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游颐和园】兼和宋●秦观《纳凉》

2016-02-14 11:11 作者:利群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游颐和园】兼和宋●秦观《纳凉》

亭外好炎凉,朱阙展看罗汉床。

披靡王孙今不在,唯闻荷花一时香。

【创作背景】

乙未, 余久拟八达岭一游,迁延一载,转眼秋至,无暇,必难再迟,与陈兄一晤,而促赴京畿。同兄三河、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一览。早起,天色如洗,风和日丽,吾独自乘地铁至积水潭站再转乘877路公交车去八达岭,无奈游人如织,排队长龙。日色已中,急矣,因故此行未达长城,而非好汉者也!憾哉!傍晚六点高铁回程,仍有余时,慕名颐和园而去。此园为古代皇家御苑,与圆明园毗邻,曾遭八国联军两次劫掠,珠宝一空,观之,国之心油然而生矣!颐和园自万寿山顶之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中轴线。山下乃一“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余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西堤是仿照西湖苏堤建之。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谐趣园,是举世园林杰作。湖中三岛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虽暮色四下,停足北宫门,观石梁卧虹,飞瀑似,真乃乐不思蜀也。

附:宋●秦观《纳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文学赏析】

首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诗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实自杜甫《羌村》“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这样,诗人急于从火海中解脱出来的情怀,通过一系列动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次句具体指出了柳外纳凉地方的方位和临时的布置:“画桥南畔倚胡床。”这是一个绿柳成行,位于“画桥南畔”的佳处。诗人选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尽情领略纳凉的况味。在诗人看来,这也可算“最是人间佳绝处”(《睡足轩》)了。胡床,即交椅,可躺卧。陶潜“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是为了远离尘俗;秦观“倚胡床”以“追凉”,是为了驱解烦热,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他们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处的。

一二两句写仔细寻觅纳凉胜地。三四两句则展开了对它的美妙景色的描绘:“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2]”月明之,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官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这两句采取了对偶句式,把纳凉时的具体感受艺术地组合起来,于是,一个纳凉胜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现在读者面前。

此诗以纳凉为题,诗中着力表现的是一个绝离烦热之处。诗人首先经过寻访,发现了这个处所的秘密,其次进行具体布置,置身其间,与外境融而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个“自清凉无汗”的世界。

宋人吕本中曾在《童蒙诗训》中评论“少游此诗闲雅严重”(《诗林广记》引),“闲雅”当指此诗词语上的特点而言,“严重”则涉及此诗严肃而郑重的内容。它很可能是秦观在仕途遭到挫折后的作品。

《纳凉》是一首描写景物的短诗。从字面上看,可以说没有反映什么社会生活内容。但是,透过诗句的表面,却隐约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热的官场社会,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个理想中的清凉世界的原因。秦观是一个有用世之志的诗人。他对官场的奔竞倾夺表示厌弃,力求远避,此诗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这种把创作念图隐藏在诗句背后的写法,读者应着意体会

【名家点评】

秦观诗文亦为北宋一大家。明胡应麟于《诗薮杂编》卷五言:“秦少游当时自以诗文重,今被乐府家推做渠帅,世遂寡称。”

李清照《词论》说“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极善书法,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熙宁十一年(1078年)作《黄楼赋》,苏轼赞他“有屈宋之才”。元丰七年(1084年)秦观自编诗文集十卷后,苏轼为之作书向王安石推荐,王安石称他“有鲍、谢清新之致”。著有《淮海集》40卷,以及《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等作品。。其所编撰的《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5871/

【游颐和园】兼和宋●秦观《纳凉》的评论 (共 5 条)

  • 老夫子(熊自洲)
  • 早岁那知世事艰
  • 襄阳游子
  • 南有乔木
  • 今永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