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由头发说起

2015-12-05 11:58 作者:鲁公青夫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每个人都有头发,有的小孩一出生就是一头浓密的头发。头发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是保护头脑,天可防烈日,天可御寒冷,这一点我们都有感受,冬天理完发,会感觉头冷;细软蓬松的头发具有弹性,可以抵挡较轻的碰撞,还可以帮助头部汗液的蒸发 ;头发的感觉比较灵敏,当外界环境对人体有所影响时,不管风吹淋,还是日晒火烤,首先感觉到的是头发,由它发出的信息传送到大脑,从而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头发又有很多颜色,由于种族和地区的不同,有乌黑、金黄、红褐、红棕、淡黄、灰白,甚至还有绿色和红色的。一般人的头发约有十万根左右;头发的形状可分为直发、波浪卷曲发、天然卷曲发三种。直发的横切面是圆型,波浪卷曲发横切面是椭圆型,天然卷曲发横切面是扁形。发形和发色一样,是重要的人种特征之一,一般说黄种人多直发,白种人多波发,黑种人则多卷发。黄种人和黑种人的头发绝大多数为黑色,而白种人则有较多种颜色。

中国人对头发有种特殊的感情和尊重,《经》里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把头发和忠孝节义联系起来是中国独有的现象。用头发表示年龄大约也是中国独有现象,李白在《长干行》的第一句“妾发初复额”,并没有写“妾”的具体年龄,而是用头发“初复额”来表示年龄,小姑娘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也就是六、七岁,诗的后几句才用了“十四为君妇”、“十五始展眉”、“十六君远行”具体的年龄描述。头发自然地披垂于肩叫“垂髫”,“垂髫”是指儿童女子十五岁被称之为“及笄”,把头发盘起来,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之年”,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男子二十岁把头发束起来,叫“结发”,表示成年了,这个年龄也是男子结婚的年龄,“结发夫妻”一词就是源自这里,现在“结发夫妻”多表示是原配夫妻。岁数大一点的则称“黄发”,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一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就是指老年人;而比黄发岁数更大一点的则称“皓首”,意思就是头发全白了。历史上有名的“商山四皓”,《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不只是头发,胡须、眉毛也白了;由此看“皓首”的年纪在七、八十岁以上。头发还可以表示人的情感,成语“毛发悚立”就是用头发竖立来表示人的极大恐惧;同样头发竖立但表示的是极大愤怒叫“怒发冲冠”,这两个不同含义的词区别在于头发竖立的是不是顶到帽子,这也是中国语言含义深奥的一个缩影。

用头发作为成语的句子多达上百句,像一发千钧、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见一根头发起的作用。歇后语也很多,有广为人知的一句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这句歇后语虽说是调侃人不长头发,虱子也藏不住,但也说明人不长头发的尴尬,多少人为医治秃头费尽心机,但大都徒劳。看到一些报道,科研人员利用医用蛆虫帮助清理溃烂伤口,吃掉阻碍伤口复原的坏死组织和细菌的一种自然生物疗法。战争中得不到及时治疗的伤员,伤口溃烂生了蛆,深感战争的残酷,但这些伤员如果没有这些蛆,伤口溃烂可能要了他们的命。研究人员表示,蛆虫清理难于愈合的大型伤口的速度超过手术。近年来更有用活水蛭吸取术后瘀血,使血管畅通,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水蛭就是蚂蝗,人们为之色变的吸血虫,但在科研人员手里,却成为医治创伤的高手。也有这样的说法,虱子寄生在人头发里的同时,也释放出一种催生头发生长的物质,凡是头上生虱子的人,头发都是非常浓密。如果虱子释放一种掉头发的物质,人把头发掉尽了,虱子也就无法藏身了,不是自取灭亡?据说蚊子、臭虫等在叮咬吸血的同时,释放一种抗凝血物质,使血液不凝固,这样才能便于它们吸食血液。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这抗凝血物质对血脂高的人来说,也许能使血液流动顺畅,防止血栓。据说臭虫泛滥的年代得脑血栓的人很少,现在臭虫基本绝迹,而脑血栓的发病率却高了,不知这两者之间是否真的有联系。大自然中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讨,现代医学何不学习用蛆虫和蚂蝗做医疗的办法,引进虱子医疗秃头,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们为了森林繁荣昌盛,重新引入了狼,我们为了医治秃头,引入几个虱子,有何不可?

