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严婺古道上的土酒

2015-04-09 08:24 作者:范风永存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严(州)婺(州)古道上,建德与兰溪交界的四散里,自古就有酿造土酒的传统,他们因地制宜酿出的土酒芳香扑鼻,独树一帜,声名远扬。

土酒用大曲制造,大曲也叫土曲,因是家家户户自己制作,因而沾上个“土”字,大曲为区别带有红色的红曲所以也叫白曲。酿造土酒的大曲原料是一种叫红蓼的野生草本植物,四散里人叫蓼草,它的学名分水蓼和丁香料两种,山里人不懂那么多,也不想分得那么清,干脆就叫大叶蓼草和小叶蓼草,中草药统称红辣蓼。

红辣蓼以味含辣而冠名,生长在水边沼泽地,叶呈紫红色,秋天开红花,果为淡红色,其味微辣又含清香,成书于公元六世纪(北魏)的齐民要术就有以蓼草制曲的记载。四散里百姓用红蓼制曲酿酒是否传承千年古方至今已无法考证,但不能不说是四散里人的聪颖智慧。

土曲制作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四散里人有选择在端午日采集蓼草的习俗,到小溪边拔来蓼草在清水中洗净根部的泥沙,剔除杂质,回家浸泡在装满水的小缸中,约经月余,蓼草腐烂的只剩下丝丝缕缕的老筋,水中衍生了许许多多细如毛发的微生物,这时在洁净的门板上铺上麦麸,将缸中的杂质捞去不用,用勺子将缸中的蓼草水与麦麸充分拌匀,水分掌握手握能成团,松手团能散,将酒曲堆成堆,用干净的薄膜盖上压实发酵。约三天左右揭去薄膜将发烫的酒曲扒开,冷却后用小木板把酒曲压成15公分见方厚约5公分的方块,完了,为避免曲坯的单调,聪明的四散里人会在酒曲的方块中间用碗底一压,一个漂亮的圆环便留在了曲坯上了。如果你认为这样酒曲就做好了,那可就太天真了,好戏还在后头呢!

在楼上找好空余之地铺上干净的稻草,将制作好的曲坯小心翼翼的一块一块搁在稻草上,让其在自然条件下慢慢起化学反应,等上二十来天,曲坯上长满了红色绿色的霉斑,这时就要搬到太阳底下暴晒了,一直晒到用手能把大曲捏碎,这样就大功告成了,仔细收藏等待月酿酒配上用场。

酿酒一定要用冬水,最佳时间在冬月。四散里有句俗话叫“年猪月酒”,过去猪养一年才长大可宰杀,土酒酿造需一个月光景。过了腊月廿家中的活太多了,加上榨酒又占地方,故做酒都会选择冬月的前半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选择用大缸酿酒有两个好处,一是大缸酒醇香柔和质地上乘,二是大缸酒有一定的量便于木制的榨酒工具压榨彻底。生产队时每户人家分的糯米不多怎么办?山里人有的是好办法,两三户人家合酿,待榨出酒后按投入的粮食分配。有时糯米实在不够,用山上种的粟米(小米)凑数也可以。

一到冬天,小鬼们会对家中做酒充满十足的期待。小鬼的想法并不是奢望能喝上金贵的土酒,那本来就不多的土酒是过年时节用来招待亲戚朋友的,小孩子休想分到一瓢羹。小鬼们精得很,虽然平时连普通的米饭都吃不饱,但做酒时香糯可口的糯米饭粟米饭管你吃个够,而且还能蘸着平日里鲜见的红糖吃,这一天严厉的老唠叨的老妈不会管你吃多少,这在四散里叫“饭甄头”的饭。在吃饭时大伙会自我解嘲道:“饭吃了,酒可不会少。”原来大缸里做酒备用的冬水是按蒸饭前的粮食来计算的,吃了多少饭,缸里不会舀出些许水来。

