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误了终身!误了终身!——宝钗

2015-03-11 09:29 作者:一寸相思一寸灰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误了终身!误了终身!——宝钗

我想,最配得上宝钗的一个词,应该是国色天香了。也确实,薛宝钗的形象最符合古代中国对仕女的要求了。其实美人的所谓倾国倾城,多半是“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多半是妩媚与娇艳多半会勾起人不好的念想,一见便觉神魂颠倒的,这才叫倾国倾城,这算是美人。还有一种是佳人。那么佳人是什么样的呢?首先,佳人没有倾国倾城的效果,薛宝钗就算是一个标准的佳人了。最简单的区别是佳人可以“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或者“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就是说,人见到佳人的想法是什么?可以看到,是见之忘俗。佳人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一是藏愚,二是守拙。所以佳人在别人的眼里一定不会显得很聪明,而才气外露的,还分两种,一类是像鱼玄机、李冶、薛涛那样的尤物。在红楼上,好像没有这样的人物,如果说有,那么晴雯或许与之有些相近,但是要注意,这个尤物并不是现在蠢物口中的那种尤物,若如此说便唐突尤物这个词了。尤物其实是指在某些方面非常出众的美貌女子。可是,还有一种,如果你说她是尤物似乎没什么不妥,但若以尤物二字来概括她又似乎是对她的一种极端的不尊重。首先她是聪明的,甚至在很多方面是一般人所望尘莫及的。而另一方面,她又会让人无形中产生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佳人是平易近人的,可她却不是凭你什么人都能接近的。若是这种人,便在尤物之上,在美人之上,也在佳人之上。这便是仙子了。美人和尤物在红楼梦里都不太好找,因为她们的特质没有在哪一个人物上特别集中;佳人这个词似乎只有薛宝钗才配得上;仙子,很奇怪在红楼梦里竟然可以出现两个!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妙玉。其实,还有一个更奇怪的角色。她同时具备佳人、尤物和美人的特质,而且还有仙子的身份。——那就是秦可卿。有人曾说,红楼梦里凡名字带玉的都是个人主义思想非常强的人。可惜薛宝钗这三个字里没有一个是玉!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形容宝钗最贴切的词,还是国色天香!

不过,有些读者却不同意我这个说法。他们认为薛宝钗就是封建家庭思想的代表,她表面上宽容实际上却极有城府极会算计。甚至认为,薛宝钗这种算计,比王熙凤面上一盆火背后一把刀的机关算尽,更为可怕,更为丑恶。他们还把宝黛情最终的悲剧结局归罪于薛宝钗。还有的说法是薛宝钗本来想“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只是因为选秀失败才退而求其次的去追求宝玉。她屡次劝宝玉规矩些、去追求仕途经济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思想,而她所代表的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封建礼教如何如何。不过你要知道,薛宝钗只是个少女而已。纵然是有些城府,但那也不是用来算计的呀!其实,薛宝钗这样的人,一样不是世俗所有。你注意终身误上说宝钗是什么?山川高士晶莹!这边可以看出,首先薛宝钗是没有那样的偏好算计的思想,而且,宝钗和黛玉一样是纯洁的。她和每个人都似乎亲热,实则若即若离。只是让别人不觉得自己和他们远罢了。而薛宝钗,比林黛玉多一些的是人间烟火气息。她只是更能接受世俗,比林黛玉更成熟更了解世俗。所以,她才会有城府。然而,你几曾见过宝钗算计过哪个人了?所以说,心机这件事,宝钗除了用来自保之外,是不屑去用的。而黛玉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黛玉的天分竟使她对别人的心机了如指掌,只是不愿说破,更不愿意算计这些罢了。

