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嘿,前任,我想你了

2015-09-04 22:06 作者:空白中的独舞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今天在豆瓣上看见一篇关于前任的日记,恰巧很是符合近日心境。好想说句:嘿,前任,我想你了。

1

和前任的相识是结缘于文字

那年,年少哀愁的自己自喻为行走在江南女子,在空间里肆意渲染着小儿小女的情绪,诉写江南,感悟。发表完那篇关乎江南的日志后,谁想到空间日志还有一个叫做“相似文章”的推荐。或许,缘分安排,无意中,点进了一篇相似风格的日志。

不看不知道,一看,便顷刻间拜倒在细腻而温暖的文字中。那才化横溢、那笔触细腻得让我看完后立马评,评论完后随即看别的文章。那天,我把他空间里所有的文字全部看完了,并大抒赞美之词。

看完日志,看相册,嘿,原来,是个记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年,单纯如我,对于那些能写得一手好文的才子,可谓是钦佩至极。年轻而可笑的虚荣心,竟然希望能有机会结实这位空间主人,然后成为朋友,能让他指导文字。

人啊,总是希望从别人的成功中分享半杯羹。其实,别人的才华、别人的成功与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更不会给我们带来直接的好处。

2

本以为,就空间的匆匆一瞥,便不会再与这个空间有任何交集。可谁能想到,我那时心中的“记者先生”竟主动加我,并发来问候。当时,心中可谓是又喜又惊。

我们总是喜欢把心事向陌生人倾诉,以寻求得灵魂的慰藉。殊不知,倾诉再多,终究不能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任何改变,只不过心中更多了一笺心事。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从寒暄到一步步地自我介绍,再到各自对于文字的看法,以及表达我对于他那满腹才华的钦佩。聊过之后,才明白,原来他还是个大三的学生,并非所谓的“记者”。而空间里的那些照片,无非是因为文字带来的“意外收获”。那时,没见过市面的我,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一个学生,竟然能取得如此成就。心中的那种崇拜更是强烈。

后来,我们就天南海北,无话不聊。可谓是“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啊”。记得那时我们竟然还谈论中国的房价问题,我们竟还达成共识:中国的丈母娘是推动中国房价的一把手。

年少单纯的我们,借助着那只“企鹅”,诉尽了心中无限事,关乎大学、关乎青春、关乎年轻、关乎情、关乎文字、关乎人生与理想。现在想想,那年,何其幼稚、何其单纯。

两个人也不知道神侃了多久,应该有一个暑假吧。后来,像所有的男女搭讪一样,他要去了我的手机号。

一天傍晚,他竟然拨响了我的手机。我看着陌生的号码、听闻已久的号码归属地,我犹豫良久,用不缓不慢的语气回答着他的问题。那时,羞涩如我,除了极其被动地回答着每个问题,我便没有多说任何话。

那些青春里的懵懂与暧昧就像罂粟一样,极其美丽,却是剧毒无比,只要吸了一口,便再也无法控制地想去尝试第二口、第三口。

于是,除了 ,电话也成了彼此交流的工具。于是,我们理所当然地煲起了电话粥。

3

对于感情,只要是心思细腻点的女孩都能很轻易地感触到。那种微妙的关系变化、那没日没地神侃,任谁,都知道,这两个人之间,其实,是暧昧的。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前任打电话跟我表白了,诉说了爱意。对于第一次谈恋爱的我,心中又怕又喜,断然拒绝。然而,拒绝的并非是这段朦胧的爱恋,而是对于第一次谈恋爱的那种惧怕。

之后,两个人之间继续暧昧着,常常是聊到凌晨三点。记得那年除夕,我们打了通宵电话。

感情就在那虚拟的时空里不断升温,后来,也不知怎么就莫名其妙地“妥协”了,可能,被他的坚持所感动了,从相识到我的“妥协”,期间大概有一年时间。也可能,自己也早已深陷其中,现在想来,谁知道呢。

这一年,我们都不曾见面,一直只是借助、电话、书信保持联系。一直到确定关系,我们都不曾真实地接触过。我不敢承认,更不愿承认,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网恋。一度,我都是极其排斥这种恋爱方式。可生活啊,往往就是这样,你越不想要什么,生活往往给你什么。于是,在纠结也彷徨中享受着初恋给彼此带来的美好

