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女作家观后感

2016-02-17 10:59 作者:凡树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自打我有想隐藏的隐私和有想说的话起,我就开始拿本子记录下了这些。我怕在很多年以后的日子里我不记得自己以前所发生过的事情,好像怕自己的大脑被格式化以后,找不到自己想找的东西。

小学三年级我就开始会写信了,给远在南方打工的姐姐写信,不知道那时候有什么话说,还能写两大张,铅笔写的,不会的字就自己用拼音代替。

一直以来到现在都还是喜欢随时写写,有可能是自己想说的话没有聆听的人,或者是自己不好意思说出来,抑或是从小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内心。虽然自己有点喜欢这种方式,可是从来也没想过能从这方面发展出什么名堂来,所以注定自己只能平庸无碌。

我喜欢文学作品,可是,不是热。我想如果一个人对待某件事情到了热爱,可能就会对此有所追求和小有发展。

最初接触到三毛的作品还是初上高中时,从一个男同学那里得来的书,具体是哪一小节我记不太清楚了,从那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这个潇洒自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当代女作家。(三毛)原名陈懋平,当我看到时,我有点蒙,第二个字读什么?为此我特地百度了一回,我怕在人前因不识字而闹笑话。

有些东西确实和基因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兴趣爱好,父母从事什么工作,长时间久了那种本质渗透到了骨子里,甚至流到了血液里去了,因而子女就会多多少少遗传到一些,就如人们所说天生在哪方面有天赋是一样的。加之后天环境的影响会使这种天生的基因有所成就,三毛就如我所说一样,她继承了书香门第的香气,父母知书达理的教导和坚强有力的支持成就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当然还有她自己不懈的努力。所以我总结了一下,一个人的成功不仅是天时地利还有人和,这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很羡慕那些自己说干某件事,或许当时自己还没有十足的信心,可是不管是成败父母都无条件的有力支持,这是我至今都无法感觉到的力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记得上学的时候我们家和妮子家经济状况差不多,可是我总感觉她比我获得支持的力量更强大,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阿姨总是极力的支持,有困难一大家子一起帮忙解决,虽然有些事情我可能也不了解其中的艰辛和屈折,但是我觉得这些比经济上的支持更有力。就如三毛一样,她小时候的自毙如果不是父母耐心的教导,提供良好的环境给她,能有她后来的伟大成就吗?就单单是出国的费用,又是哪个普通家庭能承担的起呢?

我看过几个女作家的作品也稍有了解她们的生平,她们大都是小时候生活在小姐少爷的官宦家庭,都是受了那个时代的西方新的思想熏陶,让她们在那个被封建制度所控的旧社会里显得自由而又格格不入,新的思想让她们对自己从小生活过的地方产生了质疑,更多的是无所事从,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任你再怎么折腾结果只有两种,一种逃离这个社会的现状,另一种是接受现实中的这一切。她们都经历了我所说的这两种结果,但她们都是不被现实所打败的积极向上的年轻一代。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自己生命的乐章,也在那个灰暗的年代开出了鲜艳的花朵。虽然最终她们还是没有改变这害人的制度和吃人的礼教,但她们尽自己所能的力量让人们接触到了新思想、新概念以及新的文化知识,在当时如一潭死水的中国掀起了新的涟漪。也在历史的史册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这是我们这些后人所敬仰与尊敬的。

我惊奇的觉得她们这几位的经历出奇的相似,小时候都生活在条件十分优越的资本主义大家庭里,每个人的身边都是无数的丫环下人伺候着,从来不用考虑生活,自由任性,想干什么从不经过思考就进行的。正因为这样,在那个年代普通人想着一日三餐该从何着手,她们就已经被家里安排出国,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跟随人的基本思维可能认为她们是一群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任性、自我、爱发脾气,其实不然,她们恰恰没有让这些不好的习惯染上自己,没有我们初想的肆意挥霍老祖宗的家底,反而受西方文化的熏陶更上进、奋发一些。不过那是多少人寐以求的生活,遥手不可及的。只能藏在心底当做梦,想的是生活如何继续,该如何养家糊口?

先说说三毛,接触到的第一个女作家便是她了,一下子被她文字的洒脱所吸引,近而被她自由的生活所感染,因为这也是我内心所向往的。为此,我还特地买了一套三毛的作品集来拜读。细细的品味其中的每个场景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心情豁然开朗。那种蓝天伴着白云,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开阔是我们不曾领略的。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荷西的离开对三毛情感的冲击,看着她好似痛的是我,那种感觉埋藏在心底深处,不愿再去触碰。她们的感情让我羡慕不已,但结局往往无法让人接受。虽然痛到无法自拔,可是,生活还得继续,太阳依旧会如今天一样升起。黄昏来临的每个晚对失去爱人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情感上的疼痛任什么都抚慰不了,伤口只有时间来慢慢的疗伤,直至愈合。

我的心有问题吗?为什么看了,痛了?还是喜欢那种感觉,这连我自己也解释不了,就如我有一时喜欢《红楼梦》几度着谜。虽然从盛到衰,从过了,黛玉的离开就如花朵的凋零般平常,让人对生死看开,自怜这世间没有父母疼爱的人儿。

喜欢三毛不仅是她的文字,更是喜欢她描绘的书中的生活,生活的点滴,风景的优美,沿途异域的风土人情。让人乘着风踩着云一同感受这世间的广阔。喜欢红楼确是其中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一时想,为什么不把三毛的经历也拍成电视剧让人感受不同,一位老朋友评说,可能是没人能如三毛一样自由洒脱,没有人能伴演,没有人能超越,我的回答是也许吧。

生活在闹市的我们无法亲身体会三毛的旷野和豁达,就让我们心存那种向往,把对她的喜欢和对文字的欣赏留在心间,永葆青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6635/

女作家观后感的评论 (共 5 条)

  • 老夫子(熊自洲)
  • 沐子
  • 荷塘月色
  • 襄阳游子
  • 深山愚翁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