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2015-10-27 12:23 作者:夏晓秋  | 1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浅谈“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晓秋

至美是一种善德,至德是一种善美,美与德,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两大要素,美是光,德是热。美能删除人性的恶俗,德能祛除人性的晦暗,德育和美育间相互转化、相互推动形成质变的过程,铸就了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意境。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艺术院校调研和座谈时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提供各类艺术人才和智力支撑,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新贡献,以此推动艺术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为什么要强调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呢?那是因为:

“文”,是社会价值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和精神意志的永恒发展;(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美”,是人文价值的意义,是一种正确的辨识意识和积极乐观的自然态度。

“文化”,既是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它的根本任务在于对规律的认知与把握,以适应于人的发展,化人于“自然”,化人于“天道”。

“美育”,则是教育的进行时,它是自然的善美,是道的卓越,是在认知智慧上正向的陶溶,是在品行的塑造上健康的陶铸。

“以文化人”能使生命价值最优化,强调“以文化人”,是在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包含美与德,仁与,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至德至美至仁至善的薪火传承,立足过去,守望未来的自强不息。;

“以美育人”能使幸福额度最大化,强调“以美育人”,是因为“美是难的,更是难忘的”,它能去除人性的黑,树立德性的红,知荣而去耻,知贤而安心,融入自然,愉悦心情,加快推动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前进步伐。

历史证明了,美以自然、德以匡正、文以载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既是高屋建瓴的精神塑造,引领创新,形成锋芒勇进的担当,又是夯实基础的格致诚正,继往开来,明泱博古通今的力量。

如今的教育,在创新思维发展的支撑下,取得了一些个骄人的成绩,随着各个实验科室的建造,随着各个活动小组的设立,随着艺术课和德育课理论以及全人教育、素质教育等理论成果的研究形成,在物质上和理论上也获得了一系列不俗的发展成果。但是,光有这些,却是不足以承担起“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意境的。

光有物质和理论的教育,是不够的。

教育,不等于设备物质的单纯投资,也不是单纯的将教学理论融入到课堂教育学科建构之中,而是要在精神层面上去树立意识建构,在文化层面上去启示心智道路,融入美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在现实实践中,在自然、社会、家庭、学校中去正确引导科学认知,以此完满人性、提升人生命境界,远离世俗化、功利化,远离腐朽的低级趣味,树立高雅的精神追求。

知识不等于文化,艺术不等于美育。

如今的教育,虽然政治性强,管理体制、知识体系、音乐艺体美术品德教育等等也比较成熟,但却随着重技术、重实用、重功利、重物质、重外来等观念的日趋强化,而过于趋向浮躁、功利、短视,少有文化的视野,少有德与美的建构,难以胜任新阶段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而,要素养人性美德的理念,将价值取向蕴含在美中,将美育德育,体现在文化之上来建构成为了新时代的发展主题。

教育的发展,究根结底,是为了育人,以实现民族、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共同的正向发展。它要从传统文化中继承、提炼积极向上的精魄和科学的知识经验,用以充实学生的“德脉”与“文脉”,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适应时代的进步,用“中国”的核心理念来解构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用“德为启始、美为取向” 的文化育人方针为主旨,积极吸收各种正能量的多元文化作为育人基础的战略建构,以“个性发展,特色创新”为方式依托,著成“崇德瀹智、弥新尚美”的育人方向。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建构,不是空口谈一谈的,应该是有明确的抓手的:

首先,要确立执教者的职能意识:

美育指向人的感性素养,文化则与民族的核心价值关联,缺失相应的感性因素,人们将很难体会生活的幸福感,对生活的美感追求也就缺失。而缺失了文化,则缺少了民族发展的魂,“魂之不存,毛之焉附”?现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与教育的积弱都与不重视感性素质的培养和文化环境的建设有关。

而教育的发展,则需要智慧的人,因为智慧的人,能坚定对美的价值追求,在教育中以发展的视野、文化的内涵、美的取向去推动教育的发展,推动人文的发展,在个人化的物质性愿景与非个人化的集体性精神愿景之间寻求平衡与协调。

一个合格的执教者,不应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味的重视分数育人,占堂霸课功利思维。而应该坚定对文化的精神向往,能够运用教育的发展来引领人文的发展,用文化的进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培养出学会审美的一代新人,承担起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其次,要明确教学的目标:

我们教育的是孩子,可以去影响,可以去导向,可以去培育,可以去树立健康独立,笃志创新,个性发展的意识,但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发展,一定要顺应规律,科学、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开发兴趣、激扬理想、璀璨朝阳,而不是被大人强奸思维的小大人,“泯然众人矣”的方仲永。

孩子的思想是纯真的,是没有功利和浮躁的白纸,他们的成长,完全在于我们的影响,我们应该挥洒的是彩色的温暖世界,让他们知道什么事善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仁慈、高尚、悲悯、忠、博爱、包容、感恩,而不是带有恶性竞争和权利贪腐,功利思维的晦暗。

最后,要明确教育的目的:

进入新时期,国家正式将审美教育和文化育人写入教育方针,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审美教育和文化育人的规程、规划和实施方案,使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实施得到了一定的政策保障。但从实施上来看,仍然存在着陈旧观念、应试教育、功利思维的制约,明显存在资源和管理不到位的客观问题。

教育要培养的,是对国家发展有用的栋梁,是对社会进步有益的人才,是对家纯孝、对国忠贞、对社会热爱的具有创新性思维和高尚人格魅力精神信仰的,应该具有披荆斩棘的绝世锋芒和昂然卓立的君子风度新中国人。而这些要求,使以往应试教育下的国家发展的“制式装备”、唯分唯智培养出来的半拉子机械人,不再具有胜任历史责任的力量。

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国家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所以,才有习近平同志“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提出。我们要让教育的培养,具有新时期的目的性,去除不利的因素,从美与德开始,最终落实到文化中来,让旧有的落后思维,不在具有市场,以此才能有效的推动人文的正向发展,以此满足国家、社会、家庭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2524/

浅谈“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评论 (共 18 条)

  • 孤帆鸢影
  • 老党
  • 荷塘月色
  • 心静如水
  • 江南风
  • 听雨轩儿
  • 春暖花开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既是高屋建瓴的精神塑造,引领创新.......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 大奔
    大奔 推荐阅读并说 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国家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 醉死了算球
    醉死了算球 推荐阅读并说 教育,不等于设备物质的单纯投资,也不是单纯的将教学理论融入到课堂教育学科建构之中,而是要在精神层面上去树立意识建构,在文化层面上去启示心智道路,融入美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在现实实践中,在自然、社会、家庭、学校中去正确引导科学认知,以此完满人性、提升人生命境界,远离世俗化、功利化,远离腐朽的低级趣味,树立高雅的精神追求。
  • 草根诗人

    草根诗人推荐阅读! 赞

    赞(1)回复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赞(1)回复
  • 夏晓秋

    夏晓秋约会是美的,但我们不能约错了地方,教育是好的,但我们不能颠倒了善恶。

    赞(1)回复
  • 醉死了算球

    醉死了算球培训在理,赞一个!

    赞(1)回复
  • 姚明

    姚明颀赏老师的精彩之作!好久不见!姚明为您点赞!祝福老师大作连连,有空常来赐教!

    赞(1)回复
  • 当太阳落下

    当太阳落下拜读佳作,推荐!

    赞(1)回复
  • 旅客

    旅客说服力强、让人懂得!推荐、点喜欢!

    赞(1)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