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晃眼盛夏——观《阳光灿烂的日子》有感

2015-06-17 13:15 作者:柔软生的茧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故事开始于一九七几年的北京。

晃眼的盛,黄绿色调的时代印记,一段属于青回忆如此这般,娓娓道来。

影片在姜文的自白中缓缓开场-----“北京,变得这么快:二十年的工夫她已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眼前一阵阵发黑……”

原是一群懵懂而不经世事的少年。如同所有处于青春期的人一样,他们躁动、轻狂、叛逆,经常凑在一起抽烟、打架、闹事,以此挥霍过量的荷尔蒙与无处挥洒的热血。本是革命闹得正沸沸扬扬的时候,而他们的青春却似乎独立于战火与政治纷争,在耀眼阳光与遍地红旗中,在遇见与离散里,用坚定的友情和未完成的情,填写那段漫长人生中最缭绕的时光。有男生特有的义气和冲动,有懵懂的性启蒙,有向喜欢的人证明自己的幼稚,有每个人年少必有的骨子里的冒险精神。当然,也有成长

友情和爱情是青春年少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一个女生,一群男生,安然坐于破旧石路旁、台阶上,放肆嬉笑,抽烟,却又在大人经过时立马装出一副正经模样。烟永远是电影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含蓄深沉,是不羁的宣泄,还有年少轻狂无所畏惧的肆意。在主人公马小军偶然间看到了米兰的照片,就像一个里程碑,他的青春于是就此多了一个印记,同时也多了喜悦、妒忌和哀伤的另一个理由。马小军第一次看到米兰照片时眼神中散发出的少年情窦初开的期盼和憧憬,能让我们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其中的共鸣与感同身受,是影片从头至尾贯穿的情感。马小军深中的大声告白和未成功的越轨行为,米兰的拥抱和日后与马小军等人的断绝往来,只是荒乱青春折射的一隅,刻意柔化后的宁静,

其实影片中的情节并不完全真实发生过,有一些仅仅只是主人公幻想,也可以说是对青春的意淫----“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的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人需要的不是真实而是美好,荒草燃烧的味道如此虚幻,却又使故事得以完整而意味深长地发展下去,成为日后细细回味的丰腴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抛开对影片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或是什么潜移默化褒贬不一的评价,这部电影无疑是姜文在当时开创性的创作,一部成功的处女作。

姜文给观众的印象:成熟、稳重、有才华、不羁。他关于电影的叙述总是富含哲理,每一句旁白都可成诗。作为姜文的第一部导演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强烈体现出他独具一格的才华。本该是动荡而纷乱的文革时代,影片却避开了那种沉痛,在相对平和的军属大院里描绘出当时的少年生活的状态。黄绿的色调以及结尾处的黑白画面,代表着年少与成年后生活与心理的变化,也使电影的质感更加完善。

“从来没有谁能像姜文这样把这段历史用如梦似幻的方式娓娓道来。顾长卫那晃眼的盛夏,蓝天白云,暖黄色调,以及肉感的小腿。当米兰和《乡间骑士》间奏曲一同出现时,现实与虚幻用一种最朦胧最暧昧的方式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个极其真实的梦。当欧巴变成了傻逼,这段记忆也如胶片一般尘封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一群红色后裔对小贵族兼小流氓式的大院生活的闷骚式怀旧。”

“我以为把《阳光灿烂的日子》定义为所谓的青春电影或是革命电影都是不够准确的,一个过于固定的模式很容易局限影片本身的魅力和我们从中所能感受到的东西。”

“王朔的小说其实一直有那种的情节,就是情,痞子味,就是玩,不学无术。姜文也斟酌于一些无奈,不能这么直接地表达不拘的玩味,暗示若隐若现的政治因素。据说是姜文的第一部电影,才华横溢可见。无处挥霍的青春荷尔蒙,看起来总是那么的令人熟悉,令人怀恋少年纯真无忧的生活,一帮孤朋狗友。”

---- 豆瓣影评

影片所描写的时代虽与我们所生活的相差甚远,我们也很难在时代感中找到共鸣,但影片的价值并不在年代,而在于它的真实、感人。在剧中,主人公马小军的成长过程虽然未有生离死别的伤痛,只是个人简单成长的青春梦,但它的真实却足以震撼人心。

中国导演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堪称是94年度全世界令人赞 绝的、至今仍渴望观看的影片之一。它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 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时代》周刊

《阳光灿烂的日子》无疑是90年代中国影界的意外之喜。它带给 观众的决不仅仅是一种无所事事的闲聊调侃,也不仅仅是对特殊年代的 追忆与讥讽。当观众深深地为影片打动时就会发现,这部影片所展现的 竟是一个意象丰富、意味深长的“社会一个人”、 “文化一心理”图 景。

——著名影评人 陆镜

电影改编于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姜文曾说:“我和王朔有相同的经历,都是部队大院的孩子,又都跟地方上的孩子有很多接触。看了这部小说,我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涌动。王朔的小说像针管扎进了我的皮肤,血“嗞”地一下冒了出来。我不能判断他的文学价值,我总是把文字变成画面,我自觉不自觉总是把小说翻译成电影。我一看到这部小说,就闻到了味儿,就出现了音乐———西藏歌和大食堂的味儿。我原来不知道我能写剧本,现在想起来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支使我的手这么“哗哗”地写,而且笔跟不上脑子,我也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就是愿意干这事。”于是一部影响了一代人更浓缩了一个时代缩影的影片在导演以及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在中国乃至国际影坛中夺下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说电影是一个梦,那么姜文便是这个梦的编织人,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影子融入进去。

青春是我们每个人的轰烈过往,亦或正在挥霍的年日。有的人在悲观的失望中度过渺渺一生,有的人在疯狂地坚持,有的人在日后回味时舔舐伤疤。无论如何,再牛逼的岁月都敌不过傻逼的青春。当最后西装革履的他们和曾经风光凛凛却被炮火炸成傻子的刘忆苦坐在一辆行驶着的汽车里时,我突然觉得很沉重。当所有青涩酸苦被成年后的琐碎消磨得无影无踪时,那些胡同的阳光,那些凤凰牌单车穿行的街道,那些为爱情疯狂意淫的岁月,那些在大变革的时代里的喜怒哀怨,那些与兄弟打闹逞英雄的少年们, 好像也都不复存在。年少不知愁滋味,所有的一切都是对无悔过往的纪念。

影片结尾古伦木的那句“傻逼”,把我们一头扎在理想与欲望中的青春喊醒。动物虽然凶猛,却仍旧被溺死在干净的泳池里,而阳光仍旧灿烂 。

意识恍惚,似乎闻到夏日里烧荒草的味道----

“米兰,我喜欢你!”

“你说什么?”

“我自行车掉沟里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4142/

晃眼盛夏——观《阳光灿烂的日子》有感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