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儿嫌母丑谁之过

2016-02-17 13:42 作者:阳光轻碎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回老家见到一个多年不见的阿姨辈的女人,没走近没交谈,她大概已经不认识我了。脸庞的轮廓跟我少时脑海里的印象仍有相似,只是丽颜不再,形容憔悴,有种饱经风霜的沉重感。闻听得知她刚离了婚,几乎净身出户,两个孩子都不愿跟她,出于好奇深究起因,原是孩子跟父亲一样嫌弃她。具体到事项,比如开家长会直接提议不让她去,因她个矮、落后,怕为其丢人;在公众场合孩子与她保持距离,不与她同行,怕被看出她是孩子妈;数落她没本事,不会挣钱,不能让孩子过好日子……我惊愕了,从小我就知道一句话叫: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孩子再不好再难看,也是母亲心里的宝,同样,不管母亲的长相、外型、能力、文化水平、健康状况、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好坏与否,都是孩子挚的亲人,只有母爱的深浅,而没有嫌弃之说。一个女人,含辛茹苦亲手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人到中年,被男人抛弃,就连爱子也对她嗤之以鼻退避三舍,沦落至此,该作何痛心?

生活中,那些被老公轻视,被婆家人嫌弃的,被扫地出门的,比起被孩子唾弃,也许都不算什么大灾难大痛苦,我想,后者带给女人的打击,会是怎样致命的痛,此生半辈子怕是白活了,这么多年的牺牲和操劳,到头来换来的是什么。

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不知道她的可恨之处,是对孩子教育的缺失,溺爱和纵容,还是只知无条件的牺牲,而活得没了自己,庸俗的不像个女人?很多时候,夫妻关系的处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许,从一开始那个男人对她的厌恶、瞧不起,种种不尊重的久而久之,对孩子也是一种言传身教。一直以为,孩子品质或习惯的好坏,跟父母感染有很大关系。在惊愕现在孩子如此蛮横放荡的同时,不知道作为母亲的她有没有反省和探究。孩子及大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用爱的名义将其捆绑成自己的财物,虽然母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需任何文化和技巧的天性,但如果你除了只会爱孩子,自己连独立都不能做到,当你不能替他走完他自己要走的路,当他有一天无情且决然地把你推开,你心里赖以维系多年的东西轰然倒塌,觉得痛心疾首,可怜到无力。其实,错位的爱盲目的爱,最后的心痛,是作为母亲的可怜还是习惯延续的可悲?当孩子挣脱那张爱的网,然后被网住的就是你自己。因为你一直走不出,或不愿走出,只会做个母亲的角色。你没有想过,自己首先是个女人,要有离开男人孩子也能够好好活着的女人的信念和气魄。

想起以前网上的一个消息,一个要挑扁担去探望读大学的孩子的母亲,却被孩子拒之门外,声称“太丑,别丢脸”,当然很多评论都是指责大学生太不懂事,也有人说或许有难言之隐,需多理解。也有人问该母亲该同情吗?养不教,父之过。看一个孩子的修行、德性、道,首先联想到的是其父母。父母的生活、言语、习惯和观念,是一种扶植和引导,对孩子成才的直度高度或弯度的姿态,定有不可小窥的作用。对残疾人穷人都抱有慈悲仁厚之心的人,和对双亲都嫌弃唾弃的人,他们所不同的,不是受教育程度,不是家庭生活的贫富,不是生长环境的优劣,而是做人做事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是修养,无关家庭成员的有无文化,是大人为人处世的自身修为;是家庭成员和谐相处、尊老爱幼、细微之处点滴小事,对于孩子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很多肯老的孩子,是因为有老愿意让他们啃,愿意在有生之年为他们承担生活费用,孩子的没有担当来自于父母的过度溺爱;孩子的不愿学习,也许是因父母不管,被留守 ,老人只管生活不管教育导致的,留守儿童犯罪率高,也许是因为长期缺爱、心理不健全等被留守的原因。

常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换言之,儿嫌母丑,谁之过?我们常常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悲哀现代孩子没有孝德礼信,深思之下,犯错的孩子是不是有亲情的缺失,有家暴或分裂或遗弃等各种不良影响,请问孩子背后受的是什么教育,在什么样的家风下长大?被孩子嫌弃的母亲,该同情还是悲哀?

每个孩子的特点、好坏都不是天生的,家长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老师。当有一天,发觉孩子变得陌生了,首先应该找的,是自己的原因。如果他以后是个好孩子,我会为家里每一员感到骄傲,如果他背离了希望,我不能怨他,只可悲自己教育失败。因为种什么种子得什么果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6733/

儿嫌母丑谁之过的评论 (共 9 条)

  • 老夫子(熊自洲)
  • 沐子
  • 荷塘月色
  • 襄阳游子
  • 饭袋
  • 暮兮颜
  • 白莲若雪
  • 艾葭儿
  • 奋斗中的独狼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