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15-04-24 07:59 作者:温小正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每每读到这首诗时,总是浮现出海子那个一脸络腮胡子,灿烂笑容以及藏在镜片后面忧郁眼神的模样。23年前这位年轻的诗人在自己25岁生日的那天一种极具仪式感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在那个年代物质主义开始横行,理想主义的阵地伤亡惨重。走在大街上的人们渐渐的抛弃了诗歌把注意力放在了物质上。

1989年的节海子回到家里,弟弟查曙明在忙着自家豆腐店里的生意,活很多一家人差不多每天都要干到凌晨三四点一个晚上能挣100多块这相当于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一月的工资。在其家乡怀宁县一些早辍学的年轻人,出去南方闯荡每个月能往家里寄回七八百块钱.当父母和弟弟们忙碌时,海子成为一个旁观者,有着自己的生活节奏。凌晨三四点还在看书或写作,早上睡到十一二点起床,拿着稿纸,坐在门口,想着属于自己的事,脚下还有几张揉成团的废纸。回到北京后,他向友人感慨道,“有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你在家乡完全变成了个陌生人!”在海子对友人中,1989年的故乡有一种诗意的伤感:“你们城里人看到农村麦浪滚滚,实际上要真正感受农村必须在麦子割完后,满地的麦穗,那个时候你站在地上,天快黑了大地是一片荒凉。”

1983年天海子毕业分配到大学哲学教研室,他有一张旧的办公桌,显眼的地方写有白色文字和编码,用铁丝捆扎过的破旧藤椅。最开始时是教美学而后改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他在在讲台上讲授辩证.唯物.存在.意识,他的心却在藏北的旷野飞翔。

1979年夏末,15岁的安徽少年查海生穿着一双簇新的胶鞋,带着村里木匠制作的木箱到了北京大学。而当时,整个北大法律系的人差不多都认识他,因为他是在太小,班上跟他一届的同学年龄比他大一截,班上组织去香山郊游,照相时有位同学搂着他开玩笑,“来,咱爷俩照一张”。

那时的北京,汽车不多,街道显得空旷,松树林很密,没有那么多逼仄的高楼大厦,没有那么多立体交叉。那是文学和诗歌如鱼得水的时代。出版社疯狂出版18,19世纪欧洲诗人的作品,莱.拜伦.济慈,书市上人流传动。人们羞谈物欲,崇尚精神。校园里诗社云集

海子生前,其诗歌是被边缘化。在正规的刊物里,只有《十月》,内蒙古《草原》等寥寥几家刊发过海子的几首短诗。1989年其曾向友人抱怨过,“他们都说我写的诗不是现代诗”。在1988年在北京诗歌圈不受认可的海子,带着自己的长诗来到四川。海子到达成都时,住在四川诗人尚忠敏的家里。其后据尚回忆,当时海子就像凯鲁亚克笔下的达摩流浪者形象:头发很长,留着络腮胡子,穿着一身蓝色牛仔服,背着一个书包外表时尚而叛逆,本质上是个内秀甚至羞怯的年轻人。白天其带他拜访成都诗人,到了晚上两人通宵达旦地长谈。尚从交谈感到海子非同一般的自我期许,“他有那种承受人类苦难,做人类拯救者的英雄主义情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1989年3月25日的海子从政法大学在北京学院的校址出发去上海关,第二天中午沿着铁道朝龙家营方向走去。火车沿着冰冷的铁轨呼啸驶来,车轮压过海子。一个时代无可挽回宣告结束。自杀时他身边带有4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他在遗书中写道:“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50206/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评论 (共 7 条)

  • 春暖花开
  • 雨袂独舞
  • 荷塘月色
  • 晓晓
  • 煮史问道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每每读到这首诗时,总是浮现出海子那个一脸络腮胡子......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