很多头顶秃光了的人,用周边一点稀疏的头发,盖在头顶,让人看了可笑,也是无奈之举。人们都美,都在头上下很多功夫,我年轻时有点少白头,也是为了美,就买来中药“乌发丸”服用治疗,但是根本不管用;又买来染发剂,把头发染得乌黑。但染发剂是化工材料,有一定毒性,染头者有的过敏厉害脑袋都肿胀了,我染头曾经被毒的头晕眼花,以后就再也没敢染头发。后来也照样说上媳妇,女人喜欢你,也不在乎你有几根白头发。人们染头发,也是有历史渊源的,《资治通鉴》记载:更始元年,反对王莽的起义军多达十几万,王莽的新朝危如累卵,灭亡近在旦夕:“王莽欲自示外安,乃染其须发”。不但染发,胡子也染了,王莽的这些表面文章,不起多大作用,没多长时间,起义军就攻入京城,王莽被砍了头:“传莽首诣宛,县于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百姓把王莽的头扔来扔去,舌头也被割下来吃了,王莽早知自己的头都保不住,何必费心思去染须发。王莽大约是记载最早的染发者,不看这样的记载,怎么也想象不到古人就染发;王莽距今已两千多年了,那时王莽就染发,应该是染发者的开山鼻祖。古时的染发剂肯定不是化学制品,应该是取自大自然的天然染料。现在市场上也有天然植物染发剂了,据说是产自新疆和热带的一种植物,有这样的“绿色产品”,也就不至于为染发而弄得头昏脑胀了。

遁入佛门都要剃掉头发,女子剃光头入庵,成了尼姑;男子当和尚也要剃光头,这被称为“出家人”。一般人们总会对自己的头发很在意,甚至可以在头发上面花大量的时间,头发也被称之为“三千烦恼丝”;出家是为了断除烦恼的牵绊,如果还要执着头发,那岂不是南辕北辙了?而且剃除头发,的确可以节省相当的时间,将时间用以修道。剃去三千烦恼丝,象征着了断尘缘、不问俗事、无欲无求,一心向佛。只是一件事没弄明白,佛教要求信徒剃光头,但佛祖释迦牟尼和菩萨却一头秀发。

古时,女性在丈夫离家远行时,会小心地剪下一绺头发,珍重地请他带在身边,以表示自己无论天涯海角永跟在他身边,这大约相当于现代把爱人的照片带在身上,时刻思念的意思;《资治通鉴》有一段记载,杨贵妃骄横,屡次违背唐玄宗旨意,被唐玄宗逐出宫廷,回到私宅;唐玄宗有点后悔,派使者送去御膳,杨贵妃表示认错,哭着对使者说:“‘今当永离掖庭,金玉珍玩,皆陛下所赐,不足为献,惟发者父母所与,敢以荐诚。’乃剪发一缭而献之。”这一缕头发就能感动君王,杨贵妃又重被召回,宠待益深,可见头发起的作用。情人之间也用头发表示以心相许,不离不弃。《红楼》里也有一段贾琏的女儿出痘疹,家里请了娘娘(迷信传说中的神),只好在外住了十几,但期间却和一个叫“多姑娘儿”的媳妇偷腥,在离别时带回了这个女人的一绺头发,并被平儿发现:“次日早起,凤姐往上屋去后,平儿收拾贾琏在外的衣服铺盖,不承望枕套中抖出一绺青丝来。”平儿替贾琏隐瞒了凤姐;这样的“露水夫妻”,居然也用头发表示他们之间的“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国人在头发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很多人为了保住头发而失去生命,清朝初年,清政府就下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诏令,人们为保住头发,进行了殊死的反抗,被清军屠杀的人达十几万,历史留下了“扬州十日”惨案。鲁迅在《头发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01903/

由头发说起的评论 (共 7 条)

  • 晓梦芳菲
  • 荷塘月色
  • 听雨
  • 心静如水
  • 雪灵
  • 诗心云卿
  • 沐子
    沐子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