蒸好的米饭不能在竹制的地垫子里过于凉透,待温度适宜,将早已捏碎的白曲按比例与米饭用手基本拌匀,然后投入大缸的水中,完了,盖上木板,在缸外围上干净的稻草,在缸背盖上就棉被。酒缸酿酒的头一两天是关键,一定要注意观察,见缸中“噗噗”的冒水泡且微微有蒸汽状,水面米粒与大曲厚厚的一层浮在上面布满缸沿,这时需要打耙了。用木制的“十字耙”划开浮层,然后用木耙轻轻地将浮层往水中压,最后千万别忘了用干净的布擦干木板上的水蒸气,据说,水蒸气返滴到缸中酒会变苦。

经过这一番操作,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这一等最少也得一个来月吧。当然也有太多的例外,酒瘾大的或意志不坚的人是很难抵御这满屋透着酒香的诱惑的,他们会为自己找出许多的理由来喝酒,“不知今年的酒质如何,尝尝?!” 揭开盖板,“嗵”的一声早已舀出一碗,“咕噜咕噜”喉咙一阵乱响,几口下肚,回过神来才想起还未品出酸甜苦甘的味来,如此的猴急,不觉自己也笑了。提前喝还有一种状况,就是家里来了客人,既然家中有酒,何必要浪费自己兜中本来就不多的钱呢,赶紧用不老罐(搪瓷罐)往大缸中舀酒。四散里人把未榨的酒叫“缸米浑”,未熟透的曲酒带着一种自然的甘甜,十分的爽口,连平日不会喝酒的人都能喝上大半碗,等到米酒澄清了,缸里已是浅了好一截。

好不容易等到榨酒了,一大早去厅上搬来酒榨,洗涮干净,搭好榨架,将缸中的米酒带酒糟一同灌入洁净的长条布袋中,整齐排在榨架的框架内,澄清的米酒随酒槽流入盛酒的容器中,随着酒水流量的变小,慢慢在榨架上加木头,在最上层有一根粗粗的横木,一头抵在龙门架上,尾部一端有麻绳连接下部“牛腿”间的滑轮上,这样便于加压,随着麻绳“嘎嘎”的响动,酒水接着汩汩淌出,为了尽可能的榨干酒水,主人家即使在半也会起来用铁棍转动滑轮,“嘎嘎嘎”响动过后,直至不出酒方才罢手。

这样榨出的酒四散里人叫“头酒”,“头酒”酒色呈淡淡的乳白,清香浓郁,入口绵软略甜,回味无穷,保你喝上一次难忘一生。榨酒是一户人家的大事,能有酒榨在当地也是一件十分风光的事,好客的主人家会破费在前一天买上一条鱼,连夜熬成鱼冻,第二天摆在桌子上。只要家中来人,或有人路过门前,主人会毫不吝啬相邀来家中喝上一碗“头酒”。如果你坚持不喝,主人会很扫兴,碰到这种情况,你记住一定不要客气哦。

为了不浪费粮食和自己能多喝点,聪明的山里人将酒糟重新倒入大缸,灌上水再加入少量的糯米饭和白曲,经过一段时间的酿制,榨出的酒叫“二酒”。“二酒”一般没有太大的酒劲,都是主人家留着家里人喝。我们小时候砍柴回家,大汗淋漓,口渴的要命,几口“二酒”下肚,渴意顿消。

榨酒后的酒糟千万不能丢弃,用它做酒糟鱼味道相当的不错,酒糟还是四散里有名的特产,做“糖糕”最好的用料呢。

据我外公与老一辈的人说,在炎热的天喝黄酒容易发痧,而白曲酿制的米酒就不会,而且白曲酒有别于红曲酒,不会因天气变热而发酸,白曲酒在常温下能放上几年不变质。看来白曲米酒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

现在的生活节奏变快了,位于严婺古道上的四散里家家户户虽然还在自酿米酒,但为了图方便,都改成了做红曲米酒。传统的白曲酒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我写此文章的目的希望唤醒有识之士:千万别丢了已传承几百年,也许是上千年的传统制酒工艺。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瑰宝啊!当然,不能丢弃的还有四散里人的那份与白曲酒般的淳朴和憨厚,待客的热情与真挚。

归来吧!严婺古道上的土酒!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46094/

严婺古道上的土酒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