后来,我的一次“抽风”,迫使两个人匆匆见了一面。一直不见便谈着异地的网恋,是任何一个认真对待感情的女孩都是无法接受的。我提出以后不再联系,这种网恋带来的深深的虚拟感让我不踏实。他在我的吵闹中,买了一张汽车票,来到了我所在的城市。

4

还记得,初见时的羞涩。哪怕彼此在电话里再怎么熟悉、怎么任性,一见面,还是无法做到落落大方。那时,我在公交站牌等着他,他下了公交后没直接走向我,而是走到公交站牌的后面。过了一会,他才走过来。我们笑了笑,那种羞涩之感真的无法言喻。纵使我们都认识快一年了,纵使我们已经是所谓的男女朋友了。后来,我还是给自己胆量,迫使自己举止落落大方,和他交流起来。

带他吃过午饭后,便带他随便逛了逛。记得我们在逛校园时,他第一次牵了我的手。当时,我能明显感觉到他的紧张、他的青涩、他的激动与喜悦。其实,都没有好好牵,我的手是紧握着的,他握着我的手而已。或许,这便是初恋的羞涩吧。没走多久,我们看见有人来了,我便立即挣脱掉他的手,匆匆地和他交谈起一些场面话来。

后来,我们相处了一天,他便匆匆回去了。不是因为初见时彼此的不满意,而是因为我心中的惧怕,怕被别人看见,尤其是怕被家里的亲戚看见,也怕和这个男生相处的时间太长。在我的催促下,他踏上了返程的路。送他上了大巴后,我如释重负,心中纵有不舍,但总归安心了。那个暑假,我回去后便开始带起了家教。

一个月的家教时间,很漫长,但终归结束了。在自己赚了一笔资金后,便开始了自己的“旅程”,独自踏往了他生活了三年的城市。在那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小城住了一阵子,也一起玩了一些景点,一路玩玩闹闹,也是蛮开心的。

那些年走过的地方,如今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定格了曾经回忆。回忆有毒,最是伤人。纵然人散了,情淡了,可回忆却恰如那深不见底的泥沼,让人越陷越深。

5

开学了,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总会遇到一些新的人,给人带来新的视野、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冲击。

关乎异地恋,便是第一波的冲击。而我们的异地恋却是从一开始就没过多的接触、相处,对于彼此的生活习性、行为爱好,根本不曾有过多的了解。一定程度而言,这无异乎一场精神的柏拉图式爱恋。一切,都太空、太虚、不可靠。那时年轻而幼稚的我,虽不在乎恋爱是否在同一个校园,但心中有时也仍然期盼两个人的距离能近点,希望能有那样的一个清晨,精心梳扮后能在第一缕朝阳升起的时候就能看见我心上的人。可这一切,一直到最后,都不曾实现。那时,我不羡慕校园里那些情侣,因为觉得一直觉得两个人不应该整天你侬我侬,而是应该彼此成长,一起努力。如果分隔两地,两个人便不会沉溺于风花月中。虽然不曾被异地恋打败,但心中总是难免会有一点小小的失落。

其次,关乎家庭,便是第二波的冲击。跨省的家庭,让这份爱情显得如此苍白。对于此,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克服。而未来,又在哪里?似乎我们的爱情太过于理想化,现实的基础是那样的脆弱。恰如鲁迅先生而言,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前任的家庭基础不是很好,家里供出了两个大学生,比较艰难,前任的学费都是靠贷款的,可能,他就是人们常在新闻上看到的,从大山里走出来读大学的励志青年

不知是我太现实,还是对我们这两个上劲的青年的不信任,在我的心里,我开始怀疑,怀疑我们的未来、我们前途。我开始不敢确定未来我们将会在哪里落户,或者说凭什么去存活?心中一想,似乎已经看不到任何未来的希望。后来,我便开始矛盾了。

