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赵广清:重阳写菊仁者寿,翰墨流金释雅香

2015-10-23 08:20 作者:守三堂  | 3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赵广清菊花玉米叶画(左)、国画(右)欣赏~~~~~~~~~~~~~~~

用菊花喜迎重阳节,可以说是古来画家的一个共同好。赵广清先生不仅擅于用传统笔墨在宣纸上表现,而且还喜欢在玉米叶上展现,上面这几幅以菊花为题材的国画和玉米叶画,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使人更深入地品味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潜藏的不俗情致。

右边这两幅国画写意菊花小品,笔墨苍润,设色古雅,花瓣采用平顶型的绘制方法,表现菊花层层叠叠的样态。花瓣用两笔完成,运笔如写,恣意奔放,墨勾色填,花心露出较多,丰满肥厚的花瓣给人健硕饱满的质感;花朵大小兼顾,朝向各异;花蕾小巧精到,欲露还藏;用大笔触布叶,与花瓣形成肥瘦对比,美感顿生;枝干穿插有度,灵动活泼,用笔或曲或直,节奏感强烈,或中锋或侧锋,飞白淡出,笔痕墨迹鲜明。综合运用了勾、皴、擦、染、点等手法,用点线面的艺术语言从画面的气势上着手,把握住了整体布局,产生了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笔墨简练流畅,状物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画面的构图在平实中运转着变化;笔墨在含蓄中透射着精练;题跋之书法、压角之古印与菊株的呼应佐辅,表现着整体的格调,张扬着金石雅拙,在浓淡、黑白、黄朱的矛盾统一中洋溢着敦实古茂,传播着原野之趣,彰显着君子之风。

《仁者寿》表现了爱老敬老之意。两朵硕大的菊花象征着耄耋老人相亲相爱,五六个小花蕾萦绕周围象征着子孙满堂,和谐兴旺。中华民族有着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活动。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为老年节。

过重阳节有个习俗就是“赏菊”,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层含义,一是高尚的气节;二是吉祥长寿。儒家文化讲究的是“比德”,“托物言志”,以自然事物来对应人的品行。菊花则以它凌霜而放,西风不落的傲骨和其“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气度被赋予了坚贞不屈的高洁情操。另外,菊花开放在九月,“九”是单位数中最大的数,被称做“至数”、“阳数”,因而菊花与九九双阳相叠的重阳一样,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陶渊明的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是为了食取菊花的保健功效以强身,“悠然见南山”不仅照应了“寿比南山”之意,也抒发了淡泊名利的高士情怀。菊花的傲霜成为了中华民族感物喻志的象征,更是对这种人格高品审美境界的神往。画品如人品,赵老与菊花共同的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于外,野逸市中,不作媚世之态,人格高尚,德泽四方,学识渊博,举止儒雅,有谦谦君子之风,这些在《傲霜》中可见一斑。

菊花被文人雅仕推崇,被付诸绘画、雕刻、陶艺、餐具等等之上,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赵老也对它情有独钟,把它烙刻在玉米叶上,金灿灿的光泽,柔韧细腻的质感令人爱不释手。在左边的《菊鱼》和《霜舞》中,画面以菊花的花瓣为主体刻画对象,较少露出花心或者干脆不露。一个花瓣压着另一个花瓣,在受光处稍微繁密些,在背光部外边的轮廓则表面得很松散,大体构成一个似圆不圆的立体团儿,不刻意表现得很整齐,保持了自然原貌,每一个花瓣都从花蒂处渐渐向外扩展开来,阴阳相背虚实明暗过度自然巧妙。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将花瓣的翻转、舒展、簇聚等等样态,通过玉米叶天然的纹理,在花枝婀娜、俏丽、柔中有刚、凌寒不屈的品格表现中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再加上石的坚硬、鱼的灵动,冷色调的背景做衬托,完美地刻画了菊花特有的魅力。那种既秀且傲、既端且庄的风姿跃然眼前,并在玉米叶金黄耀目的诠释中,更显高贵、典雅、馨香……(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赵老不仅画菊花、烙菊花、也写菊花,他在一首诗中这样写到:

咏菊

奇萼傲苍生,

凝霜独峥嵘;

不与争色,

邀梅舞秋

秋去冬来,等花翩然而至时,再去东北吉林市的博妙斋书画院看赵老用画笔“邀梅舞秋冬”……

守三堂 .重阳日.写于上海黄浦江畔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1512/

赵广清:重阳写菊仁者寿,翰墨流金释雅香的评论 (共 3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