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去的村庄

2016-04-28 10:22 作者:阳光轻碎  | 2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村庄是会老的吗?村庄会像一个人一样从年轻走向衰老吗?人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家园,如同历史的长河,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有人烟的地方,乡村就应当是蓬勃生机的。而当再次回到乡村,风光依旧空气依旧 ,却有一丝苍茫、寂寥的感觉萦绕心头。忽然觉得,村庄,正在一点点地老去、逝去。

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走动、眺望,依旧空旷、清新,却安静得小村似乎在沉沉睡去。除了掠过树梢的几声鸣、栓在门口被来人经动的一两声狗叫、门外偶尔经过的车辆的鸣笛、远处一所小学校传来的上下课的电铃声,村庄,就只剩下屋顶飘过的缕缕炊烟,和风中摇曳的树叶。

人口少了,农忙少了,少量的土地种植也使用了机械化,多数时候,人们是闲散的,常常聚拢在一处,坐在门前的石板上,拉拉家常,扯扯闲话,是打发日子消磨时间的唯一娱乐方式。时不时的笑声划过上空,惊扰了孤寂的绿植,却唤不行村庄的沉睡。老人会抱着孩童出去走走,遇人说会儿话,逗逗孩子。孩子的笑声,使人们有了笑颜,村庄有了一丝生动。他们是新生的一代,那是老人和孩子们的希望,是村庄的希望。他们的父母在外打工拼搏,每年只有一两次短暂的陪伴,但会给他们带来丰厚的收入或是其他,为此,他们认为彼此是幸福的。于是,孩子们从小被告知外面是个好地方,以后长大了出去打工、发展就是个正确之路。甚至,老人认为,孩子如今上不上学都没太大关系,只要识字,以后只要能出去打工 ,就是出路。于是,男女老少越来越多加入打工的行列,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早成了乡村多年来的现状。房屋成了没有主人的空巢,很多年轻夫妇没有尽过养育孩子的责任,长大的孩子再沿袭父母走过的路,打工谋生,孩子一生下来就丢给父母。诺大的院落只有祖孙相依,孩子的孤单,老人的企盼,给漫长而又安静的村庄,渲染了一丝苍老和萧瑟。

一些年久搁置的老屋,荒凉地矗立在风中,有些已有坍塌的倾向,渐渐地只会成为老村历史的符号。一些新盖的楼房,因为长期无人居住,孤独而没有生气,门前及院子已杂草丛生,给小村又增添了一丝凄楚。在庄稼地里忙活的,有出去看到的,围在一处树荫下家长里短唠嗑闲聊的,永远都是那几个留守在家或带着孙子的人。一年又一年,几乎见不到几个青壮劳动力,早早辍学的年轻人,也不愿再守着这片贫瘠的土地,重复父辈的那种一生平庸又辛苦的乡村生活。外面的世界,是年轻人摆脱农民、走出大山的奋斗目标,是他们向往的未来。除了那些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的年长者,还在肥沃的土地上耕耘、农作,打理一些被人弃置、快要荒芜了的地,秋收、农忙的时节,只有蹲在村口等收割机、耕地机进村的人,再也见不到了曾经印象里的热火朝天的气氛和老少盼丰收的喜悦。

因为生于农村,对村庄印象颇为深刻。承载我童年家乡,如今已一去不复返,那些曾经的温馨和温情,却成了流年里斑驳在心底最温暖的印记。蝉,秋蛙,乡村如同四季的变幻,乡趣不断,永远鲜活。

那时的人们都很勤劳、质朴。白天出门不用锁门,不用担心丢东西;遇到乞讨的人,不管年轻年老者 ,都会给碗饭或给点粮食;大人不在家时就把孩子托于邻居;农忙时节每家每户都是相互帮忙,人多力量大,别人家的事都当成自己家的来做,谁家有红白喜事,全村人都会赶来帮忙、庆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时的村庄田园无限,乡土浓郁。山上牛羊成群,田里庄稼碧绿,那时的孩子都会放牛、打柴,大家几个一伙儿地赶牛上山,打闹嬉戏,寻着野果,喝着山泉,拾柴禾,采灵芝等药材,既劳动了,还得到了那个年纪所拥有的无尽快乐。春秋两季是最忙碌的时候,春季下秧苗、育苗、移苗、插秧,是一个长期而又用心的过程,一天天地观察着庄稼从种子变成水稻的过程,大人在欣慰中等到了收获,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秋收、挖红薯、割豆子、打菜籽、割麦子、打场、晾晒、收仓,家家户户忙的情绪高涨、不亦乐乎。孩子帮大人干活的同时,也知道了农人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那时的人丁兴旺,人们总是闲不住,还会在山上开一片一片的荒地,种上花生、豆子或西瓜,是口粮也是收入。那是农人的喜悦,是村庄的风貌,那时,田地、山水、劳作,就是人们主要的生活。

