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家乡我的梦

2016-06-06 08:36 作者:前川瀑布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不忘初心,永跟党走”返乡感悟

文/毛兴凯/湖北巴东

三十七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十八岁读师范离开家乡,后来参加工作结婚,养育子女,进修读大学,一晃已是岁月久远、白发丛生的季节。

尽管年轻时常回去看望父母,父母去世后,每年也总有一两次回老家走走,或是作些祭拜之类的活动,但对家乡的发展知晓甚微、少有关注,没有切实感受到家乡发展的负重与无赖,没有悉心关注过家乡发展的现状与未来,面对生我养我的故土,面对山水同源的乡亲,在外漂泊的游子,满心是痛,身感惭愧,倍觉人生渺小。

州委开展“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州内工作的党员返回出生地,回顾入党心路历程,回顾成长经历,了解贫困群众疾苦,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回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回望村容村貌变化,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坚定党、护党、为党工作的决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力量。

2016年6月2日 ,上午10时,星期四,中到大。我所在水布垭镇大面山村在外工作的全体党员齐聚村委会议室,参加主题实践座谈会,重温入党誓词,听取村书记的村情介绍,返乡党员为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受村委会的委托,我为全体党员上了一节“不忘初心,热爱家乡,做合格党员”的党课,然后是走访老支书、老教师、贫困户、致富带头人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返程途中,甚至晚上,我始终被当天所见所闻感染着、纠缠着,对村的现在和未来隐隐担忧,久久难以入眠。

大面山村是由原狮子埫村和大面山村合并而来的,位于水布垭镇中部,倚白岩雄峰,瞰清江碧波,东临长阳县渔峡口镇,南接杨家垭村,西抵石门台村,北靠顾家坪社区,全村辖20个村民小组, 665 户,1998人。总面积1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80亩。平均海拔1200米,主要作物有玉米、土豆、黄豆、红薯、磨芋、独活、贝母、白肋烟、油菜、小麦等,盛产核桃、板栗、茶叶、金竹、猕猴桃, 传统工艺以木器、篾器、石器、铁器、绣花鞋为主。旅游资源丰富,有腰悬河瀑布、穿拱背溶洞、白岩顶观光平台、蒋胡坪滑场(拟建)、张家湾茶园风光,是土家族撒叶儿嗬、花鼓子舞发源地。

据村书记报告,该村白肋烟产业垮掉之后,目前还没有一项替代产业可以支撑当地经济,尽管鼓励发展银杏、贝母、独活、蔬菜等品种,但要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初见成效,相当困难。大多数老百姓收入来源主要就是卖猪、卖粮食,加上少量的烟叶、魔芋、茶叶,其余来源全部是外出打工。全村没有一个成熟的支柱产业,没有一个象样的加工企业,没有一个真正算得上富裕的带头人。

在走访贫困户郑开举的途中,大雨滂沱,雨刮器调在快档也无济于事。车子停在公路边,打着雨伞向他家行走,裤子打湿半头,一路泥泞,溅得衣上、脸上满是,雨雾笼罩着家徒四壁的木屋,水不停地在屋周围打转、肆虐。

两层的木屋,只有一楼有板壁,从透缝的楼板一眼就能看见屋顶上的瓦片,二楼以上就几根孤零零的柱头,在大风的推搡下吱呀作响,似乎随时都有倒掉的危险。整个屋场安静得让人可怕。我们叫了几声,无人应答,问村民,家中应该有人。

反复敲击歪斜的侧门,良久,从里面应出虚弱的回声。开门,一个黑瘦的老头儿不规则地立在我们面前,一把老式躺椅上面放着一床破旧的被盖,旁边是一个拄着双杖的老妇人。除了那把老式躺椅,再没有可以坐的东西。我们递上从在外工作党员交的特殊党费中安排的并不算多的慰问金,在他只有哭声、不见眼泪的感动中,我们分明感到了他那久久无望的凄凉。两老生病多年,长期治疗不见效果,妻子下肢瘫痪不能行走,老头儿身患癌症,更是几次从死神中转来,唯一的孩子几年前因故离开他们,雪上加霜。尽管有政府的低保、社会的救助,但老人的生活来源和生活的不便却始终无法解决,政府曾想把他们接进福利院,但二老故土难离,没有办法。周围的人各有各的事,偶尔看看就非常不错了,旁人能做的唯有同情和辛酸。

站着结束看望老人的活动,大雨依然,行在雨中,心情更添了几份沉重与潮湿。听村干部说,全村象这样因病至贫的家庭还有好几个,村里没有产业,国家扶贫资金有限,也只有将就着往前走。

退休的文显成老师住在16组腰悬墩,因下雨,道路泥泞打滑,且有几处垮塌,无法通过,大家决定分头行动,派我等当代表前往。从15组的岔路口进入文老师家,约2.5公里,是去年老百姓集资整修的新公路,雨后被淤泥堵住边沟,铺的石子被大雨冲走,还有几处因缺钱没有做培坎,上面塌方占据了路的大半,泥浆漫过整个公路,我们趟着积水,从田边绕过泥浆路,小心翼翼地观察前行。