再次,关乎身高,便是第三波的冲击。似乎很多现象都是这样:一般才华横溢的人身高都不高,恰如小四。虽然在很早便已经知道前任的身高很寒碜,但那时觉得有才华、又真心待我便也足够了。并且我一直也不以“外貌党”自称,一直也就没过多在乎。可后来啊,突然觉得是我自己想的太单纯,还是这个社会的标准太严苛?我的心中,咯噔一下,慢慢沉重起来。如果,继续这段爱情,意味着从此不再穿那美丽的高跟鞋。我想到以后到婚姻,便不再是两个人的事情,我该拿怎样的底气带他回家,让我的妈去接纳这样一个又瘦又矮的“女婿”?甚至比我还瘦。我又该拿怎样的勇气去带他介绍个给我的朋友们?那时的我,对于未来的迷茫、对于前途的未知、对于外界的眼光,我自认为我还没有那样的底气和勇气骄傲地带着他走进我的生活圈。年轻的我,我那时真的做不到、真的无法接受。

后来,便是一路的纠结、一路的痛苦、一路的无奈。又爱着,又痛苦着。我常常跟他闹,不是因为脾气不好,而是我心中的忧虑、顾忌太多,而我又不忍心就那样放弃这段感情,我希望通过一次次的“抽风”,让他觉得我不可理喻,让他知难而退,让他主动提出分手。可是,于他而言,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如他所言,早已爱到骨髓,与血液融为一体了。我知道这是情人之间的文学性的语言,但不可否认,他爱的是极深的。

6

时间在大步向前,我们在矛盾纠结中还是没有走散,但一路走来,是极为痛苦的,至少我的心中是矛盾纠葛的。

寒假了,我在家乡的城市找了一份寒假工,做促销员。在商场里认识了一些大姐们,再一次的冲击让我心中的信念再次瓦解了。

我心中的迟疑跟着我走到了寒假、走到了我兼职的那个商场。我在闲暇时光,与商场的一个大姐诉起了心中的忧虑。她是外地嫁过来的,并以亲身经历劝诫我最好不要嫁得太远。听到“前辈”的经验,我的心中的信念再次瓦解了,我顿时觉得自己已经没有支撑下的勇气了,我已经不知道该拿什么去爱他了。后来,我便开始提出分手。

这于他而言,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他无法接受,整夜整夜的电话,他哀求、他怒吼,对于此,我心便软了。

我困惑了很久,随着寒假实习生涯的结束。直到一天晚上,我让母亲跟我睡,我把心中的无限心事诉于了母亲。我原本以为母亲会极其生气,但我却不曾料到她不曾生气,反而以一种极为柔和的方式和我分析利弊。分析的结果依旧是:不同意,接受不了家那么远、更接受不了那么寒碜的身高。

母亲的分析与反对让我心中的所有的信念在那晚崩塌了。除了分手,我似乎无路可选。那时,我痛恨现实。可我却又必须那样去做。因为我知道,没有结果的爱情就没必要再去经营,否则彼此陷得越来越深,痛苦的将是彼此,不如趁早放手,还彼此自由。

新学期,返校后,分手成了我么之间的话题,争吵成了每次电话的自带形式。深夜的电话是如此绝情,被窝里的我失声痛苦,发泄着心中的痛苦;电话那头的他,一次次地伤害着自己,独自坐在六楼的阳台上,任北风无情地吹割着他的脸,更是用板凳去砸伤自己的腿,他说这样便能让自己不来找我。更有甚者,跳楼相逼,死都不愿放开。

我已经忘了那段灰暗到极点的日子,我不知道分分和和了多少次,也不知道多少次在凌晨被电话惊醒,也不知道后来是如何对于这样一个人产生了无尽的恐惧感,更不知道我拿着怎样的坚强去结束了这段感情。

7

如今,已是立秋时节,天意渐凉,我不知道自己是带着怎样的一种感情去怀缅这段跌宕起伏的初恋。

转眼间,分手已近乎两年。在后来的一年多里,陆陆续续的追求者也不乏其人,但或许是因为前段感情留下的阴影,也或许是我的事业心太强,一直在与追求者之间纠结,然后果拒。

两年,足够让一个人的思想、观念随着阅历和知识的积累有了另一个新的模样。两年,足够让那份感情沉淀得足以深厚,以至于没人能看出心中的那片暗涌丛生的小溪。

记得今年在听一个老师的课时,那是我从大一便极为崇拜的老师。那是一个工作极为理性、生活极为感性的老师,是我心中所想成为的那样的一个女子。她在向我们诉说她的婚姻时,她提到她的择偶观,顿时让我的眼泪灼伤了眼窝。