那时的村庄是热闹鲜活的。人们各种忙碌之中的招呼问候,鸡犬之声,孩子们玩耍追逐的笑闹,小夫妻的吵嚷,妈妈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喊叫,邻里之间你来我往的串门走动,晚上牛羊归家的铃铛作响,蟋蟀躲在角落的悉悉歌唱,池塘里蛙声一片,夏季树荫背凉处扎堆的人们,冬天里围着火堆坐一圈高谈阔论的人们,每天都在上演着一曲村庄和谐生活曲。

那时的山水田园都是孩子们的乐园。采桑椹,摘野葡萄,望眼欲穿地等着野柿子由青涩变成红灯笼,掏鸟窝,捉知了,把蚂蚁捉在瓶子里看上半天,在小溪游泳,堆沙子,摸鱼虾,一群孩子在打谷场玩追跑、跳绳、丢沙包的游戏,在院子里爬树,在屋子里捉迷藏,到处都是童趣,到处都是玩伴。不忙的时候,男人们上山砍柴、修理树木,女人们交流着针线活,打毛线,做布鞋,绣花,孩子们的打闹嬉笑,那一幕幕的祥和、安恬,是乡村所独有的气息。

村庄那时的明媚、繁荣、热情,早已刻于内心,成为了多年后乡情里的一种成分。对照如今的村庄,昔日融于骨子里的村庄印象,已渐渐遥远、模糊。

再走过一个又一个村庄,人烟少了,忙碌少了,事情少了,邻里交流少了,人情淡薄了。越来越多的人们迁到了城里,不愿意去往城里的老人,就守着这寂静的村庄,他们是村庄的守候者和陪伴者。他们在夕阳的余晖下步履蹒跚,他们一动不动的的背影沉默成了一尊雕塑。很多小学没有了,被合并到了一处。只听到上课下课的播报,却没听到孩子们的朗朗书生。放学归家 ,也被大人教训不能到处跑不能离开家,拐卖小孩的人似乎就在身边潜伏。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孩子们已经不知道庄稼是怎么长出来的,不知道蔬菜是怎么种出来的,他们也像大人一样,整天泡在手机和网上。“锄禾日当午”的景象已不复存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时光也早已黯淡。

老光棍儿们转悠到有人家的地方,坐在墙角晒着太阳,抽着烟,然后就打起了瞌睡,头沉了下去。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跟父母的亲情淡疏,教育问题令人堪忧。

才几年时间,山上荒了,像村庄凌乱披散的长发,梳理不开。因无人再上山,灌木密布,找不到似乎还在眼前的那条崎岖小路,以前只有一层草地的地方已成了一人多高的绿灌,人没法再踏进去一步。小河的水干了,只剩几眼浑浊的小泉,像老去的村庄的眼泪。瘦弱的土地,是村庄干枯的没有弹性的皮肤,寒风吹过,村庄更加瑟缩着身子。后院的老井也枯了,积满了杂草和落叶,几近废墟。远处几座沉睡的坟茔,已长满了蒿草,乌鸦飞过的一两声鸣叫,像在诉说着村庄的陈年旧事。

村庄的老去,也许是必然的趋势。苍白的语言让村庄更显苍白。

有人说,以后乡村将被城镇化取代。我想,不管变成什么,村庄的根,始终扎根在一代人心里,村庄的情味,也不是现代的发展所能破坏的。总会有一部分人,会在有一天安度晚年的时候,再回到曾经的村庄,种一点小菜或几分薄地,养几只鸡,喂一条狗,依山傍水,清新自然。当不再为了生存而生活,乡村,才是一些人最初的生活。就像婆婆常说的,这里才是我们的家。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4772/

老去的村庄的评论 (共 22 条)

  • 雪灵
  • 襄阳游子
  • 心静如水
  • 潇潇
  • 沧海一笑
  • 风致嫣然
  • 王平如是说
  • 熙大可i
  • 相心
  • GG
  • 淡然丶
  • 成飞烟
    成飞烟 推荐阅读并说 才几年时间,山上荒了,像村庄凌乱披散的长发,梳理不开。因无人再上山,灌木密布,找不到似乎还在眼前的那条崎岖小路,以前只有一层草地的地方已成了一人多高的绿灌,人没法再踏进去一步。小河的水干了,只剩几眼浑浊的小泉,像老去的村庄的眼泪。
  • 淡了红颜
    淡了红颜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雪千寻

    雪千寻欣赏,问好文友,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鲁振中

    鲁振中清新自然,娓娓而谈,细腻入微,精致简练。欣赏佳作!问好文友!点赞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歪才

    歪才美文,欣赏

    赞(0)回复
  • 春梅

    春梅失落失去的村庄,令我眼中饱含血泪,却只能追溯留忆

    赞(0)回复
  • 阳光轻碎

    阳光轻碎回复@春梅:谢谢亲的阅读,祝好!

    赞(0)回复
  • 阳光轻碎

    阳光轻碎回复@歪才:谢谢,祝 好!

    赞(0)回复
  • 阳光轻碎

    阳光轻碎回复@鲁振中:谢谢友的阅读留评,祝 生活安好、工作顺利!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