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滕王高阁上,才子书绝唱。

2015-03-28 20:54 作者:神龙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诗文/山西冯恩启

【滕王阁诗一】滕王高阁上,才子书绝唱。秋水天一色,落霞鹜飞翔。

【滕王阁诗二】盛宴不长久,诗文传千秋。才子随风散,江水空自流。

一一一一山西冯恩启记

【一】王勃万里看父,路经南昌。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一个 秋日,二十六岁的诗人王勃,从老家山西绛州龙门【今稷山县】出发,踏上了去交趾【今越南北部地区】看望父亲的万里行程。他知道:此去山高路远,行程千难万险。远去的漫漫路途上,真不知会看到多少奇景异物,不知会遇到多少奇闻怪事,也不知会产生多少令人难忘的故事传说,更不知会历经多少痛苦磨难。但他既然做出了决定,并向前迈出了第一步,他就不会再回头,也不会轻易放弃远去看望父亲的决心。尽管路途遥远,充满着死亡和危险。他眼里透着刚毅而睿智的光芒,身穿粗布长衫,背着少许的干粮和他喜的书籍,裤腿紧扎,手提着一根防身而助行的木棍。迈开健步一路向前走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大唐王朝,从开国到现在,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快速发展的历程,社会各个方面都呈现着勃勃生机。此时,大唐帝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社会稳定,经济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人们充满着自信,处处彰显着豪情。王勃一路走着,一路看着,大唐繁华向上的景象,使他由衷的感到高兴,使他暂时忘却了旅途的劳累,也是他深感自己这次真的不虚此行,收获颇多。他自言自语着,我真的好想有人能举荐我一下啊!使我这满腹的才华,能够为我的大唐,增光添彩呀!我真的不想就这样默默无闻的过完一生啊!他默默的走去,好像美好的一切就在前方,希望就在不远的地方,他坚信:他一定不会辜负“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的文学人生的,只是老天没给他舒展才华的机会呀!

秋日是个多变的天气,时而骄阳似火;时而阴连绵;时而白云悠悠;时而冷风飕飕。白天越来越短,晚越来越长。王勃顾不上休息,也住不起旅店。他跋山涉水,餐风露宿,不断地往前赶着路。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能早点看到他日思夜想的可怜父亲。他想到:要不是因为他少年意气,一时冲动,杀死那个可恨的官奴,父亲也不会受牵连被贬到万里之外的交趾。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啊!

他想着,走着,看着;他走着,看着,想着。一幕幕往事又涌上了他的心头。“我王勃六岁就会作文章,十七岁就入朝为官,篇篇锦绣诗文深得人们赞赏。可自己为什么就那么傻呢!作那《檄英王鸡文》干吗?王孙子弟斗鸡与我何干?我只是想卖弄一下风骚,戏耍而已,怎么会破坏诸王的关系呢?皇帝老儿,你太昏聩了,昏聩的不识我这满腹才华的王勃。”他想也想不通,自己会落的如此悲惨的下场。上不能报国,下不能安家,就连自己的亲人也会因自己而惨遭打击和贬谪。可谁能说,现世的大唐王朝不是一个令人赞美的神明王朝?只是我王勃人生不幸,命运不好罢了。

沉重的心事,真像座山压抑着他的情感,根本没心情,去赏看那一路美好艳丽的秋景了。他只知往前赶着路,他想到:人生不就像这赶路一样吗?一程风雨,一程心酸,一程跋涉,一声感叹。当前行的脚步,慢慢停下来,疲惫的身躯,再无力前行时。人们才会有时间回忆那些不值一提的辉煌与成就,和那些早已暗淡了的奇风异景,可一切都将成为过往,一切都将成为活着人的笑谈。

他不愿再想了。 他怕想多了,会无力前行。他怕想多了,会庸俗人生。他一直的向前走,他不知道,他要走多远,也不知道,要费时多长,才能走到交趾,走到父亲的身边。真想依偎在父亲宽阔的怀里,好好的痛哭几回,然后美美的睡一场。能有父母在身边疼爱的人是多么的幸福啊,不管他闯出了怎样的天地。

