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庙杂记

2015-03-20 10:16 作者:李清明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李清明

家乡县城中心一片低矮的民宅中,矗立着一座黄瓦红墙古朴悠然的文庙。文庙过去叫孔庙,是家乡人民专为祭祀孔子,让寒门学子崇儒求学的场所。后孔子被封为文宣王,人们才习惯将孔庙改叫文庙。

家乡的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迄今有近千年的历史。据悉,家乡人建文庙时正赶上腾子京重修岳阳楼,一个在洞庭湖的南边,一个在洞庭湖的北面,遂从呼应之势,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自始便像洪钟大吕般在世人们的心间鸣响。文庙整个建筑占地达十余亩,既有雕梁画栋、高耸挺拔的重檐歇山式的大成殿,还有棂星门、金声坊、玉振坊、太和元气坊及鼓楼、钟楼、考棚、学舍、泮池、状元桥等附属建筑,时为湘省之最。行人至此,武官下马,文官下轿。

时至今日,历经近千年的战火、兵燹、人毁的摧残与洗劫,家乡的文庙在县城一大片或低或矮或黑或白的民房中仍显突出,创造了近千年未倒、近千年不灭的神话和许多灵异的传说。

蜘蹰县城中心越发逼仄的街头,虽四周高楼林立,到处机械轰鸣,车辆喧嚣,人声嘈杂,但孑立的文庙却似乎依然能让人找到一方宁静、一缕寄托、一份希望、一种古老的神谕和抚。其耸立的殿顶、飞翘的檐首,也仿佛仍在提升人们的视线,培养你“仰望”的习惯,让人重复一些远大的词汇和语句,感受到一些自由与辽阔、澄明与纯净……在过往千千万万的寒门学子心中,文庙的殿顶有如欧美教堂的塔尖,既遥远又现实,既空灵又实惠,让人看到前行的希望,实现朝为寒门暮近天子的想!

许久以前,家乡县城所在地原为一处港渠纵横、茅草密布、人迹罕至的荒滩。湘江与资江两条黄金水道在此交汇流入洞庭湖,上接长沙下连岳阳,水路交通便利,南来北往的客轮、货船及大型的排筏都需在此“打尖”停靠,作好入大湖、通长江的准备。久而久之,这个被称着是荒沙滩、烂排湾的地方便发展成了一处商贾云集、人声鼎沸的集市,人口多时竟达二十余万,被誉为内地的“小南京”。(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人口多了,有见识的祖先们便寻思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了祠堂、城隍、文庙、戏台、私塾、书院等供乡人们文化娱乐及精神皈依的古建筑。这些古朴的建筑都有规矩、有讲究,还有象征、有寄托。譬如,他们在建造文庙大成殿的殿顶时,便特意在其顶部的正中位置垒起了一个高耸的宝顶。顶尖由若干个大小不一的金色陶瓷葫芦组成,先大后小,四周用铁链牵连固定,既含步步登高之意,又寄寓莘莘学子们要时刻保持仰望之姿,早日摘取希望之果。

还有,先人们选择在县城的正中位置建造文庙的同时,还特意在县城城区的南北两端各建了一塔。北面为状元塔,南边的叫文星塔,与高耸的文庙形成三点相连的中轴线,寓含家乡从此文运初开,文脉悠长。

说来灵异的是,从那开始乡人们尊孔崇儒、尊师重教蔚然成风,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人数也特别多。史载,单是明清两朝,在文庙求学赴考的寒门学子中便考出了彭谦、元吉、吴俊升等进士四十多人,举人两百多名,一时传为湖湘佳话。更为传奇的是,同治三年文庙大成殿鱼跃龙门的浮雕上长出一株五色灵芝,结果曾在文庙求学,后来考取进士的家乡人郭嵩焘升任广东巡抚。不久,同是同学,后又与郭嵩焘结为儿女亲家的本县人左宗棠也因军功卓著,被朝廷锡封一等伯爵。后来,左宗棠官拜一品、升任两江总督荣归故里时,也是先到文庙的孔子像前祭祀,对文庙高耸的殿顶也是仰视了许久,方才一步一回首地离开。

至今,在县城文庙边的小巷内还住着一位名叫周祥的老伯。老人是家乡文庙首倡建设者——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第一任山长周式的后人。老伯现已年逾八十,先是在学校教书,退休后又义务为文庙守了十多年的传达室。后来身体有些吃不消了,但一有空闲老人便会拄着一根拐杖在文庙边转悠,义务为来文庙游玩的人做些讲解和介绍。

周老伯见人最爱讲述文庙多年不倒、近千年不灭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家乡县城一直是国民党军队三次长沙会战的主战场。日寇的飞机、大炮向县城曾倾泻了无数的炸药、炮弹,全城几近一片废墟,却唯有文庙仅除钟楼、鼓楼被炸塌外,其大成殿和状元桥等主要建筑无大的毁坏。至于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庙是如何躲过那场席卷神州大地的浩劫时,老人介绍道,当时闯进文庙的“革命小将”不知何故,他们除将大成殿内的孔子及“四大贤人”的塑像推倒,烧了一些藏经阁内的经书后,便草草收兵了……提及这些,周老伯总是有些自信自豪,也有些自我地认为,这些都是文庙自身有灵,儒家学说显威的结果。还说文庙是读书人敬崇孔圣弘扬儒教的地方,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真正的精神家园。

听后,有人总认为这其中不排除巧合的成分,抑或也有有胆识的人刻意掩护等人为的因素。见人有些似信非信,老人又进一步坚持道:世间万物皆有灵气,一座建筑、一尊菩萨历经千万个日、经千万人的顶礼膜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定的气场,赋予一定的灵性和神性,继而不容亵渎,难以毁灭。

有些巧合的是,前几年一辆机动车不慎将文庙状元桥的石碑撞歪,那两年县城的中学内都没有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待状元桥修好后,全县教育形势马上就有了好转,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每年都有考取中国最高学府的。周祥老伯接着告诉我们,文庙状元桥石碑的横梁上方有一组蟠龙浮雕,什么时候蟠龙身上的苔鲜是青色的,县城的文化教育就会有起色,考上重点线的学生就会特别多。甚至,老人还能从状元桥下泮池里的池水是否干净清澈,来判断县域的治安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形势……

前不久,家乡的文庙经政府拨款进行了一次大的修缮,感觉瓦更黄了,墙更红了,宝顶也更挺拔了,就连孔子塑像的颜色也比先前鲜活了许多……尽管四周的高楼还在像笋般不断地增多增高,市井的嘈杂声也越来越喧嚣与吵闹,面对越逼越近、越缩越小的包围与淹没,文庙却像一个饱经风霜的水乡汉子,似乎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坚强与坚韧的坚持和坚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40297/

文庙杂记的评论 (共 4 条)

  • 心静如水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在家乡县城中心一片低矮的民宅中,矗立着一座黄瓦红墙古朴悠然的文庙......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淡了红颜
    淡了红颜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