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游水镜庄

2015-09-01 15:04 作者:汉水烟柳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水镜庄,著名的三国名胜,位于县城南0.5公里处,北临蛮河,南靠玉溪山。东汉末年名土司马徽曾在此隐居.因司马徽又称水镜先生,山庄因此而称水镜庄。

我们从翡翠峡到这个景点,已是下午三时。越过蛮水河,上到河堤,大门飞檐斗拱的琉璃瓦牌楼正中,“水镜庄”几字雄浑刚健的镏金大字,在斜阳照射下,金光闪闪。门前一棵粗壮的百年老柳,似一柄巨大的翠盖,迎接远方游客到来。水镜山庄较为方正,长约三里,宽约一里。中间为“水镜庄遗址”四合院建筑,东边为草堂房屋,西边是休息的亭台楼阁式的花园。院内草木郁郁葱葱,语花香,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背后的玉溪山层峦迭翠,高耸入云,门有蛮河水似玉带飘过。整个庄院融山水,草木,名胜古迹,山洞传说与一体,是一个探幽访胜,景色迷人的好去处。

入大门约20米,一尊清风瘦骨的司马徽束古装、佩长剑的高大玉石塑像,映入眼帘,让人肃然起敬。后面是“水镜庄遗址”,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四合小院,小院风格古雅素朴,青砖黛瓦,映着绿树红花,显得极有画意。院内绿树掩映,花香鸟语,典雅幽静。两边檐廊。正厅是荐贤堂,相传水镜先生就是在这里与刘备剪烛话的。走进荐贤堂,挥手论势的水镜先生、手按剑柄洗耳恭听的刘皇叔塑像栩栩如生。司马徽告诉刘备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于是产生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三国鼎立,更使司马徽名昭千古,也成三国文化的源头。

“水镜庄遗址”东侧是”草庐”,大门的上方草书着飘逸的“草庐”两字。这是司马先生生活起居和聚众授徒学生的所在。房子是木架茅草所盖。四周是用竹片编织起来的篱笆墙,院中间有一座暗红色的雕像,是司马先生在弹琴,他那豪迈而奔放的神情,透露出他那满腹经纶表情。中堂是聚贤堂,司马徽、庞德公和学生诸葛亮、徐庶、庞统的塑像维妙维肖,风神飘洒。东厢房是马司先生的看书会客地方,书架上还有古老的线连竹简。西厢为教室,古色古香的讲案条几,席地的蒲团,似乎再现司马先生摇头晃脑授课,学生们聚精会神听讲的情景。篱边几个石槽,石臼,距今1800多年,是农耕文化时期最好的见证。

穿过草庐的东角门,来到壁立高耸的玉溪山跟前。山脚下是一道清溪,溪两边树木遮天蔽日,水声潺潺,碧光溶溶,两座石拱桥横跨溪上,给古老的山庄平添了几许清幽。沿着青石板铺就的石阶向上,是几里的半山腰石壁长廊。在一个悬岩峭壁处,听导游介绍,这里当年有一楼阁,文革时被红卫兵所烧,现已荡然无存,岩壁上只留下火潦的斑迹。听后让人甚觉可惜。

向西行百步是一座屋顶长着青草的彩绘会仙阁。穿过会仙阁侧门上行数步,就是白马洞。入口右方,有一尊生动传神的玉石白马像,游客们在此纷纷留影。洞深有约30米,高约8米,宽约8米,洞口阔内狭,形状像是个大喇叭。相传有白马常出入于此洞中,故名白马洞,也叫圣马洞。洞内风不至,凉。洞中有石桌、石凳、石床,可以对弈,可以读书,可以抚琴,可以酣眠,古意甚浓。当年,水镜先生常在洞内抚琴,悠悠琴声借着岩壁的回声,传响于山林水壑之间,很有几分情趣。洞壁上挂着一张古琴,据说就是司马徽当年使用过的。遥想当年,司马先生在此抚琴弈棋,吟诗作画,临风把酒,好一派自在洒脱的隐士风采。让人敬羡神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穿过幽暗,阴森,凉寒,陡峭的山洞,来到山顶,眼前豁然一亮。茂密蓊郁树林中,传来怪鸟的吓人的叫声。站在山巅,纵目望去,远处青山隐隐,峰峦似涛,紫雾飘渺,宛如仙界。近处水镜湖,草木茂盛,楼阁掩映,碧水垂柳,倒映蓝天,田园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尘念顿消。

2015.8.31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80692/

游水镜庄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