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父亲的一生——山东,作者:孟召功

2015-09-23 08:01 作者:孟召功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父亲的一生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日晚十一时,父亲微笑着、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走完了他八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他一生平淡,没有壮举,但他的点点滴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作为也影响着子孙后代。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农村文化相对落后。父亲因有私熟学历,担任村‘扫盲’及小学教师。当时的民办教师没有工资,生产队每天记5个工分。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他认真负责,凭着对教育的韧劲和执着,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1963、1964年间曾让其‘转正’,但由于受当时“五级工、六级工,不如社员两沟葱”的影响,为了家庭、为了我们兄弟三人放弃了转正指标。之后,又经历过两三次转正机会,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为现实,这是父亲一生的遗憾。每想起这些,我就自责,有愧对父亲的感觉,这也成了我们无法弥补的过失。

我所在的村庄,当时只有七八百人,两个年级一起上课,教师只他一人,各年级教学及备课,负担可想而知。为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状况,坚持家访。为条件差的学生交学费,不让每一个学生因此辍学。在公社教育部门的抽检会考中,成绩从未落后。他也多次受到表彰奖励。直到他70多岁,身体不能坚持的时候,才离开了他热的教育事业。他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诚实,常做善事、多做有利于百姓的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宁可人负我,我不可负人。人行好事,莫问前程”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至今在我耳边萦绕,已成我做人做事的‘座右铭’。

提起父亲曾经的“施舍”,三天三也说不完,1960年,恰逢东郭大集,父亲买了两块热“芋头”,准备拿回家为我和二哥充饥,乞讨者尾随三、五步抢了就跑。父亲紧追不舍,在拥挤的人群中追上了这位乞讨者,吓得直叫求饶。这时,父亲温纯的说:“你不要害怕、不饿你不会抢,我再给你买两个”。就这样又买了两快热“芋头”,送给了对方。

父亲这种善良的性格,施舍的品德,从未改变过。村里去了讨饭的,东西两头的大娘、婶子,都往我家指点……。有时看到讨饭的,追着送上一两毛钱。这种品德被后人传颂至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村距邻村很近,仅有一条“羊肠”小道,每逢后,那种泥泞令人寸步难行。这时,路边肯定有父亲劳作的身影。

父亲做事也有不被理解的地方,记得有一次,在赶集的路上受了伤,直到医院还昏迷不醒。第二天早上醒来后,发现有一陌生人护理,想起了被摩托车撞倒的情景,就一再安排我们不要为难那位陌生人。并立即让人回家,怕家人挂念。住院五天,我们自己承担了各种费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哥哥到了二十左右的年龄,邻居家同龄的孩子,都在生产队劳动,每天挣六个工分。这样在年底决算中,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左右邻居及亲朋好友建议让哥哥辍学,参加生产劳动,父亲坚决不肯,自己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和不被周围理解的社会压力,硬把哥哥供到考取了山东大学,方圆十几里地,烜赫一时。惹的众乡亲说父亲有文化、有眼光。

岁月悠悠,时光流逝,十几年过去了,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没有博大精深的理论,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但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时刻在激励着我。他那耿直的性格,认真执着的工作精神,积德行善的人生理念,和当前共建和谐社会合拍,事事体现出社会“正能量”,他尽管没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但他那可贵的精神财富,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并激励着子孙后代,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父亲安歇吧,我们永远怀念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85199/

父亲的一生——山东,作者:孟召功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