他不知走了有多远了,算来,他离家已几十天了,他渡过了黄河,也走过了长江,不知翻过了多少座山,也不知淌过了多少次水。脚磨破了,脸枯瘦了,可身体却强壮了许多。他停步看了看,只见身后,是那崎岖坎坷泥泞的路已被云烟遮掩,看也不清了,前面有一片苍茫的大水域,挡住了他的路。他听人说:这里是彭泽县,那片水是彭泽湖。他只能在此小住几日后,绕道向洪都新府,风尘勃勃的走去。

【二】王勃滕王阁上一展才华,赋千古传颂美诗章

当他来到昔日的豫章故郡,今日的洪都新府后。看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街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店铺林立,货物齐全,叫卖不息,讨价阵阵。歌声荡漾,笑声连绵。这真是一块繁花似锦的风水宝地呀!他一边走着,一边欣赏着名满天下的洪都新府。他感到有看不完的江南美景,赏不够的城市风光。可他最想看的还是临江而重修的滕王阁。

当他来到滕王阁后,正好遇上了洪都新府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而举行的盛大宴会,于是他被邀入席。他看到:席上有很多当朝天下的才子佳人,文人骚客,武将豪客。 王勃感到很高兴,兴致高昂。不断的和众文武俊杰,开怀大笑,举盏碰杯。

众人,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据说:”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至王勃之末座时,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

王勃受命后,只见他不紧不慢,神态自然,一边慢慢地研着墨,一边悠悠的铺开纸张。一抹秋日的斜阳,带着万到金光,洒遍了江山大地,透过高高的滕王阁的窗栏,洒在了诗人王勃的脸上,身上,一种从未有过的激情,似万顷波涛,在他的胸中奔腾着,涌动开来。。。。。。

请大家看吧!这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光辉灿烂,曾是豫章故郡,这里地域广阔,物华天宝,山水秀美,今是洪都新府。他南到衡山,北连庐山。三江清流像它飘逸的衣襟,五湖浩淼似它晶莹闪光的衣带。雄伟的洪都州城,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仙境般美妙。杰出的官员,勤政廉洁,驾着车辆在飞奔。优秀的人物,品德高尚,匆匆光临此地。来此参加盛宴的人,不管是主客都是东南方的文官武将,社会名流,德高望众,我今生能遇此盛宴,真是三生有幸啊!

于是,他敞开心肺,依窗而望,深秋九月的江南扑入了他的眼帘,仿佛这美丽景色就是给他准备好的。地上的雨水被风吹干,寒凉的潭水清澈透明。天空中烟雾凝聚,日暮里远山含紫。滕王高阁,层台叠翠,檐角欲飞,流丹溢彩,高耸入云,雄伟壮观。仙鹤悠闲的栖息在水边高地;野鸭自由的停留在河中小洲,迂曲回环看不到尽头。用精美的木兰、桂树修建的宫殿,随着起伏的山峦,依次排列开来。打开这精美的滕王阁门,俯看那精雕细刻的屋脊。空阔的山岭平原尽收眼底,深幽的河湖使人触目惊心。屋宇遍布水乡,住着钟鸣鼎食好人家;船舰塞满江面,像是黄雀黄龙样子的船舶。乌云消散,雨过天晴,日光通彻,天空明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在美好的秋景里,我登高遥望,思亲的心情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舒畅,飘逸的兴致,随着我激越的情感在迅速的飞扬。萧管齐发,清风动生,纤细的歌声在耳边萦绕,空中的白云在驻足聆听。这是一次多么美好的聚会呀!犹如睢园绿竹丛中的文友聚会,宾客们的豪气胜过善饮的陶渊明;这是些多么美的诗篇啊!如同曹植在邺水歌咏莲花的诗篇,又像临川内史谢灵运的文章那么优美。人生中高兴的四件美事,在此我们都赶上了,贤主嘉宾也都碰在了一起。这怎能不使人感到高兴呢?在这美好的秋光美景中,我们可携手游玩,也可极目抒怀,来感受这天高地远,宇宙的浩瀚无穷。可人生在世,这良辰美景,真是既少而又短暂啊!兴尽悲来,我洞察到,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盈亏都有它既定的历数。从不以人的思想为变化运作。遥望长安,它远在斜阳之下,指点吴会,它隐在云雾之间。地势东南倾斜,南海浩淼水深,天柱高耸,北极星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我何时才能看见帝王宫殿,受到皇帝召见,而施展抱负呢?

