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中的老龙之二

2016-08-12 06:27 作者:蒁尨者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87年10月分我到老龙的故乡时,那里是个山里的小乡镇,坪坝地方小而且少。大部分村民是居住在大山上,偏远、希散、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困难户较多。不过,这里的土家族人热情好客是很少见的。乡政府、供销社、学校、医院、乡企都是70年代的建筑,简单不美观。那个时候‘丁’字形街道初步形成了。不过都是些低矮狭窄、参差不齐的木房。主要是小商店、餐饮、缝纫。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老龙洞、十二坪、花山、诡使洞、五姊妹隗。还有那‘丁’字中心口边的朴树。六十多年前,贺龙、肖克在这棵树下发表演讲,号召土家兄弟参加红军,是历史的见证,有很深远的纪念价值。八十年代初乡政府在树根周围用水泥砌起一个圆形的台,围着这棵参天大树。不仅起到了保护作用,也方便了游人在树下留影。

2013年12月30日,天气晴好,我趁着老在县城还没有回来,有点时间,上午11;30钟,顶着日的娇阳,骑着自行车去老龙的故乡。想这次认真的拍下魂牵绕的老龙景点。从千工坝一进去,山就极狭,人车在公路上如一双手掌捧着伺机而逃小动物,虽然是水泥路面,但公路不宽,上下坡多,弯道小而急,骑在车上汗水不停的冒,我不停的告诉自己‘小心,小心啊’。经过艰苦的骑行,14点才到老龙洞。累得一双脚麻木、疼痛难忍,人快要瘫倒在地上了。

不来还好,来了是‘冰棍捅屁眼----冷了一阕腰’。原来。老龙洞外的公路旁新修一座长方形的木质凉亭,挡住了老龙洞,也毁掉了老龙井。我只好把自行车停放在凉亭里面。下老龙洞的沟旁倒是多了一块青石小碑。铭文为【酬谢龙恩】是北溶人立的。我没有仔细的看铭文就拍下了。下了沟,朝洞口望去,不见了当年的‘老龙洞’三个狂草字,而是新修了一条龙头状洞口。我连拍了几张照片,几度惋惜的走出来。新修的洋楼挡住了十二坪的视线和角度,到十二坪去又不方便,我矛盾了好久,决定不拍十二坪。

我推着‘沉重’的自行车,缓缓的上了去乡政府的斜坡,‘丁’字行的街道已经定型,两旁都是这几年新建的洋楼,多半是两层的。这天恰逢学生来上学,街上的人很多。临街的都是门面,多数是商店、超市、餐饮,显得繁华富足气派,和二十五年前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溪的两边防洪堤也完工了。乡政府和老供销社还是七十年代的建筑。来来往往的人群我一个都不认识。

我扶着单车,站在乡政府前面的停车场里,观看;‘丁’字口边的朴树。原先想拍一张照的,现在心正凉着呢。这棵富有纪念意义的朴树夹在新建的洋楼缝隙里,仅仅只能让树杆艰难的伸出来,光秃秃的枝干似乎早就没有生命。我凝视着好像在挣扎、在哭诉的朴树,我的心也好像刀在扎,像在流血。

社会在进步、在发展,不可能让历史永远停留在某个时期。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淹没古代文明也是必然的。谁也没有力量阻挡社会的发展。然而,我泣血疾呼;快速发展的今天,给历史文化遗产留出一点立足之地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心里阵阵涌出莫名的伤感刺痛悔恨。“早知道是这样子,我不该来的。”我放弃了其他景点的拍摄,怏怏的骑车往回赶。一路上走走歇歇,到了苟家坪,公路旁边有一栋单独的木屋,岩塔边坐着和我一般大小的男人。我向他打听当地的几个熟人。他问我说;“你到里面做点什么呢?”我真的不好回答。说;“我说了,你会觉得十分好笑,来回用了六个多时候,仅仅只是为了拍几张照片。而且事与愿违,只拍到一张老龙洞。”

2014年1月6日记录于家乡

2014年2月18日发表于珠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57955/

心中的老龙之二的评论 (共 9 条)

  • 绝响
  • 心静如水
  • 艾葭儿
  • 襄阳游子
  • 歪才(卢凤山)
  • 淡了红颜
  • 雪灵
  • 雨袂独舞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