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音乐的记忆

2016-05-30 11:33 作者:李映泉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关于音乐的记忆

李映泉

打开重庆电视台,正播上世纪七十年代拍摄的电影《小花》,一首《妹妹找哥泪花流》忽然唤起我整整三十年前的记忆,引来无限感概。岁月催人老,时光过得真快呀!

1980年秋,我正在家乡中川中学读初三。那时的农村刚刚酝酿包产到户,社员生活还不得温饱,我当然也不例外。每天清晨早起,在给家里担完一担水后,便拿一块母亲烙的菜饼子,边吃边跑着往学校赶。不到几分钟,在路上就把一天的口粮解决了,于是中午只能跑到校外喝几口泉水,午餐如此而已。有时饿得没法,就拿一本书出去,名义是看,实则是心不在焉地到外面地埂上瞎转悠。看着漫山遍野的玉米、谷子,在秋日里金光灿灿,收割在即,使人充满遐思……

由于经济条件差,我也未住校,每天只能往返三十里之遥徒步于家里和学校之间。而且常年累月如此。每当傍晚放学的铃声响过,我便背着书包急急穿过拥挤热闹的人群,迅速往家里赶。在饥肠辘辘中我只想着快回去吃上一顿饱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于是在这每每离校的黄昏中,我总能听到学校喇叭中播放的《妹妹找哥泪花流》这样的电影插曲。当时不知是谁唱的,只觉得非常入耳、好听,也非常能唤起人的情感,甚至是几许凄凉。有几次走捷径回家路过张家河与孟家咀之间的沟里,我不知何故?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

想起小时候念书虽清苦,然回忆那时的音乐生活片断,却十分生动丰富,就是在“文革”后期,学生的文艺活动也是如此。现在想来,那时的音乐生活对人们的教育意义还是挺大的、挺深远的。记得从小学开始,《我北京天安门》、《大海航行靠舵手》、《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国际歌》以及《毛主席语录》等歌曲,每天萦绕在我们红卫兵、红小兵的耳旁。1976年前后《浏阳河》、《绣金匾》、《学习雷锋好榜样》、《歌唱周总理》等歌曲又在青少年中唱起。

除了正常的唱歌而外,那时学校在五.一、十.一及国庆等节日还组织排练文艺节目,在学校各班级之间或到各社队进行演出。

记得粉碎“四人帮”以后,小学刚毕业的我还登台和另两位老师一起用二胡演奏了《英明领袖华主席》等歌曲,获得台下师生或社员们的热烈掌声。

那个年代我们还听到了歌唱家李光羲的《祝酒歌》、《洪湖赤卫队》、《红星照我去战斗》及《我是公社小司机》等好听的歌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歌坛开始陆续出现一批抒情歌曲,那时流行音乐还处于文革后的复苏阶段。刚刚起步的那一些人打破了传统的演唱禁忌,很多歌包括大陆翻唱台湾校园歌曲,抒情成分很浓。那个时期的代表人是:李谷一、蒋大为、苏小明、郑绪岚、成方圆、朱明瑛、朱逢博等人。

如歌唱家李谷一的《妹妹找哥泪花流》、《乡恋》、《九九艳阳天》,蒋大为的《牡丹之歌》、《北国之》、《驼铃》,郑绪岚的《牧羊曲》、《太阳岛上》,朱逢博的《雁南飞》,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朱明瑛的《回娘家》,成方圆的《童年》、《请到天涯海角来》,苏小明的《军港之》,叶振棠的《万里长城永不倒》以及和轻音乐《紫竹调》等。

到八十年代中期高中毕业时,我进一步听到了蒋大为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战士的第二故乡》,程琳、朱晓琳的《妈妈的吻》,张明敏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彭丽媛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董文华的《十五的月亮》、《望星空》、《血染的风采》以及日本电视剧《血疑》主题歌《谢谢你》等。

与此同时,农村开始耍社火,一些不知从哪一辈人口里传下来的民歌调如《南桥担水》、《新媳妇转娘家》、《割麦》、《摘棉花》、《卖货郎》等等也开始火起来,至今传唱不衰。而且那时正值年少的我每年春节加入其中拉二胡,很是充满乐趣。

八十年代后期,在兰州上专业学校时的1986年,集合了中国当时最红的100名歌手,在首都体育馆同声高唱《让世界充满爱》,这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笔。临近毕业时,西北歌坛又刮起了一股黄土风,如歌唱家范琳琳的《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篱笆女人和狗》,杭天琪的《黄土高坡》,朱逢博的《走西口》,崔健的《一无所有》,李玲玉的《天竺少女》、《粉红色的回忆》、《为了你》,费翔的《天里的一把火》,毛阿敏的《思念》、《不白活一回》及韦唯的《爱的奉献》等。

回忆当时的每一首歌,无不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热情奔放的生活情结,记忆十分亲切感人。这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政治环境慢慢放松后带来的文艺百花的初绽,得益于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慢慢解放,得益于中越边境正在发生的冲突。笔者正处于当年这样一个艰苦求学的特殊时期,听那些优美动听的歌曲,留下的印象是非常难忘、深刻的。

进入九十年代,社会进一步发展,歌唱家毛阿敏一首《渴望》主题歌《好人一生平安》唱响神州大地,紧接着宋祖英的《小背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彭丽媛的《父老乡亲》、董文华的《春天故事》以及《亚洲雄风》、《纤夫的爱》、《中华民谣》、《涛声依旧》、《好汉歌》、《祝你平安》、《常回家看看》等等好听的民歌又风行一时。

同时伴随着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一大批歌颂、怀念新中国开国领袖红歌也风靡于各大街小巷。一时间专辑磁带特别畅销,无论城市、乡村,也无论走在大街上、影剧院、老百姓家里、甚至坐在汽车上到处都能听见歌颂毛主席的歌曲。

九十年代后期,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及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的发生,军旅歌曲又在街头巷尾盛行起来,如《东方之珠》、《七子之歌》、充满了忧患沧桑。歌唱家宋祖英的《东西南北兵》,刘斌的《咱当兵的人》,阎维文的《说句心里话》,祖海的《为了谁》,张也的《走进新时代》等等,又一次次感染了新一代建设者和青年人。

时光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同一首歌》、《东风破》、《2002年的第一场》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北京欢迎你》等新的流行乐又开始了。

然而,笔者对时下的流行乐及一切时尚均已不太感兴趣了,或者准确点说,是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趋势了。可能是由于家事遭遇的强烈变故以及人到中年,思想颓废,风华不再了的缘故吧,姑且如此。诚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和主旋律。然而,唯有想起当年的那些经典,笔者方能唤起片刻的温情、激情或记忆。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大发展和电子、网络、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这些年在怀旧影视上,笔者也常能看到一些当年的经典,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诸多的电影老插曲,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解放以来,甚至是1927年大革命以来的红歌、老歌或好歌等。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大的社会变革背景、世情下,存在着诸多的浮躁和颓废现象,就像江河洪流,必然带来一些沉渣余孽,文化宣传思想界不例外,文艺界不例外,作为其重要载体的音乐界也不例外。当然也就造成时下所产生的一些低俗歌曲或艺术产品,很难得到像当年唱红一首名曲那样的轰动效应。对此,笔者也是深有感触的,就权当作为对歌声飘过四十余年美好记忆的一份纪念和小小情结吧。

此文原作于2011年9月24日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市平川区财政局 (未济) 联系电话: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2265/

关于音乐的记忆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