”顽疾须惩治预防齐发力。在反腐的高压之下,缘何一些领导干部仍然顶风收受红包、无所收敛?一方面缘于监督虚设,对于日趋隐蔽化、多样化的收受红包的行为不能做到全面、及时、准确的监督、取证。另一方面,一些领导干部贪心不足、自律缺乏,既无纪律观念,又对规矩毫无敬畏之心,越贪越发疯狂,从小贪演变成巨贪,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对于红包礼金是来者不拒。对于已经发生的收受红包礼金问题,须从严依规依纪查办问责,绝不姑息,生产震慑,以儆效尤。同时,要把着力点放在预防二字上,织密监督网,强化监督力量建设,强化廉政宣传教育,在节假日等敏感节点通过发廉政短信、公益广告、警示教育课等形式勒紧党员干部思想神经,为领导干部戴上“紧箍咒”。(文/伍文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1996/

根治“红包”顽疾须惩治预防齐发力的评论 (共 11 条)

  • 淡了红颜
  • 紫色的云
  • 歪才(卢凤山)
  • 春暖花开
  • 荷塘月色
  • 绝响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雪灵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