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海行(二)格尔木老人

2015-03-19 10:02 作者:姜英华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启程了!下午1点47分,伴着 “咔哒 咔哒”的节奏,火车开始了它31小时35分的行程。

我对座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爽朗健谈。老人家老家是山东,年轻时去了大西北,在青海省格尔木,那个海拔3000米的地方,一呆就是40几年。老人37岁那年,丈夫遭遇车祸,撒手西去。丢下老人一个人,拉扯着四个儿女,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四个儿女中,有三个考上了大学,离开了格尔木。只有贪玩的大儿子,留在了格尔木工厂。大儿子后悔了,命运却已无法改变。十年前,退休赋闲在家的老人,在大女儿工作的青岛买了房子,将格尔木的大孙子接到青岛,接受沿海地区的先进教育。放暑假了,孙子要回格尔木看父母,老人一路相随。老人是想让儿子的大学,在孙子身上实现吗?

如果不是老人亲口告诉我,我确实不敢相信老人已年过七旬。她的脸光滑细腻,几乎找不到皱纹;她的眼炯炯有神,似乎能洞穿所有的心事;她的声音高亢清亮,极具穿透力;她的笑容明朗清脆,颇富感染力。这个在青藏高原生活了40多年的老人,率性而奔放。在她身上,你休想找到悲苦和哀愁。生活的磨难、岁月的沧桑、命运的坎坷,似乎不曾留下丝毫痕迹。她向我打开的人生,平和,坦荡,没有一丝的哀叹与抱怨,是高原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土地历练了老人豁达、宽容的人生态度吗?

老人这趟回格尔木,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就是要给丈夫迁坟。政府要把那片墓地派上新用场,她得赶回去给丈夫做主。关于格尔木的尸身,老人给了我一个神奇。老人说,若不是亲眼所见,她也不相信那是真的。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老人喝了口水,目光变得深邃。“我的一个老邻居,下葬三年了。三年后的一天,因为搬迁,他儿子挖开了母亲的坟穴。棺材打开后,只见那人肤色如旧,皮肤干皱了些,但整个人完好无损。双手扶起她的头,居然能够坐起来。那是我活这么大岁数,看到的最为离奇的一幕了。”入土三年,尸身不腐,这不成了青藏版的木乃伊了吗?而让埃及的木乃伊望其项背的是,埃及的木乃伊要对尸体进行解剖,取出内脏和骨髓,填充防腐香料,制成干尸“木乃伊”。其制作工艺复杂,是名副其实的人工干尸。格尔木老人言下的“木乃伊”,却是道地的师法天然,只需一口棺材,外加一堆黄土罢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老人解释说,也许是格尔木特殊的气候地貌,造就了这一现象。格尔木常年干旱少,空气稀薄,气温低,蒸发量很大。尸身上的水分被蒸发,在低温中就可以保持不腐烂、不变质。神奇的格尔木!老人的话,平添了我对格尔木的无尽遐想!

“车越来越快了,窗外的风景都看不清了。”老人感叹道。“年轻时坐火车,窗外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看得是清清楚楚。如今,只能看个大致的轮廓了。”这趟火车,来来往往坐了多少次,老人也记不清了。老人记得清的是,火车的速度从开始的将近60个小时缩短到50几个小时,再到40多个小时,直到今天的31个小时。车窗外的土地、房舍也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穷则变,变则通啊。变啰,变啰!”老人深深地慨叹着。

不知不觉,车子到站了。我帮老人提着包,走到了出站口。32个小时的行程转瞬即逝,四个人依依惜别。告别了热诚的格尔木老人,我,也站到了青藏高原的这片热土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39942/

青海行(二)格尔木老人的评论 (共 7 条)

  • 雪灵
  • 心静如水
  • 大奔
  • 淡了红颜
  • 纤纤柳絮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