傍晚时分到达文老师家,见我们浑身湿透,满身是泥,问在做什么,我们说明来意,文老师声音哽咽了:“我们这些老的,没给国家作好大的贡献,你们这么辛苦来看我,受不起啊!”硬要我们换衣服,都说没事,坚持不换,其实是不愿意给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添麻烦啊。给我们沏上茶,文老师接着说:“其实不需要看得我,我虽然年龄大,是个癌症患者,但自己有点退休工资,生活没有问题,就是不方不便,没什么的。你们来了,我就想说一下我有生之年的一个愿望,希望上级支持一下,把我们腰悬墩的公路和别处一样打成水泥路就好了。这个路是我们12年前每户集资2千块修的,后来损坏严重不能跑车了,去年每户又集资4千多块钱,加宽、改线、做涵洞,本来还可以,这次一下大雨冲的冲、垮的垮,车子又不能跑了,如果打成水泥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老百姓也就享福了。习主席有中国,也是全国人民的梦,我就这个梦,这个梦实现了,我就觉得中国梦在我们这儿实现了,我不想把这个愿望带进过土里啊!”

老人的愿望不高也不大,也不是为自己,他是为了这片坚守了一辈子的故土,为了这里的子孙后代,为了一个小小的心愿。我们无语,只是连连说,您的愿望我们一定给上级带到。

从致富带头人张永柱口中,我们了解到,他的“张家湾茶叶加工合作社”,场子是铺起来了,光厂房就花了十多万元,收购水叶子基本上没有钱,主要靠来料加工,效果不是很明显。前些年在外打工,总想回乡干一番事业,回来正二八经干起来,却是相当的不容易,现在积蓄花光了,压力挺大,一脸的无奈。

此外,我们还走访了九十高龄的党员谭章端老师,离任老支书秦开照同志,以及其他几位困难群众。谭章端老师说,大面山村要想有点出路,一定要修好大杨公路(大面山村到杨家垭村),这是五峰牛庄、巴东龙坪和石门几个原来的小公社上万人出行的必经之地,我在石门工作生活了几十年,这条路是这些地方通往水布垭集镇、野三关、巴东、恩施、宜昌等地的最近的线路,比经过麻石坪要近十公里左右,而且毛路已通,希望干部组织把这个路修好,打成水泥路,建成干线,这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啊!

老支书秦开照说,我当书记是在原来的狮子埫村,一个地方的发展,除了解决水电路而外,还要把中心村的功能培育好。原孙坪公社几千人,买点东西要到50里外的杨柳池、30里外的四淌、20里外的水布垭集镇和外县的枝柘坪,何不规划一下,你看孙坪小街从老合作社到原高中一带(约一公里),地势平、线型好,如果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规模、完善功能,让老百姓就医、就学、购物更加方便,真正起到中心村的作用,形成以水布垭集镇为中心,北有长岭,南有孙坪,西有四淌,东有盐井(盐井寺景点)的四地辐射格局,借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机遇,推动我们村的快速发展,不是更好吗?

听了这些老同志的肺腑之言,我深受震撼,尽管地方贫困,但他们不沉沦,不埋怨,自食其力、自我加压,都在作小小的努力,尝试着改变一切。其实,他们的想法与国家大政方针有惊人的巧合,就是要发展、要致富、一条街、一条路。于是,我打趣地给他们编了个村域发展顺口溜:

大面山村很落后,党的政策未学够,精准扶贫暖风吹,项目救助到田头。

大面山村条件差,就医就学困难大,老弱病残找政府,助学医保钱直达。

大面山村开发迟,人的思想在升值,不等不靠民风纯,自力更生立大志。

大面山村机遇好,党员返乡出奇招,解放思想兴产业,一街一路是坐标。

是啊,老百姓的事是大事,是天大的事。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所以,通水,通电,通路,通商,通信息,能致富;就医,就学,就业,就养、就方便,有进步,这是村级领导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地方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的钢性指标。

带着遗憾走访,带着思考观察。在家乡,在故土,父老乡亲的心愿就是我的心愿,父老乡亲的梦就是我的梦。但愿人有梦,但愿梦常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想,家乡儿女对家乡的那份深情、那份期盼、那份责任,定将化作促进家乡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改变家乡的面貌,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家乡的发展变化一定会频传佳音。

反璞归真,不忘初心,家乡富强之梦一定能够实现。我有一万个理由相信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3686/

我的家乡我的梦的评论 (共 11 条)

  • 雪灵
  • 心静如水
  • 歪才(卢凤山)
  • 诗露花雨
  • 沧海一笑
  • 雨袂独舞
  • 老夫子(熊自洲)
  • 梵
  • 欧阳飞雪
  • 潇湘妃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