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父爱如山

2015-10-23 09:44 作者:再续茶凉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如山

父亲的离世,作为儿女的我们,最大的不是悲伤,而是遗憾和惋惜。

六四年省立第十中学毕业的父亲,学习成绩是出类拔萃的。这在我、哥哥、父亲共同的老师们那里得到了证实。

父亲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吃书”。每一章节学完之后,都会把本章节的书本撕掉,到期末,书包内已是“空空荡荡”,有的只是几本厚厚的笔记,书,早已不见了踪影,这就是父亲吃书的故事。然而,每次考试,父亲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为许多同学所不解,也正是许多老师喜欢的原因之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后来父亲住院时,我们共同的杨老师来探望,在病床前流下遗憾的泪水。

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我没有见到一本当时的教科书,厚厚的笔记和精美的课外读物,整齐的躺在木箱中。

诉说着什么、等待着什么,我没有读懂。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父亲没有走进大学的校门,一辈子务农。是家庭、是身体、还是时代的原因?------我有过诸多的猜想,但我从来没有问起过父亲,小时候是不敢、长大了,是不想,现在,是不能。

父亲的脸是秋日里阴阴的天。我在一片散文中曾这样开头。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们、骂过我们,但我们对父亲是不尽的敬畏。

在我们家,打扑克、玩麻将是不允许的,象棋可以下,军旗可以摆。要知道,那个年代的农村,娱乐项目是相当的匮乏,所以,直到今天,扑克的许多玩法我们都不会;抽烟、喝酒,在我们做学生的时期,更是禁区。

父亲是每天都喝一点的,但从来不多,在我的记忆中。到我毕业参加工作,哥哥姐姐已工作多年。那次吃晚饭,父亲破例拿出了珍藏了十几年的茅台,每人一小杯,父亲说,你们都已成人,走上社会,一是要好好做人,堂堂正正的不要让人瞧不起;二是干活不要怕吃苦,农村孩子什么苦没吃过、什么累没受过,是吧;三是凡事要多想一步!这句话,我会永远记住,到我的孩子参加工作的那一天,我也会将这句话告诉他,或许会受用一生的。

那个黄昏,父亲多喝了几杯,黝黑的脸泛着红光,原先阴阴的脸露出难得的笑容。

后初晴的天空,飞虹灿烂。

母亲回忆说,文革期间父亲遭了不少的罪。在我还在母亲怀抱中的那个天,大纷飞,寒风凛冽。父亲被脱去上衣,捆绑在学校的水泥球台上,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再教育。但是,父亲没有低头,没有认罪,所受之苦也就最多了。

母亲偷偷的躲在学校大门外,腿在不停地颤抖。母亲说,从那之后,每每听到人们大声的喊口号,都会害怕,腿都会酸酸的不停地抖,直到今天。

也不知道是想开了,还是自嘲,在以后挨批斗的日子里,父亲总是早早的把纸糊的高帽子戴好,很是配合。

当时,许多人都跑了,远远的躲起来。父亲没有走,静静的待着,等着,受着,熬着。

你们不知道那些人有多狠,母亲每次说起这些过往都会流泪,但父亲总是淡淡的一笑,云淡风轻一般,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在后来父亲近三十年的村干部的生涯里,我曾问过父亲,整你的人是谁?父亲不说,也不许我再问,我耿耿于怀了好久。那就是时代、那就是历史,父亲告诫我们,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好好的过好现在才是最重要的。

九零年,我们兄妹仨人的工作都已稳定,哥哥跟我商量,劝父亲不要再干,轻轻松松的在家享几年清福。

父亲很“听话”,主动辞去了书记的职务,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按照当时的地方政策,为父亲办理了“退休”手续,虽然钱不多,但生活总可以填补一点。

