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记忆中打麦场

2015-07-24 08:46 作者:海岩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记忆中的打麦场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又到了麦收的季节。你看田地里黄澄澄的麦穗一眼望不到边,虽说今年天气比较旱,而水利条件好的地方小麦长势很好,预示又是一个丰收年。收小麦全部是收割机,人站在地头,不用下地,一亩地眨眼功夫全部收完,一个麦季几天功夫就轻松愉快过去了。

在我的记忆中,收小麦的方法有过多次更替,一次比一次先进。我刚记事时,农村是集体所有制。我们村庄有200多户人家,分为三个生产队。每到麦收农忙季节,三个生产队都有打麦场。每个麦场有二亩地那么大,在收麦之前,生产队先安排人把麦场全部刨起来,再把石子捡出来,用耙把麦场耙细、耙平,然后泼水撒上麦糠,用牛拉碌碌压平整。小麦割完后,有的人用挑子挑,有的人用独轮车推,把小麦全部运到场里。麦穗晒干后,生产队安排专人用牛拉着碌碌压,两三遍才能压干净,再安排人扬场。扬场必须有风才行,这是技术活,只有会扬场的才能干。整个麦季前后要忙二十多天,这是五六十年代麦收农忙的情景。

八十年代农村通了电,收小麦的时候生产队买来一台打麦机。不过麦场还是和从前一样准备,等所有的小麦上场后,生产队安排劳动力专门打麦。 每到晚上麦场里灯火通明,仅打麦的人就有几十口子。有的把机口,有的携麦个子,有的在打麦机前挑麦穣,有的接麦粒子,有的垛麦穣。麦穣垛垛的很大,像小山包似的,时常有小孩在麦穣垛上打仗玩、捉迷藏,有时还遭到大人的呵叱。整个麦季下来,一个生产队要垛两三垛大麦穣垛,这些麦穣是牛天最好的饲料。麦打完后生产队再把脱好的小麦分到每家每户。这个时代的人虽说比较困难,但思想很单纯团结,像一家人过日子一样,农忙时都相互帮助。

九十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到每家每户。麦收季节碰到阴天,一台打麦机忙不过来,为抢收抢种,生产队把原来打麦机卖掉,每家又补贴一些钱,重新购买三台新打麦机。这种打麦机比原来先进了,麦粒脱完后麦糠少了,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这时打小麦不再像以前生产队统一安排,必须几家自由搭配相互帮忙,即使打麦机比较先进,打麦过程中也要六七个人才能完成,整个程序和从前一样,只不过是麦穣垛变小了。有时一天需要打十几亩小麦,一个麦季下来人感觉到很疲乏。

现在科技发达,农村富裕了,大部分农村都有了大型的收割机,麦收季节不再像从前那样准备麦场。小麦熟透的时候,收割机两三天的时间就能把全村小麦收完,人还没感觉到累,便轻松愉快度过麦收季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2451/

记忆中打麦场的评论 (共 15 条)

  • 雪灵
  • 荷塘月色
  • 纤纤柳絮
  • 似水流年
  • 雨袂独舞
  • 江南风
  • 野草
  • 心静如水
  • 艾葭儿
  • 春暖花开
  • 东方之鸽
    东方之鸽 审核通过并说 不一样的。我们那小时候都是用“吽”拉着磨盘,“扬场”、堆麦堆很有意思的。打麦机应该2000年以后我们那才有的。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问候!
  • 丫丫

    丫丫欣赏,喜欢。问候好友!!

    赞(0)回复
  • 千里马

    千里马很真实,赞!

    赞(0)回复
  • 海岩

    海岩首先感谢各位网友给我写的文章进行点赞,同时也希望各位网友对我的文章提出不同的建议,便于以后改进,并且也衷心希望我们网友能够以文会友,共同切磋,提高写作水平。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