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家的教学经历

2016-07-18 17:40 作者:李映泉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家的教学经历

李映泉

人说:教学三代,方称书香门第。我们家虽称不上书香门第,却也读书三代,而且越来越显进步迹象。这对于解放以前辈辈受穷的祖先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说起我家的教学史,还得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正值“文革”进入斗批改阶段,我父亲正担任着故乡会宁县中川公社高庙大队的文书。1971年的一天,大队决定让初中毕业的他回到生产队创办彭河小学。当时起步非常艰难,只有父亲一个人,十来个学龄儿童,既没有教学场地,也没有桌椅板凳,基本是白手起家。最初借用姚家一老太婆的一间房子上课,天天冷无火,学生们就在她家炕上上课,天暖了就在地下或院子里上课。因缺桌凳、缺纸张,在黑板上教几个字,学生也没法写,父亲便叫他们在地上划;学生们学得也很认真、很有趣味,有时写字一直写出门外,写出坡道,甚至一直写到河沟里去了。到第二年,队上专门划出一块空地辟为学校,并箍了一眼窑洞作为教室。条件稍好了一些,但课桌凳仍是奇缺。父亲一边向上申请,一边动手亲自制作。不久,他结合实际,因陋就简,摸索制作出了纸浆桌凳,即用土块、泥巴做成桌凳模型,上面再粘上一层粘土或纸浆,最后再在上面糊上一层油光纸,等干好了即可使用。

纸浆桌凳试制成功以后,学生们坐上去挺管用,这极大地解决了学生多、桌凳不足的矛盾,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仅管条件仍很简陋,但父亲如此办法,很快在教学中做出了成绩。学校很快发展成为三个年级,二十几个学生,对外的全称是彭河三年制学校,简称彭河学校。父亲根据情况订出了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他采用轮流制,即三个年级集中、轮流、分散上课。比如:早晨天冷,不讲课,全年级集中在教室里背书,等太阳出来天暖了,留一个年级在教室里上课,其他两个年级或在教室写字、默读,或到外面院子里背书、划字;并且每天分时段三个年级轮换上课。

1973年底,由于父亲在教学中做出的创造性成绩,他受到了中川公社党委和革委会的联合表彰奖励。原话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彭河三年制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成绩显著。特发此状,以资鼓励。中共会宁县中川公社委员会,会宁县中川公社革命委员会。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父亲的那块奖状、镜框,仍旧挂在老家的墙上,见证着他当年的一段荣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1974年,大队初中——高庙学校(也附带小学),也仿照彭河学校的办法,给小学各班级做出了成百套纸浆桌凳。不久,高庙学校校长张维奎亲自组织大队各小学教师,到彭河学校观摩教学,并听取父亲有关办学经验的汇报。一时间,父亲的先进教学方法和办学经验传遍全公社的中小学校。彭河学校的升学率连续几年保持全大队第一名;在校学生规模最大时达四、五十人;学校也由当时的一眼窑洞发展成为有两间大教室,一间老师办公室,并有校园围墙、操场,其占地面积近两亩的正规小学。

1978年秋,公社张书记亲自找父亲谈话,提议:让他担任高庙大队长,其弟(即我五)接任彭河学校教师。张书记的理由是:让他担任更重要一点的职务,再一个是我五爸高中毕业几年,文化程度也好,又加之年龄大了,仍未娶妇。为了减轻爷爷的负担(当时奶奶病逝三年,爷爷已六十七、八岁了,他仍操劳着我五爸、六爸的婚事;虽儿孙满堂,但老人实际上很可怜、很孤独),就决定这么办。于是在教学七年以后,父亲又回到大队当了大队长,五爸从干了一年的大队文书任上回来接替父亲继续认真地抓好彭河学校的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在他的任期内,教学质量继续提高,在校学生人数最多时也曾达到四十人。

1983年,人民公社化管理体制有了重大变化——原公社变为乡,公社党委变为乡党委,公社革命委员会变为乡人民政府。从1968年全国山河一片红为标志,在全国普遍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此成为历史。当年10月,因上级教学点调整,和其它各队的小学一样,彭河学校也不幸予以撤销。五爸也在干了整整五年之后,遗憾地离开教学岗位。全大队只保留了高庙学校,属七年制学校,含小学和初中。

