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太平桥(长篇小说)(6)

2016-05-14 21:26 作者:谷雨坡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刘东强来到百货站已一月有余,百货站里的人大部分也都能叫的上名字出来。对面的办公室年轻人比较多,打字员黄珍珍,档案员唐兰都是年轻女孩,办公室主任叫宋兆芳,人长得敦敦膘膘,脸有点黑,平常很少说话,看起来城府较深。是几年前从怀鹤地区商业学校毕业分配来的,经过几年的历练,写办公室文案一类的材料算是百货站最厉害的人,唐经理需要的一些重要材料,只要吩咐他一下,不出半天,就可整出来。

办公室的汪梅兰副主任,也是一个文笔顶呱呱的才女,结婚还没五年,就有了两个小孩,一个崽,一个女。只是因为她是苗族,一票否决制的独生子女政策没有制约到她,为此百货站的人都好羡慕她的,甚至有几个人还回到老家,看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自己的民族身份。她是怀鹤地区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有一手好文笔,毕业后分配到老家的一所乡中学教语文。她老公是由亲戚介绍的,在怀鹤地区行署里面的地区计划委员会上班,掌管着很多计划分配指标,上至修房分房,下至种菜卖粮,都被这个计委管着,权利也是蛮大的。为解决两地分居问题,组织上就下了个调令,把她调了上来。至于是调到机关里还是企业里,在征求她两口子意见时,一致要求组织把汪老师分到地区百货站去,因为她老公知道,地区这些机关企业当中,就百货站的效益最好,奖金福利比工资还高,工资是国家定的,而奖金和福利是放开了的,百货站的很多东西,下面县里那些企业如果没有计划指标,那么还拿不到货。在机关里,就一点死工资,有个时候买紧俏个东西,还得去企业。旺梅兰去百货站上班后,最起码买批发价的东西要方便多了,更不说那些让坐机关的人羡慕的奖金和福利了。

怀鹤地区百货站的职工福利确实好,福利和奖金比工资还高很多。刘东强来这一个多月里,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东西发。刚把降温的十斤绿豆子和十斤白砂糖领了,过不了几天,后勤科又发来二十个鸭蛋,二十个皮蛋。大家刚孙科长的防暑降温费发放表签字还没有一个星期,站里财务科的张惠民科长又把七月份的劳务费的发放表做好递到唐经理桌子上等着签批。

张科长是六年前从省商业专科学校财会专业毕业分到站里的,跟刘东强是同一所大学。张惠民中等身材,脸方,一副黑框近视眼镜,嘴上总是留着一撮黑黑的胡子。平常言语不是很多,不喜欢开玩笑,但财会专业知识了得,财会业务水平在站里没有人能望其项背,每次在百货站有关财会业务会上,他一个人都可以包场讲。

自从两年前,张惠民当上财会科长以后,站里的财会工作就得到质的提高,即便是最严厉的检查:地区财政局组织的每年一度“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都没能在百货站这里查处一点问题出来,这都与张惠民的规范管理和吃透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分不开的。站里各种财务规章的制定,各种财务程序的规范都是在他的手里完成的,因此同行业中的许多单位,都跑到百货站来取经学习。

在九十年代初,很多单位的财务人员一谈到地区财政局的三大检查就紧张,一看到“三查办”的人来了就感觉大祸临头一样。因为这个时候,国家经济正在转型,计划经济这块铁幕还没被撕开多大的口子,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艘小船还刚刚杨帆起航,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有关税收,财务和物价方面的违法问题,几乎是很普遍的现象,因而国家只能像过去搞运动一样,每年都组织人员,对国企进行进行三查,查处问题后处罚也是很严厉的,有的责任人甚至被送到牢房里去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张惠民的性子是个慢性子,不但说话慢,走路也慢,感觉他很沉稳,这也许跟他的职业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候看到别人做事太快,但到最后都会出点问题,就会冒出一句:“做事毛利毛躁,象被鬼赶着一样。”

尤其是对下面业务科的财务人员配置,张惠民坚持原则,不但要考虑业务水平,还要考虑这些人的性格差异。余弋萍,既是百货站里的子弟,但又是省财专财会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人漂亮,瓜子脸,皮肤白净,身材凹凸有致。穿着也很时髦,身着一袭水红色的纱裙,配着一双白色的高跟鞋,犹如一朵相思湖里娉婷的莲花,散发着淡淡的莲香。由于刚参加工作一年,年轻的余弋萍唯一的缺陷就是工作的时候,做事有点急。她巴不得一个月的工作,一个星期就给完成,虽然快,但最后张惠民总是能检查出她几处错误,因而他感觉,余弋萍还得在站里的财会科打磨一段时间,才能考虑放到业务科去独挡一面。

