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应该怎样审视鲁迅的作品?

2016-06-02 21:20 作者:天涯望海楼主人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上小学时就认识了鲁迅这个名字和他的作品。记得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叫“三味书屋”的有趣课文,它讲的是少年鲁迅求学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生动很感人,从此以后,鲁迅这个名字和他的这篇文章就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了初中高中,鲁迅写的许多文章我们都读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藤野先生》、《一件小事》、《孔乙己》、《友邦惊诧论》、《祝福》、《拿来主义》、《〈呐喊〉自序》······鲁迅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永远定格在我的脑中,从此挥之不去。今天,我们谈到鲁迅及其作品时,一定不会忘记镜寿吾先生、少年闰土、孔乙己、祥林嫂、藤野先生等人物形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人物形象是不朽的,他们已永远占据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灵,他们永远活跃在中国文学的人物长廊里。

鲁迅的作品让我们读者回到从前。我们这个民族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我们的前辈曾经饱经风霜,曾经历尽艰辛,曾经备尝屈辱。鲁迅笔下的人物使我们心灵震颤,使我们自省自警。文学也是一面镜子,鲁迅作品中的许多人物从多个角度透视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灵世界。

毫无疑问,进入学生课本中的鲁迅作品是很多的。几十年来,鲁迅的作品就像一道道精神大餐,它们给了千千万万读者无尽的精神营养。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他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无论是鲁迅的小说散文,还是他的杂文诗歌,其作品的主题确实是深刻有力的。我们确实可以把它们当做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心灵史来看。他的作品的风格是独特的,他的许多文章具有极强的批判精神。他把他手中的如椽巨笔当做锋利的手术刀,他一直在解剖我们这个民族的孱弱肌体,并且一直在寻找这一肌体上的精神病毒。他不光是解剖“病体”,他还像一个高明的医生,为这个病体开出了一个个良方,以达到疗救的目的。

鲁迅对这个民族的种种缺点和不足进行了严厉无情的批判,他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是“之深而责之切”的,他绝不是我们今天某些人所说的“汉奸公知”。他一直希望这块古老的土地不再贫穷落后,也一直希望这块土地上的民众不再“精神贫血”。他希望这个民族能真正站立起来而不再跪着,他希望所有民众都能享有做人的崇高尊严。可惜他对这个民族寄予的美好愿望直到今天都未能一一实现。

对于鲁迅,我不需多说什么,我们只要看看毛泽东对他的评价就可以了:“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的中国已是主权独立国家,与几十年前相比,中国现在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我们这个国家今天是否就真的变成了坚不可摧的文明巨人了呢?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不敢说自己已达到了发展的最高程度和最高境界了,因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需要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也正因为这样,中国今天同样需要鲁迅那样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那些拥有伟大思想的文学家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批判家。

一个国家犹如一座苍莽的大森林,那些伟大的批评家就是为森林捕捉害虫的啄木。清晨,当听到啄木鸟发出“嘟、嘟、嘟······”的声音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这座森林充满生机。同样,当我们能读到伟大作家对一个民族进行批判而写下的不朽作品时,我们才会对这个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否则,如果充斥社会的尽是些“歌德”文章,那么这个民族一定会在自我陶醉中浑然不觉地“死去” 。因此,我希望鲁迅的优秀作品能长留于学生的课本中,让无数小读者在这些作品的影响下健康茁壮成长。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永远铭记这个民族的苦难历史,因为一个民族只有不忘历史,才能自信地走向未来。

今天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出于他们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狭隘理解,说要删削学生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他们的理由非常轻巧,说“鲁迅的作品太深刻了”,或者说“鲁迅的思想过于偏激”等等。我不知道中国会有多少人赞同他们的观点,但少数专家学者的观点肯定不等于社会其他人士的看法。少数学者或许认为鲁迅作品的主题与当今“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并不一致,学生读了鲁的作品后或许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会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产生质疑······我认为,这些专家学者的意见有失偏颇。如果认为鲁的作品过于深刻或其思想“偏激”,就把他的作品挡在教材之外,那么我可以认为这些人没有真正认识鲁迅及其思想。

如果文学作品的主题深刻就可以成为读者不读或少读的理由,那么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因为学生今天不在课本中读到鲁迅的作品并不等于他们以后不在其他地方读到鲁的作品,现在不读鲁的作品并不等于鲁迅及其作品就不存在。

有人认为鲁迅思想有偏激之嫌。我认为一个毫无思想的人才会随意给别人贴上“思想偏激”的帽子。因为“思想”作为“精神意识”,它并不具有强迫别人接受的强制性。如果一个人不加思考地接受别人的思想观点,这样的人不会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成熟的人绝对不会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或强迫自己接受别人的思想。思想是不可禁锢的,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是不堪想象的,一个没有伟大思想家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鲁迅作品包含各种伟大思想,这无疑会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前进道路上重要的参照物。

伟大作品的共同特点就是其主题思想的深刻。任何优秀作品不光语言优美,而且思想深邃。只有具有鲜明民族性的好作品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它才会具有世界性,才会不朽。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文学繁荣的应有景象。有人喜欢风花月的娱情文字,有的喜欢媚词满篇的“颂圣”文字,有人喜欢金刚怒目的批判文字,更有人喜欢针砭时弊的药石文字······我们不应该追求“一律”,我们已无法推行“一律”,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上,我们如果能各显其长,各取所需,那么我们才可无愧地说,我们这个时代确实真正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我们的文学确实具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概和高度。

审视鲁迅作品,我想起了他的作品中的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想,今天的中国如果真正彻底忘记了鲁迅及其作品,那么中国的脊梁又在哪里?中国又怎样才能挺起自己不屈的脊梁?中国的“正史”又准备继续写下些什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3129/

我们应该怎样审视鲁迅的作品?的评论 (共 11 条)

  • 歪才(卢凤山)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心灵深处
  • 雨袂独舞
  • 老夫子(熊自洲)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文学繁荣的应有景象......
  • 春暖花还开

    春暖花还开赞同你文章的观点,觉得将鲁迅作品撤出教科书,实在是浅薄荒谬的行为。

    赞(0)回复
  •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1957年,别人问毛泽东如果鲁迅还活着会怎么样,毛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是识大体不做声。” ”

    赞(0)回复
  •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1957年,别人问毛泽东如果鲁迅还活着会怎么样,毛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是识大体不做声。” ”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