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谈“从小看大,三岁至老”的科学依据

2016-04-06 20:46 作者:冰是睡着了的水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人们常说:“从小看大,三岁至老”。这句话并非毫无根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时期的早期就能形成,从三四岁孩子身上可以预测出他成年后的一些行为。是否健谈,又称语言流利度;适应性,即能否很好适应新情况;是否易冲动、感情用事,即自我贬低程度,主要看是否弱化自身的重要特质。这些都是孩子成长以后性格行为的延伸。

那些当年被认为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善于动脑,讲话流利,总是试图控制局面并表现出高度智慧;而当年被老师认为不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多表现为缺少主见,遇挫折容易放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当年被认为适应性强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出乐观开朗,善于动脑,讲话流利;适应性打分低的孩子,成年后态度消极,缺少主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当年被认为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大声说话,兴趣广泛,健谈;不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得胆小害羞,与人保持一定距离,缺乏安全感。

当年被认为自我贬低度高的孩子,成年后易内疚,喜欢寻求安慰,自己的消极面,爱表达不安全感;自我贬低程度低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爱大声说话,善于动脑,表现出优越感。

一个人的一生,在他小时候就能大致看出来,因为从生理角度来看,6个月婴儿的视觉灵敏度就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一岁幼儿80%的脑部细胞已发育完成,到3岁时孩子的视觉灵敏度会达到成人标准,而大脑容量能达到成人重量的90%!可见,0-3岁这一阶段婴幼儿的智力、视力发展已几乎接近成年人,这些生理状况的发育情况将会影响到人的一生。这就是人们常说“三岁看老”的根本原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国人常犯的教育错误就是,孩子小时一味地娇惯,以为这就是真爱,等到了孩子十几岁时毛病多了,想板却也无能为力了,只得把罪过推给学校教育,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国外的教育大多正好相反,家长非常重学龄前在家里的教育,从小就注重帮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存观,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培养孩子与小朋友交往合作的能力。而到了十几岁时,国外的家长通常表现的很民主,不怎么过分干预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交往,只是一般的引导,没有了国内家长的武断或暴力。相比之下国外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律能力,远强于国内小学生或中学生,这均是家长重视学前教育和家长的身教作用的功效。在这一点,国外的家庭教育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写于2012-5-:15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29173/

谈“从小看大,三岁至老”的科学依据的评论 (共 6 条)

  • 潇潇
  • 雪灵
  • 沧海一笑
  • 歪才(卢凤山)
  • 折腾
    折腾 审核通过并说 淘猫查券 http://taomao.site 有钱不任性,买啥直接搜,找到就能省! 加V信好友taomao17 邀你加入某宝内部找券群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