今年恰好是国家财会制度从“增减记账法”改为“借贷记账法”的第一年,也是国家财会制度与国际通用的财会制度正式接轨的开始。张惠民记得在大学里接触过一些西方的财务制度,对“借贷记账法”并不陌生,自己把地区财政局发来的资料书看过两遍后,就基本上了解到了这种新式财会制度的记账规律和方法。

“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星期,把这个新的财会制度学好,要求各个业务科的财会科长首先要学会,记账员和出纳员也得在十天内学会,这要纳入大家的业务考核内,与奖金和岗位挂钩,下个月一律使用新的制度。”张惠民在百货站新财会制度培训大会上开门见山地宣读着。

像余弋萍,朱武迅,张筱菲这几个刚从学校毕业的人,接受能力较快,没学几天,也就都学会了,在张惠民组织的一次测试中,排前几名都是这几个人,但有很多老会计和没经过专业系统培训的年轻人,一时半会转不过来,总是掌握不好。张惠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脸上从不显露出来。他想,还是要分组培训,把余弋萍这些业务尖子利用起来。

“余弋萍你负责搪铝科,日化科的培训,朱武迅你负责百货科的培训,张筱菲你就负责文化科和照材科的培训,剩下的鞋帽科,搪铝科,站里的财会科,批发部和集体门市部的培训由我负责,我跟唐经理打了报告,给你们额外的补助,唐经理还说了,只要我们在下个月地区商业局组织的新财会业务评比中拿到头名,站里所有财务人员额外发一个月的奖金,掉出前三名,你们几个和我就等着挨板子,扣奖金。”

张筱菲也是前年从怀鹤地区商业学校毕业的,学的虽然是统计专业,但在学校里,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学得也很扎实,在照材科虽然做的是统计员,但也做会计工作,并且在今年被张科长提为照材科的财务主管,原先的统计工作变为兼职一样,同样也得到文体照材科长段军的信任,有她在文体照材科把关,前两个季度百货站的内部财务检查,张筱菲所在的文体照材科都是第一名。

张筱菲,身材不高,但长得水灵秀气,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因而把她俊俏的脸庞给遮拦掉一部分,不然就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女子,清新婉约,小巧娇人。虽然她现在从事的是商业工作,但她更喜欢文学,尤其是散文诗词,有时沉沦在词海诗楼里不能走出来,在诗意散淡的日子里,喟叹着似水年华,拾起一次次曾经回眸的相逢,还有那些铭心刻骨的转身离别,她如玉般清灵和温润,行走在自己清澈的梦里。

一段《大明宫词》的对白,让张筱菲心悸摇曳,闪烁着脉脉温情,多想有一个这样的男子能入自己梦里。

女子:野花迎风飘摆,好像在诉说衷肠。绿草轻轻地抖动,无尽的缠绵依恋。初绿的柳枝,坠入悠悠碧水,搅乱了芳心柔情荡漾。为什么天每年都如期而至,而我远行的丈夫却年年不见音信?

男子:离家去国,整整三年,为了梦想中金碧辉煌的长安。都市里充满了神奇的历险,满足了一个男儿宏伟的心愿。现在终于衣锦还乡,又遇上这故里的春天,看这一江春水,看满溪的桃花,看这如黛青山,什么都没有改变,也不知新婚一就离别的妻子是否依旧红颜。来的是谁家的女子,生得是春光满面,美丽非凡。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道自己犯下了什么错误?

女子:这位将军,明明是你的马蒂踢翻了我的竹篮,你看这宽阔的大道直上蓝天,你却非要让这可恶的马儿溅了我满身的泥点。怎么反倒怪罪起是我的错误的呢?

男子: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你婀娜的身姿让我的手不听使唤,蓬松的乌发充满了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直上漆黑一片。你明艳的面颊让我胯下的这头马儿倾倒,竟忘记了它的主人是多么的威严。

虽然张筱菲酷散文诗词,但在上班的时候,她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对数字特别敏感,业务水平在百货站里除了张科长,就数她最棒,所以她也很清高,尤其是看不起那些天天聊些家长里短,讲荤段子的同事,总觉得那些人档次太低,是在浪费人生这张没有回程的车票。即便工作都做完了,她也是捧着自己喜欢的书,走进那些熟悉的场景里。

每天培训前,张惠民总是要召集余弋萍,朱武迅和张筱菲几个开个碰头会,只有张筱菲很少说话,也是张惠民问什么,就回答什么。朱武迅和余弋萍就活跃多了,不时说笑调侃,因而气氛并不是那么沉闷。培训工作还是掌控在张惠民的手里,进度也比预计要快。