“执政”三十年,小村没有太大的变化。小河依旧流淌,梨花依旧开放,忙忙碌碌的乡亲有了余粮、有了笑容、有了少量的存款,可是依旧是贫穷。

父亲那些年就一个字,忙!开会、学习、学习、开会。即使是冬天,也要带领村民参加各式各样的基础建设活动,没有一天的清闲。

文革期间,我们村没有放过卫星,没有跨过长江黄河,一次次开会,父亲是一次次的被点名批评,好在父亲想得开,一笑了之。

父亲当时很自豪的说过:我们村没人外出要饭。

汽车,只停留在我童年的印象之中,没有见过,更没有坐过。

小学四年级的那个冬天,父亲带了一帮所谓的村里的能人,在大队的仓库里忙碌。好奇的我们跑来跑去想看个究竟,却看不出门道。大人们总是吓唬我们说,别动,会咬人。

腊月二十三,落满了积雪的场院全部清理了出来,那个大家忙碌了一个冬天的“怪物”就停放在场院中间,四个轮子、一个木球框架、一台机器安放在中间,有连杆、有搬手,小时候的我们看不懂。

场院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把“怪物”围得水泄不通。大约十点多,太阳已经很高,父亲说开始吧,有人坐上了“怪物”,发动了机器。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怪物动了,缓缓的前行,忙碌了一个冬天的人们笑了,跟着“怪物”慢慢的往前走。

转弯!有人大声喊,坐在“怪物”身上的人开始搬动拉杆什么的,但是怪物只走出一个大大的弧线,没有预期的想象,使劲!父亲也跟着喊,我分明看到坐在“怪物”身上的人已是汗流浃背,虽然是冬天。他努力、再努力、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怪物”走进场院一角的土杂肥堆中,才停了下来。

小孩子都跑了,大人们失望了。

后来我才明白,那是村里自行设计的拖拉机,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在当时也引起不少的围观和轰动。

很久之后,村里买来了真正的拖拉机,那“怪物”也就静静的躺在仓库的一角,无人问津。

十一

远离“政坛”的父亲,种秋收,殷殷的侍弄着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已白发苍苍。

十二

我家很穷,没有任何的积蓄。低矮的三间茅草房昏暗狭窄。一张破旧的方桌,两把断背的椅子,没有其他任何像样的家具。

但父亲经常跟我们说,只要你们愿意上学,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们的。

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我们都毕业了,参加了工作,邻居们开始羡慕,父母却老了。

十二

第一次在报纸发表诗词作品,父亲看到了。那张报纸他一直收藏着,叠得整整齐齐,压在书本中间。

饭后无事,父亲还跟我谈起那首诗,不错,但是总感觉意犹未尽。

以后每有文章发表,父亲都会认真的阅读,找出其中的不足,供我参考。

十三

兄妹三人都不在本地。田地里的农活也就帮不上多少。每遇农忙时节要请假回家,父亲总是不同意,上好自己的班,家里没事。年迈的父亲其实已经很吃力了。

没干过多少重活的我,田地里的农活都是父母的手下败将。但每到农忙,总想回家,即使帮不上忙。否则,心里总是空空的,不踏实。

联合收割机刚刚兴起的时候,大家都在观望,不相信、不想用、不敢用。依旧是手割肩扛。

哥哥跟我商量后,我们家第一个使用了联合收割机。原先要十几天累的腰酸背痛的收,一天时间全部结束了。我们高兴,总算有了一个轻松地夏季。父亲站在地头,说,这要浪费多少小麦啊。

年近六十岁的父亲视粮如命。

十四

老家的东临是本地的小学。父亲办完“退休”不久,校长就聘请父亲到学校做代课老师了。从那一天起,第一个到校的是父亲,最后一个离开的是父亲。学校放假,护校的任务基本都有父亲承包了。我离家近,又没什么事情,父亲跟其他老师说,孩子们不在身边,没事,你们忙你们的。他很享受学校的生活。

母亲说,现在啊,学校才是他的家。

每天清晨,父亲早早的来到学校,迎接着一个个快乐的孩子。听着他们无虑的笑声,看着他们快乐的笑脸,父亲,满是皱纹的脸也像夕阳中的向日葵,绽满出浓浓的幸福和快乐。

代课的几年,是父亲最快乐的几年。

父亲是在回忆自己的过去吗?

