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会捕鸟的儿子

2016-07-04 09:59 作者:丁吉槐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会捕的儿子

丁吉槐

儿子两三岁时特别故事,每天晚上,一躺进被窝便缠着我给他讲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估计他早已睡着,便慢慢停下来,可你刚一住嘴,他马上便说:“还讲。”真不知道他是在睡还是在听。

于是,我便翻着辞典挨个儿给他讲成语故事,什么滥竽充数,削足适履,画蛇添足,守株待兔,画饼充饥等等。不管他听得懂听不懂,也不管他是睡是听。直讲得我头昏脑胀,讲得摇他都摇不醒,方休。后来,辞典上的故事也讲得差不多了,便讲人物传记,孔老夫子、诸葛亮、毛泽东、拿破仑、鲁迅……

有一天,我给他讲鲁迅和闰土捕鸟的故事。我说,鲁迅小的时候爱到农村去玩。下了大,他和他的同伴就在雪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把一面大竹筛用短棒支起来,用一根绳子拴上短棒,在竹筛下面撒些米谷,鸟就会来吃,这时候你把短棒一拉,那鸟便扣在竹筛里了。

我绘声绘色地讲着,只见儿子早已睡着。于是,我急忙住口,赶紧睡觉——早就累坏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一天,幼儿园放假,爱人上白班,只好把三岁的儿子一人放在家里。可我不放心,不到下班时间便往回跑。

一进家门,屋里没人,我的心一惊。哪去了呢?急忙到处乱找。里屋、外屋、厕所、厨房,都不见,却只听见阳台上乱哄哄一群小鸟扑扑棱棱地飞。我急忙走过去。只见阳台的门半开着,阳台上到处都是小米,阳台的中央,用一支筷子支着一个放在自行车上用来装菜的小筐。一个绳子拴着那支筷子,绳子曲曲弯弯通到里屋的床底下。

我非常纳闷,就拿起那根绳子,慢慢地朝外拉。拉着拉着,便拉出一颗小小的脑瓜来,再拉就拉出一个完整的胖小子来。一看,哈!是我儿子。儿子见是我,张口便说:

“一个也没逮着,它们吃了米就跑。”

儿子满脸通红,满头大汗,我一把将儿子抱在怀里。

不知道,他是不是受了我讲的鲁迅故事的影响,于是我问他:

“你怎么知道用这种方法逮鸟?”

“你讲的,你忘啦?”

“我怎么讲的?”

“你说鲁迅小的时候就这样逮鸟。”

“谁是鲁迅?”

“不知道。”

三岁的儿子不知道鲁迅十分正常,他实在太小了。而现在的青年人知道鲁迅的能有多少呢?或许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或许知道他一两篇著作。但鲁迅那高涨至诚的爱国热忱,那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战斗精神,那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那犀利无比像刀子一样的目光,有几个人了解得那么透彻呢?

儿子现在长大成人,已经去国外读书了。他18岁那年只身出国自费留学。一走出家门便走出了国门,这一去便已是五年多了。在那里他自己做饭,自己洗衣,自己打工挣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经营自己。我的许多朋友,都为我儿子的勇敢和坚强而高兴。我有时想,儿子能这样,是不是受到他儿时听我讲的那些伟人的故事有关呢?伟人那艰难困苦的拼搏生涯,一个三岁的孩子能听懂多少呢?

但无论如何,儿子是冲出去了,是从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里冲出去了,去到了一人面对所有艰难困苦,无援无助的国外,就像一个刚学游泳的人,突然被推进深水之中,完全需要靠自己扑腾才能上岸一样,但他扑腾出来了,闯出来了。在这五年多里,他吃了多少苦我不知道,他也从来不说。

但我总觉得,人的一生是需要吃点苦的,而吃苦应该是人生的必修课。一个人一生安逸幸福固然不错,那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然而,人生必定是人生,社会必定是社会,它不会因为人们的虔诚善良而改变它的轨迹。真正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只有在苦难之中,在变迁之中,在波折之中,风浪之中。正所谓,“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云云。

凭心而论,我并没奢望让我的儿子担当什么“大任”,只希望他能在没有我的情况下,面对错综复杂和艰难困苦,能挺得住,能坚持下来,能过得去,就行。

现在看来,这一点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了。(丁吉槐博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50085/

会捕鸟的儿子的评论 (共 8 条)

  • 雪灵
  • 淡了红颜
  • 歪才(卢凤山)
  • 紫色的云
  • 荷塘月色
  • 襄阳游子
  • 龑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