由于百货科只有廖莹还不太熟练,朱武迅要培训的也就她一个人。朱武迅认为,什么事情都是,讲千遍,背万遍,不如实际练一遍。为此特意制作了很多习题给她练习,变着法儿让她仿真做帐。这效果还真的好,没几天,廖莹就熟练地掌握了新的记账法。

朱武迅闲来没事,张惠民就要他去协助余弋萍,尽量把日化科和搪铝科的财务人员培训出来。朱武迅正好有机会跟余弋萍多接触,自从第一眼看到她,就有一种朦胧的好感,是自己心里一直想遇到的那个女孩,是一个一见就留心,再见能入心的女子。

食堂里开饭的时间到了,参加培训的财务人员终于松了口气,纷纷往到食堂走去。朱武迅已排到食堂卖饭窗口,看见余弋萍,招手就喊:“余老师,我帮你把饭买好了。”

“还是余弋萍好,有人帮你排队,呵呵,小朱脚手蛮麻利的。”

“你不看一看是谁?余弋萍是我们百货站最漂亮的妹子,小朱你是要加油啊,”

“小朱你帮我打几次饭,我来当你们俩的媒婆,我只要一双皮鞋,一腿猪肉的礼篮,她的父亲可是我的老邻居,关系好的很。”

朱武迅想不到,自己的一声喊,竟然被同事拿着开起玩笑,说得他和余弋萍脸一下就红了。看到朱武迅递来的饭碗,余弋萍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朱武迅到底是男孩子,马上说:“我今天是完成张科长交待的工作,张科长要我协助余弋萍工作,那么她的事我都得协助,你们说是不是?”

“那是,那是,张科长下达的工作,我们都要完成。”

“小余,一碗饭没什么,接着,你看小朱的手都滴汗了。”

余弋萍接过碗,就坐到身子旁边的桌子,朱武迅则坐到她的对面。两人一边吃饭,一边有一句,无一句地聊着培训方面的事情。

余弋萍原来对朱武迅没什么印象,一来朱武迅刚来不久,二来自己跟他不在一个办公室,上班接触的少,下班就回家,吃过晚饭后,就呆在家里看看电视,有时看一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少出来玩,就更加没接触什么。

说来也怪,自己是一个女孩子,怎么会喜欢上武侠小说,还是一次去长沙读书的火车上,没卧铺,在火车上坐一夜,闲来无事,车厢里过来一个推车,吆喊着卖扑克牌,跑胡子,杂志和书,自己无意中买的《射雕英雄传》,虽然一看是本盗版书,不时还有错别字,但一下被书里面的武侠情节所吸引,心里也很羡慕郭靖和黄蓉的爱情。到长沙后,还特意跑到袁家岭省新华书店买了一套全的金庸武侠小说,从此那个靖哥哥一直住进自己的心里,容不得其人进来。

余弋萍又偷偷地看了朱武迅几眼,咦,他还真有点憨厚,白净的脸庞,厚厚的嘴唇,说话也是一字一板眼,眼睛不小,但也不时那种圆溜溜的,看起来,蛮可爱的。

“等一下中午休息的时候,我把我设计的那些习题要打字员黄珍珍打到蜡纸上,下午一上班我就印几十来份来。”

“嗯,那就谢谢你。”

“我们现在是一个组的,不要客气。”

“我这一组,总是有那么几个人,怎么教,就是做不出。有些连科目都做不平,张科长来看过几次了,要我们想办法,尽快教会她们。”

“按照我的方法去做,保证她们都会过关,讲千遍,背万遍,不如自己来做一遍,相信我,照这么,她们不过都难。”

朱武迅的方法还真灵,没过几天,余弋萍这一组的人,很快就都过关了。在月底地区商业局组织的地直商业企业新会计业务大评比中,百货站的财务科又得第一名。唐经理特意在对面的华光酒楼订了两桌,犒劳张惠民等人,朱武迅又特意坐到余弋萍的旁边,有说有笑的,看来他们两个人,似乎没有培训前那么拘束。张筱菲依然一个人坐在那里,不搭话,也不说,好像在凝思着什么,似乎眼前这些都与她无关,一个人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行着。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8631/

太平桥(长篇小说)(6)的评论 (共 7 条)

  • 春暖花开
  • 歪才(卢凤山)
  • 潇潇
  • 心静如水
  • 白草诗人
    白草诗人 推荐阅读并说 好作,有血有肉,声韵俱佳。顶一个。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张惠民的性子是个慢性子,不但说话慢,走路也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