十五

第一次带儿子回家,父亲破例请了假。但是见面后却有些不知所措。

一个上午他抱着孙子在街上,满脸的笑容,满头的大汗,胖胖的孙子没有离身。

母亲后来说,你们走后,父亲躺了几天,是累的。中午又没有休息好。

但父亲高兴了,发自内心的高兴。

以后每次回家,看孩子的任务都是父亲的,他高兴,孙子也乐意找他。抱着、扛着、背着、领着,在家与超市之间穿梭。后来我们才知道,每一次回家,爷俩都会在超市消费不少的钱,即使是儿子稍大一些上了学,这已是他们爷俩之间的秘密。

节俭了一辈子的父亲,在孙子面前很大方,没有了任何的抵抗力,交了白卷。

十六

兄妹三人中我最小,是离家最近的一个,也有近二十多里的路程。

一个初秋的清晨,天还是灰蒙蒙的没有放亮,我们还没有起床。轻轻的敲门声后,是放东西的声音。谁啊,我问。我,是父亲的低沉的声音。家里的西瓜熟了,给你们送来几个尝尝,就放在门口了。我快速的穿着衣服,吃不了就送给邻居,家里还有,父亲小声说,天还早,你们再睡会吧,我有事就先走了。

打开门,父亲已经骑上自行车走了。花白的头发在晨风中远去。我仿佛看到父亲花白的头发稍上那晶莹的汗滴在朝阳中飞舞。

门口边是父亲刚刚送来的西瓜,很甜、很苦、很涩,都在我心里。

后悔,没有留父亲吃过早饭,我自责,没有让父亲喝一口水。匆匆的来,匆匆的走。

十七

平凡的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十八

我更换了工作,在哥哥的帮助下。

工资涨了,房子分了,大家都高兴,也解决了父母多年的一块心病。

大年三十,忙碌了一年的家人终于又团聚在一起。母亲在准备祭祀的贡品。七岁的侄女和三岁的儿子跑到母亲要用的簸箩中玩耍。我们要把他们抱出来,母亲笑着说,没事,这才是我真正的宝啊。

饭桌上,父亲多喝了几杯,对不常回家的嫂子说,老二的事要你们操心了。

嫂子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干部家庭,却没有一点看不起老实巴交农民意思,她说,就这一个弟弟,不帮他帮谁。

我们家的男人,都嘴笨。事情办成后,我好像也没有客气过一句,但我心里明白,也会永远记得。

兄弟之情,无需言表。

十九

平淡的日子,在庄家人的手中绽放出灿烂的花朵,不起眼,清香四溢。

二十

父亲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特别是胃,从年轻就不是太好。做过痔疮手术后,身子更是虚弱了。问过几次,父亲都说没事,吃几幅中药就没事了,也就没有太多在意,依旧上课,依旧下地劳作,周末回家,依旧带孙子满街地跑。

去省城哥哥家,仅待了一天。见哥哥工作繁忙,什么也没说,就回来了。哥哥问过父亲有事吗?父亲说没事,学校放假了,来看看你新分的房子。后来我们才知道,父亲本意是想到大医院检查的。

一次次回家,一次次问起父亲的身体,父亲总说没事,憔悴的脸泛着淡黄,没有多少的气力,饭量也少了许多。

联系好我们当地最好的医院,陪父亲去做检查。父亲很累,我很担心。在等待结果的时候,我们坐在医院的一条小路旁的树荫里。

临近中午,院长把我们领到办公室,证实了我们的不详的猜想。是晚期,要马上住院治疗。

二十一

午饭,父亲吃得很少,疲倦的蜷坐在沙发里。年幼的儿子不停地在他怀里摩来蹭去,他努力地堆出笑容,想陪孙子玩耍,却没有多少的力气。

那顿饭,父亲吃的很艰难,我也是难以下咽。寂静的屋内只有寂静。

望着父亲乘坐的班车渐渐地远去,我骑上摩托车在市区内狂奔。

泪如雨下,模糊了双眼。

不知道是真怎样骑到西门公园附近的一个电话亭,我拨通了哥哥的电话。努力地控制着,控制着。当听筒里传来哥哥的声音,我再也控制不住,大声的哭了出来。哥哥明白了检查的结果,他说,你先回家,那儿也不要去,记得,回家时要慢点。

