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阅读

2016-03-21 13:56 作者:淮师文院外宣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写读书笔记,是想在阅读时加深印象。不愿意这些阅读过的书,像河水一样从身边飘流而过。不应坐在船上观望它,而是沉没其中,让水渗透发肤心灵,受它冲击沉潜起伏。一边阅读一边记录。写下的字,给人再次与它彼此较量说服的空间。

读完斯文赫定近七百页的亚洲探险。里面的景色白描,使人感觉这个瑞典男子的眼睛,如同一个精细刻度的镜头,景色细致地凸显眼前,叙述中有一种冷静气质。想来,真正从内心热自然的人,才有这种观察的温柔狂热。但他从不在叙述中夹杂任何情感表露,似不愿打破某种浑然天成的秩序。

“傍晚,最为壮美的景色……云隙间,一道道闪电接踵而至,几乎每秒钟里就有几次,你简直数不清到底有多少。闪电一起,映得大地如同白昼,万物都被照亮,使人目眩神迷,如醉如痴,电火直刺苍穹,仿佛要将一切撕成碎片,但你却听不到一点雷声。云端之上似乎有万座巨大的火山在爆发。我坐在账外的瓢泼大中,欣赏着荒凉沙丘之中的雨景……”

博尔赫斯的短篇集翻完四分之三,这些文字带有与世隔绝的幽闭气味,离神性和童心很近。仿佛是他一个人的游戏,一个孤独孩童的游戏。这样的小说,意味着它的读者量会减少。但它的确给人以重压,觉得需与它抗衡。让人感兴趣的地方是,他的写作经验纯粹来自阅读和博学,而不来自现实生活。他幽闭在图书馆里,不接触人世。这样的人,却写出奇特的超越人世的文字来。可见,生活表层本身,虽可眼花缭乱,但乏善可陈,也无质量。人应该只接触真实的深入的事物和思想,除此之外,都该剔除。

看桑塔格的某本书。她被称之为知识分子和美国公众的良心,一个作者被贴上此类形象标签,显得非常可疑。因此,我总是不够喜欢她。

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他写道,受伤的野兽绝不杀害它们自己。而如果你理解凝视脚下黑暗的深渊能使人平静,那么你就不会跳进深渊。任何一个写作者的作品,他的变化和进展中的词句,随时都在过滤它的读者。而一个地方,或者一本书,能最终互相停留的,一定是能够循迹前来的人。我闻到它的气味。一本绝妙的小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上帝之城》的作者说:“我所有的工作就是在寻找能说的话,而能说的话并不多,我写给他们看,对于不可言说者必须保持沉默……”但是,人持有的写作行为却有可能在打破这些真理。世界上那些黑暗的幽深的不可言说的道理,在被竭尽所能地解释,评判,传播,解构,重复。如一个智者必须对平庸人群实行的普及演讲。高贵和格调略显窘迫,知音也是寥寥。

一个老人写童年时候听到的一段横笛,“这时有人吹横笛,直吹得溪山月色与屋瓦皆变成笛色,而笛声亦即是溪山月色屋瓦,那嘹亮悠远,把一切都打开了,连不是思心徘徊,而是天上地下,星辰人物皆正经起来了,本色起来了,而天上世界古往今来,就如同银汉无声转玉盘,没有生死成毁,亦没有英雄圣贤,此时若有恩爱夫妻,亦只能相敬如宾。”

这般富足而坦然的性情,不经历几番沧桑又如何会风清月明。对美好的文字,阅历过浅的人阅读是种浪费。撇开一切外界是非,他写的字是有大美的。到2006年他刚好一百岁,早已故去的老式中国文人。此地没有人纪念他。

淮师文学院作者:丁晓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24680/

阅读的评论 (共 7 条)

  • 襄阳游子
  • 淡了红颜
  • 雨袂独舞
  • 荷塘月色
  • 雪灵
  • 蓝舰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