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说说诸子百家的那个时代

2015-11-24 12:57 作者:只恐夜深花睡去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如果说,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秋战国时代,那就是“乱”。

第一个乱是秩序之乱。主弱臣强,天子式微,诸侯尾大不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说的是周公的功劳,但开启“礼崩乐坏”的第一人就是周公。周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赐鲁重祭,使鲁国以周公为始祖,以文王为所自出之帝,而以周公配之。故鲁国得其禘祭其先。禘是天子祭祀之礼,五年一举。周公以诸侯之身僭行天子之礼,已为非礼。不知制作煌煌礼乐文化的周公当时作何感想。至于孔子骂鲁国的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君不君,臣不臣”已是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的一种常态。

第二个乱是文化之乱。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周王室的衰落,帮助掌管王室历史文化典籍的官员失去了饭碗,逐渐流向四方诸侯。为什么说“惟楚有才”,就是周王室曾经出现一次王室叛乱,其中的一位王子叛乱失败后,带着大量王室的文化典籍逃到楚国,楚国充分吸收这些中原文化精华,把一个化外的蛮夷之邦蜕变成一个文化斐然的霸主。这种原由天子专制统治的文化散落民间之后,如同种子一样,在各地生根发芽。

第三个之乱是思想之乱。天失其主,逐鹿中原。社会剧烈的动荡促生了治理稳定的需求,诸侯们都在一门心思地搞扩张,抢地盘,没有时间管理那些“士阶层”的知识精英们。就是这样的历史机遇,让知识精英们开放了思想,他们纷纷通过自己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提出自己的救世药方。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纵横家、阴阳家、名家纷纷登场,在没有专制的土壤上争奇斗艳,百家争鸣,开创了一个自由奔放的思想时代,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奠定了体系的基础。

儒家尚左,也就是向历史学习,进行复古。以孔子为代表,他认为“乱”之根源在于秩序崩溃了。他认为社会稳定的基本结构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社会秩序就容易稳定。而有利于这种稳定结构建设的就是“礼乐文化”。因此,孔子提出了一个“仁”的概念,即社会安全稳定需要社会每个成员具有真诚的情感,真诚地去关他人,社会就能实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状态。由于孔子自己出身贵族,所以,他理想建构的出发点是统治阶级贵族开始,要求贵族修身立德,做好榜样和示范,从上到下,从而影响全民全社会。可以说,孔子是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儒家代表。

到了孟子的时代,社会风气更坏,道德泯灭。为了追求功业,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比如吴起杀妻求将,庞涓嫉贤妒能陷害师弟孙膑。即便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也充满了诡诈,最有名的就是张仪欺骗楚怀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儒家的第二个代表人物孟子着眼于现实,提出了“义”的概念,也就是希望人能有“羞恶”之心,不能为所欲为,要利用羞恶之心进行自我节制。从孔子到孟子,这是儒家从理想走向现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儒家文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它能充分学习吸收各派文化的精华,来弥补和发展自身的不足。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最后一位杰出的代表,他比孟子更现实,从洞察人性的角度,他认为社会重新回到高尚的“道德时代”已经完全不可能,他开始右倾,从创新之中找出路。他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积极进取的上进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篇》就是他发出个人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号角。在儒家向左探索遇到挫折之后,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开始向右探索,也就是从道德思想引领转向行为治理,他从人性向恶的基点出发,希望以礼法节之,不至于让人在向恶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这就是后世所批评的儒表法里。所以,荀子门下出几位法家的代表人物就不足为怪,其实,这正是荀子学术创新的结果。

道家比儒家更尚左。儒家只希望回到煌煌文化的周时代,道家则希望回到远古的自然时代。其间的原因就是道家初期的创立者们都是皇家的史官,他们不仅学问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历史修养敦厚,兴衰成败过往未来,其间的规律他们都了然于胸,因此,老子对人世间的纷争充满了厌倦,对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充满了不屑,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儒家文化“道、德、仁、义、礼”这些信条都是历史抛弃的产物,不得已而为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并且毫不客气指出儒家所追求的东西正是社会动乱之首。他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主张回归到人类社会原始的初期,清心寡欲,不争不求,让社会回归自然的淳朴。如果说老子的冷峻之中还存有对人世的一丝悲悯,那么,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庄子则是超越人类社会,站在宇宙空间看待地球上的万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众生虽有万象,但生而平等。无拘无束风流般的潇洒自由成为了庄子的终极追求。

墨家文化原本是最有希望的,因为他们的着眼点在于底层民众。 “尚贤,非攻”这样的观点影响了中华民族后世的贤人政治和和谐文化。墨家与儒家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注重科技与生产力,在墨家的经典里有很多科技发明。遗憾的是墨家文化的包容性太差,并且组织建设具有帮会的特点,被当时和后世统治者所不容。他们的没落亦如他们的文化,当组织缺乏贤人领导的时候,自然就烟消云散。

法家的诞生是顺应历史的需求。他们利用人性的弱点,以赏罚为二柄,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高效利用社会资源,以帮助统治者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只不过他们的立法只是为了维护专制和强权,违背了“立法护民”的基本宗旨。为了维护“法”的尊严,他们不惜牺牲人民的生命,商鞅在渭水河畔一次刑决800多人。可以说当时的法家之法是鲜血浇灌的恶法,就连作法者自己也难逃厄运。商鞅、李斯、韩非、申不害这一群法家都不得善终。

大乱大治。

不是秦始皇有多大的能力而一统中华,而是社会动乱太久,民心思一,以求安定。秦始皇顺势而为,遗憾地是功成之后还想再建新功,人民得不到休养生息,最终二世而亡。刘邦草创汉家天下之后,以奉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成就了四百年汉家天下。这是后话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9166/

说说诸子百家的那个时代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