第二天我们一起回老家的时候,心态已经基本平静。有说、有笑,只是不谈论父亲的病情。

母亲忙着做饭,父亲是硬撑着坐在沙发上,听我们聊天,关于检查的情况一个字也没有问。

我不敢说话,很怕一不小心说漏了,是哥哥一直在讲,同学说了,是挺严重的胃溃疡,需要住院治疗。他也很小心,虽然是善意的欺骗。好在父亲没问,并痛快的答应了治疗的方案

二十二

治疗的过程是痛苦的。腹内的积水需要每天的抽放,定期的化疗对身体的影响更大。花白的头发全白了,大把大把的掉,吃饭不香不说,有时还有严重的呕吐的反应。

望着父亲难受的样子,我只想哭。可是在充满了消毒水气味的病房里,所有的人都是强作开心,也从不谈论病情。

二十三

那段时间,哥哥偷偷的哭过多次。嫂子问他,他也不说,只是默默地流泪伤心

有内疚、有无奈、有心痛、有期待。

二十四

父亲的饭量在逐渐的减少,我很担心。为了能让父亲高兴一点,多吃一点,有时间就带儿子来病房,让他陪爷爷一起玩闹、陪爷爷一起吃饭,可是,父亲的病情并没有好转的迹象。

二十五

天气晴朗的下午,我会陪父亲到院子里走走,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

陪床,我只是陪同而已,交流也不是很多。我们家的男人,话本来就少。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到外面走走?等等而已。粗心的我都没有想到帮长久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做个按摩,直到妻子提醒。

阳光明媚的一个下午,父亲披着棉袄,蜷缩着瘦弱的身子。我在一旁抽着烟。父亲问工作怎么样,顺心吗?买房子的钱还清了吗?孩子准备什么时间上学------那天,我们聊了很多、很多,直到太阳落在西山后面。那一次,是我们今生聊得最多最平静的一次,虽然我说了不少的假话谎话。

二十六

中秋夜前夕,父亲跟我商量,想回家过节。那时,父亲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在征得医生的同意和建议后,我们找了车,送父亲回家。

直到这个时候,父亲还是没有问起过他的病情,只是积极地配合着治疗,从来没有过分的要求。新来的护士打针很小心,但难免会失误,需要重来,父亲没有抱怨过一次,都是笑一笑,鼓励她们大胆的再来、不要有任何的顾虑。

二十七

父亲的病情只有我们兄弟二人知道。

心中藏有秘密是件痛苦的事情。

二十八

秋夜,家人团聚在一起,饮酒、赏月,热热闹闹,在那样清凉的夜晚

哥哥和我借故离开大家,走进梨园深处,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场,谁也没有说话。

二十九

姐姐不知道父亲的病情,周末就到医院替我值班。

三十

父亲的治疗费用,大多是哥哥出的。把钱给我后,从来不问是如何消费的,后来母亲住院也是如此。

每个阶段,我都会将费用记录清晰,包括衣食住行,有发票、有收据、有白条、也有说明,整整齐齐的按时间顺序存放着。

哥哥没有看过、没有问过,直到现在,而那两本账就一直保存在我家的密码箱里。

三十一

听说,这种病的后期是很痛苦的、难熬的。止痛药的购买是限量的,便多方托人买来准备着。好在父亲自始至终没有疼痛,这是万幸,也是福分。医生说,这样的病例很少,一般都是痛不欲生。

三十二

住院期间,父亲还在看书。这是他多年的习惯。

三十三

临终前的冥冥之际,父亲还在叮嘱我们不要忘了村头桥边的老人。

三十四

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充满了苦辣酸甜。但我想,父亲的一生 是遗憾的一生。

说不出的原因,只是内心的感觉。

天堂里的父亲看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而欣慰。

愿天堂里的父亲,快快乐乐,不再有遗憾。

三十五

花祭

六十年风雨潇潇

风也丹青

雨也丹青

半卷离骚几人听

埋愁黄土花四季

春也无声

秋也无声

三朵黄花傲西风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1551/

父爱如山的评论 (共 1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