她告诉我们她的爱人只有一米六,但他们的家庭很美满。她说,她从来不觉得女生的安全感需要男生的高大来给予,一个男生给女生的安全感应该是他的责任心、他的上劲乐观、他的勇敢与坚毅,而这,与身高无关、与距离家庭也无关。

听完这些,心中五味杂陈,滚烫的泪水差点放肆起来。那该是怎样强大的内心啊,可以将爱情美丽到那样的程度,可以那样自信而有底气地守护自己的爱情。

是啊,不知道是社会功利了,还是我们太现实了,总是以一套世俗的标准去衡量每段不尽相同的爱情。即使在主流价值观日益喧嚣的今天,婚姻与爱情的关系该如何定义依旧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

或许,曾经年少的我们都犯过那些美丽的错误,但或许这便是命运的安排,有些人,除了错过、除了缅怀、除了在老去时化为故事里的主角便再也不曾在我们的生命里激起美丽的浪花。

细细数来,慢慢忆起,对于前任,对于初恋,或许是每个人心中都极为柔软的地方。那么,我的前任,这些年,还好吗?你知不知道,我突然发神经了:嘿,我想你了。

8

或许,正如朗恩拜达在《秘密》中所道破的,世间的唯一法则就是吸引力法则。如果我们的思想集中在某一个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吸引而来。

前段日子写下前面的这些文字后,便在无意中又和前任联系上了。其实,我一直知道,分手后,前任都在以某种方式在关注着我,毕竟如今的社交软件是如此的发达,就算拉了黑名单,也依然可以去关注你想要了解的人,所谓的联系不到,大多是未曾拼尽全力。毕竟两个曾经有过交集的人,都会有着共同的朋友圈。除了不想联系,还有什么是联系不上呢?

可能是因为心中动了念想,也可能是因为变得温顺了,对于那些年的人事,如今却饱满深情。而对于这次的突然联系,因为回忆的牵绊,因为时间的沉淀,我竟显得如此淡然。两年,足以让我们都不再是曾经那个年少的彼此。而这两年,我也不知道他经历了一些什么,但肯定的是,我们都成长了,我们也都变了。

我告诉他,我说过了两年才长大,才懂得一些人性中最为温和、最为美丽的品质。我还说,我不再似以往那样被社会、被现实束缚得太深,我慢慢学会了不再活在别人的眼睛里。对于前段感情,除了一声抱歉,或许只剩下了一地的可惜。

和前任说了这样一番深沉的话语后,我也明显感觉到他不再似以往那样偏激了。他承认自己那些年的偏激、爱抱怨;他叹息自己没等到我长大懂事;但他说他依然恨着我,恨我那样决绝、那样狠心、那样残忍。

我说,别恨我,恨我说明你还爱我啊。而我们之间,不应该存在爱的。因为,如今的我们,都已经各自走进了另一段故事中,即使如今的我在心里依然无法接受你与我高中时的好友相恋的事实。我知道,在如今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分手后的我们,便不再有权干涉彼此的私事,但理性的背后的冷漠依旧让我很难接受。你们的相恋,纵使我的心中万般无法接受,但这只是我个人的感性情绪。我不会打扰你们的幸福,但也请恕我无法打心底去祝福你们,我知道你们也根本不需要我的祝福,只是我又犯了多想的病。

不知是谁说过:即使互相亏欠,也别藕断丝连。

而我却说:即使藕断丝连,也别心慈手软。感情的世界,拖泥带水增添的何尝不是痛苦呢?如果当年真的足够相爱,哪里会分开呢?既然放手了,这便是宿命。如今的藕断丝连,如今的心慈手软,又算什么呢?对青春、对初恋的怀缅?还是想追寻刺激来一场死灰复燃呢?其实,我们心底都明白,都不是,只是我们都太重情,无法割舍掉那段已融化在生命中的回忆,我们渴求的不过是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还能有一束支撑起自己的曙光,而那曙光,无关乎亲情,无关乎友情,只是此刻经年,两个陌生的人曾经历的那段怦然心动。

我把以上写在纸上的这些称之为“闲愁”,不知前任,你同意否?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81228/

嘿,前任,我想你了的评论 (共 8 条)

  • 心静如水
  • 沐子
  • 春暖花开
  • 荷塘月色
  • 淡了红颜
  • 雪灵
  • 晓晓
  • 诺衣刀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