唉!命运不顺畅,路途多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能够依赖的是君子察觉事物细微的先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社会人事的规律。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得心清气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仍可以到达;少年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不算晚。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狂放不羁,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

我,地位低下,一个书生。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虽然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之外去早晚侍奉父亲。不敢说是谢玄那样的人才,却结识了诸位名家。过些天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一定要像孔鲤那样趋庭有礼,对答如流;今天举袖作揖谒见阎公,好像登上龙门一样。司马相如倘若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虽有文才也只能独自叹惋。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

唉!名胜的地方不能长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遇。当年兰亭宴饮集会的盛况已成为陈迹了,繁华的金谷园也成为荒丘废墟。临别赠言,作为有幸参加这次盛宴的纪念;登高作赋,那就指望在座的诸公了。冒昧给大家献丑,恭敬地写下这篇小序,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请各位像潘岳、陆机那样,展现如江似海的文才吧。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写完后释然地长叹一声,继而是众人那经久不息的掌声和赞美声。。。。。。此时夕阳西下,余光还未散尽,可洪州城里,已是灯火辉煌,一片盛世热闹的景象。滕王阁下,繁花似锦,美丽江南,如诗如画。赣江之上,各种船只,往来频繁,汽笛鸣叫,直冲云霄。一切都在彰显着大唐不凡的气度与美好。

【三】才子一篇文章,成就了一座文化名楼。

王勃参加完滕王阁盛宴后不久,继续踏上了南下看望父亲的征程。 他万万没想到,此一去,这篇精品美文《滕王阁序》成了他一生中最美也是最后的千古绝唱;他更没有想到,他会被海水淹死在省亲返途中。

从此,他再也没能重返滕王阁,不能再返回他深爱的故乡。真令后世文人才子,诗人骚客,达官贵人,以及来此的游客们,常常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也为他一生不幸的命运遭遇而扼腕叹息,为他英年早逝而悲泪横流。

这座位于南昌城边,赣江之滨的滕王阁,在千百年的风雨岁月里,不知重修了几次,也不知有多少人前来,登楼观景望远,倚楼抒写诗文。但再也没人能写出像初唐诗人王勃这样的美诗文。一代又一代的人,无不把滕王阁和王勃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滕王阁,是享誉天下的中华美名楼,《滕王阁序》,是流传千古的中华美诗文。

清澈的赣江水,闪着波光,携着云烟,踏着远古洪洲前行的节拍,和着现代江西人民的梦想,一泻千里,日夜不停的向北流去,流进了潘阳湖,流进了长江,流进了远方的大海!不息的赣江水,从远古流进了大唐,又从大唐出发,浩浩荡荡流向今天的我们,带着我们希望不停地向着美好的未来奔腾而去!

雄伟的滕王阁,时而云烟缭绕,时而光华四射。迎着岁月的风风雨雨,不仅见证了千百年来,江西社会历史的兴盛衰亡,也见证了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梦想!岁月更替,多少过去了;沧海桑田,多少朝代消失了。唯有这滕王阁,还巍然屹立在这广阔的潘阳湖平原上,高高的耸立在江西南昌这块肥美的土地上;唯有这王勃的《滕王阁序》还生生的活在世世代代人们的心理。

【2015一3一28】

【附注】 王勃(公元650一公元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县)人。六岁就会作文章,十七岁为朝散郎。初唐杰出诗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妇孺皆知,千年传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绝唱。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或三年(公元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的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荐读王勃《滕王阁序》原文。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42600/

滕王高阁上,才子书绝唱。的评论 (共 9 条)

  • 孤帆鸢影
  • 心静如水
  • 生如夏花
  • 淡了红颜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野草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问好作者!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雄伟的滕王阁,时而云烟缭绕,时而光华四射......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