学校撤销后的场地,经与队上协商,校院用为五爸的宅基地,操场归父亲和五爸两家所用至今。

至此,彭河学校在创办和发展了十三个年头以后,也遗憾地成为历史。这是故乡彭河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民办公助学校(即民请民办,由高庙学校发给教师工资,并适当补贴一些办学经费,如烤火费、办公费的办法),实际上也是我父辈们创办的学校。

仅管当年他们的工资很低,如父亲每月最多才拿到十元工资,一年才补助三、五十元钱的教学费用;五爸每月拿到20元(其中10元是他的工资,另10元是补贴的教学费用),此外他们的口粮由当时的生产队按最高工值取中间水平折算分配。虽然待遇较差,但是他们俩办学的劲头很大,精神很足,一门心思扑到学校教学管理上,为此不知耽误了多少家庭农活,又加之我们晚辈们都小,且都在念书,因此我母亲和五妈她们也为此承受了不知多少的劳累和辛苦啊!

如今从彭河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大多勤奋成才,有的成了富甲一方的大老板,如:学生赵力农,从兰州水泵生意做起,发展到现在在全省各地甚至到省外搞公路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等,其拥有的资产价值上千万;有的成了公安、乡镇、村社、宗教社事等战线上的负责人、排头兵,如:索明、赵雄飞、姚雄、赵富荣、姚荣等等。

从父辈下来到我辈,也有从事教学的一点经历。1999年元月初,我在省财政学校毕业并分配区财政局普通岗位工作十余年后,被新任领导突然找去谈话,叫担任新成立的会计股股长兼会计函授站站长一职。领导指出:抓好全区会计管理工作,培养会计人才很重要,要我勇敢地担起这付担子。

工作伊始,面对完全不同的工作岗位——教学工作,又加之各种工作也是只有我一人,我的畏难情绪很大,但经过调整心态、思路,我很快镇定下来,并且下决心要不畏困难,一定要抓好这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大胆实践,我很快打开了教学工作局面,得到了领导、同事和学生们的认可。我感到教学工作不仅考验着你所学的知识,也考验着你的人格、综合素质,误人子弟的思想万万要不得!我同时感到,你要给人一点,就得具有十点的才能。在很多时候,对一个好的教师素质的要求,要高于其他任何岗位工作人员,不然何以叫为人师表呢?

实践证明,我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和信任。在1998—1999学年度的教学工作中,由于我的较突出表现,被逐级上报先进材料,最后由财政部中华会计函授总校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从当年省函校下发的文件看,我是这次全甘肃省获财政部荣誉称号的八名成员之一,当属较为珍贵和难得。在我任期的1999—2003五年中,一度扭转了函授站招生多年下滑的趋势,各级学生规模达到近五十人,其中:1999、2000两级招生数量连续攀升;并且在此期间,由我具体负责举办了近两千人次的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诸如:会计电算取证培训、新会计法知识讲座等等。但由于当时受大环境的影响,中专生源逐步面临枯竭,至2003年7月最后一批2001级学生毕业,基本招不上学生。因此局里决定,函授站停办。我从事了五年的教学生涯也一并结束,进入新的其它工作岗位。

此外,二爸家的二儿子,排行我的七弟,省商贸中专毕业两年后,被招聘到与故乡一山之隔的会宁丁沟乡南门小学任教,几年后又调到较远的该乡杜家梁小学任教。前年听说又转到更远的中川乡老鸦小学。据亲房们说工作表现一般,我见本人也听不到有任何好的消息。我知道,这年头倔、犟,不会走上级路线或仅仅死干,是没有出息的,只能干吃亏,无便宜。

我家的教学经历大体就是如此,毫无动人或可炫耀之处,仅仅是当作一段回忆总结,以补充我文稿整体计划之空缺而已;要说毫无用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我家世代受穷,能出几个学生或有几个当教师经历的,毕竟是不容易的,在故乡一般家庭中,也是不多见的。笔以记之,聊作家族成员一段重要经历吧。

现在我们的第四辈正在茁壮成长,并且有几人明后两年相继面临高考。我们正预祝或盼望着他(她)们中能多出几个文凭更高、更专业、也更有水平的人民教师来。

此文原作于2007年9月19日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财政局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52730/

我家的教学经历的评论 (共 1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