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悟学之道.....何家祥

2015-08-24 16:43 作者:春雨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悟学之道

读骆塞夫《醉空山》散文集有感

何家祥

在未亲读塞夫尊师的《醉空山》散文集之前就从其文博中细细慢咽了他的精美作品。其文;形随思意进,素随潜华升。对事;批不显锐语,揭不触面纱。

一个“悟“字却又将单纯文学思维与现实生活有机的融合并洗炼成空。

醉有万事空,空有万物生。空山之道,数迳连心。满目青山翠,孤烟尽醉心。独来迳中舞,双耳灌鸣。这便是塞夫《醉空山》散文集中之悟学之道!(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初初, 手无此书,却耳闻目染

时间与距离的阻隔,也是现实给自己留下的慌言与借口。

可喜之悦;常看群里贤士提起塞夫之精典名言,心动之余,总有饥渴之中得之一水的奢望。苦于陌生与自卑,心痛弃之遥想,但塞夫精典之句却扎根于心,鞭责于行。

一日,终从黎尊师的精美辟文中深深领略和透析到了《醉空山》散文集之全意。

一个醉字囊括了世间冷暖炎凉,甘苦酸甜。

俗曰;醉有万种,各形千秋。

而塞夫之醉看似无形,实则有形。闻其无声,实则有声。看似行紊,实则通直。文者,文也,皆有道也。道者,即一个悟也!所谓悟,非纯粹精神之悟。看似空,实则真满。满,乃精神充溢,事事达意。其风格亮节,明于日月,界于庸污。此真为跳出三界,驾驭五行之尚境。

一个人的精神之悟海涵百川,包容万象。塞夫之醉,实为文醉,文之醉,又不泛真空之实物融入。权,利,势皆为下品,崇尚至高之精神境域,以达万事皆空之目的。如风,如,如云,如水!这便是塞夫笔下《醉空山》散文集中之绝悟。

人有千百种,花有异样红,无论从文从政,皆讲究一个真与诚,实与善。透过黎尊师的《一个精神贵族的文字宫殿》略知塞夫之精神所悟与文字的相拥苟和,再与纷杂之乱象拒间。有力的鞭正了当今繁眼从文,追金拜潮之扭曲与迷茫思路。于人,于己皆为难得的精神航标,行事之准绳。

情激间,便顺百度而寻,终找到了《醉空山》散文全集,挑灯之下,细细品嚼,感慨之余,独获一悟。人生在世,活到老学到老。学生,工人,教师,军人等在各自不同的行业里学着各自不同的技能,渗悟着共同做人的道理。而从塞夫之《醉空山》散文集中,感触最深的便是悟学之道!

笔者为写作上的无名之辈,才疏学浅不在话下,细读塞夫之作 《醉空山》散文集,如久旱中的一场雨,润泽心田,活络钝思。使笔者更领略到在从文上谨言慎事,勤而实学的重要性和深刻性。

尤其是《晕书症》与《我的山寨写作》更给我上了一堂最有价值的文学课。书与社会生活是从文者获取知识并新旧融升的最好源泉。

逛书店是每个知识分子所必经之微事,而塞夫先生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摒弃传统套路批评方式,用一个小小的晕字便把社会上的 “跟风“拜风”揭露得详真具实。

大书坊里名家书刊自在上位,而一味的追捧名家倒成了败学之风。这不单单针对卖书者言,也是对社会各行业出现的相同病垢所进行的无声指责。不随文风,不攀媒流,踏踏实实,躬耕于瘠田,获之于份内。《我的山寨写作》中给读者表露的不仅仅是一种宏远而洁高的素质思维,也是一种学为和人为的态度意识。

“宁守旧而安于乐,陷陈腐而困于心,困于心而钝于木!“

随主流而不受陈规困缚,受召安而不随昏君!

文中所流露出的洁净与赤泥不染的高圣风范,于治国理政为官做人亦是一种不错的明鉴。尤以时下从文而例:照本宣科,受制于条款,思维笔法雷同,虽随大江入海流,没有拥海而自奔,却终落个未离浪而被水淹之果。思之枯板,作之僵硬。正常的思维没有正常的发挥,反而被流派困息。更有甚者走上如塞夫先生文博中《关于抄袭》的所述行列。抄袭他人作品性质恶劣,可耻如便,就与现实中入室窃盗没有异样,逮住了就往死里整也不为过。可塞夫之举恰恰相反,既有隐忍之刺,又有帮扶之意。这是诸多编辑中少见的呈善之举。也是塞夫为人之谦,高于圣贤。助人之行,美于花艳。短暂的人生里,有幸能从《醉空山》散文集里悟学所用,真乃胜过天师神学。于己从文,尤如明灯远照。于己做人,亦如父母尊教。适逢金秋,醉在空山任风凉,卸下云层任雨润。一书在手,丰收在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9028/

悟学之道.....何家祥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