薛宝钗是红楼梦上著名的冷美人。其实,我不明白别人为什么这么说。大概跟花名签子上那句任是无情也动人有关吧?不过,我觉得薛宝钗并不是所谓的冷美人。她的冷,正是因为看透了世俗的算计。她清楚的了解到人心的险恶。因为不想和他们搅在一起所以表现出一种若既若离的姿态。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句诗,说的是牡丹花。袭人说正好宝姑娘最配牡丹。我觉得说的很是。想薛宝钗这样的绝代佳人,想来除了艳冠群芳的牡丹,换作另外任何一种花卉,都是配不上薛宝钗的。实际上,薛宝钗并不冷。她所表现出的冷只不过是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世俗的伤害而已。不过,她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名字被列在薄命司正册的第一个!宿命啊!凭她怎么去躲,逃不掉的!或许,在蘅芜苑里,某个晚,月亮不甚明亮,只是朦胧着暗淡的光线,宝钗是不是也会想到自己说不得的苦衷而红泪偷垂?其实她那里是无情!分明是怕被请所误,悲情所伤,故意装出这一副不在乎的样子罢了!红颜薄命,颦儿!你宝姐姐也是如此啊!可怜!可怜!

在大观园里,若说博学,首推宝钗。不独是正经书,就是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无不涉猎。我还记得,听曲文宝玉悟禅机那一回,宝钗所念的那只寄生草: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展演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笠卷单行,一任俺,破钵芒鞋随缘化!你注意看这首曲子带给宝玉的触动: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赞叹不已。这甚至说可以给没见过世面的宝玉的一次启蒙。甚至,宝玉或许是第一次明白,原来人还可以这么活着!若如此说,宝姐姐之博学,亦可见一斑矣!

我想,后世读者所诟病宝钗的,大概还有这样一件事:就是小红和坠儿在亭子里的事情被宝钗听到以后,宝钗自己又被小红、坠儿发现以后所使得金蝉脱壳之计:故意说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如何如何。有的读者认为这是薛宝钗居心不良故意嫁祸林黛玉才这样说的。在我看来,嫁祸之说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你是想一下,小红是什么身份?不过是个丫鬟而已!林黛玉是身边么身份?是贾母的宠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黛玉甚至和宝玉一样,是整个贾府的宠儿!身份之悬殊,就算是林黛玉听到的,即使吵嚷出去,也只有把小红撵出去的道理,而小红,哪里有胆子,或者说,哪里有能力去报复林黛玉?宝钗这样说,不过是金蝉脱壳,借机脱身而已。这样的话,也可以说“莺儿,快别藏了!我已是看见你了的!”实在不好,甚至可以说“你们看见宝兄弟了没有?老太太正到处找他呢!”而宝钗说黛玉,应该也是无心为之。况且宝钗本来就是找黛玉去的。说黛玉,也很正常。这样说的读者一定是受了金玉姻缘和险恶世俗的影响。把闺阁中纯粹干净而且天真的女儿想出这样一幅心机深沉,工于算计的形象,却也是他们自己的心,被污染了还不自知。杜撰出这样一种不堪入耳的说法来污蔑我宝卿!呜呼!我为宝卿一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依旧是这件事,宝钗走了以后,小红急的什么似的,以为这件事就会吵嚷出去。可是宝钗呢?宝钗不是也并没有把这件事当作一个花边新闻去各处传播么?这件事又是什么缘故?我想,第一,宝钗并不是长舌妇,她不想,甚至不屑去吧这件事吵得沸沸扬扬。其二,我就不得不赞扬一下我们这位宝姐姐了。我觉得,唯一的解释就是宝姐姐有成人之美,你可想一下这件事若是传出去,虽说是礼不下平民,但对小红而言,总是不好的。宝钗不希望王小红因为她传出去而面对一个她几乎无非承受之重。所以,不如索性不说了,把它隐瞒下来,为小红计,也算给人一条生路,这也罢了。第二点,或许是宝钗更大的成人之美。或许,宝钗当时虽想到这些人果然都心机不错。但后来仔细一想,小红这也是为自己的将来考虑,她当然不想嫁给贾家的小厮,生下孩子还生生世世的做奴才。为自己谋个出路,也无可厚非。倘或因我把这事传扬出去,让那小红的努力尽付东流,固然她身份卑贱影响不到我,然而这又岂不是我的罪过?况且她又是宝兄弟的丫头,论理,我是客中,原不该管这些的。若是我家的丫头,这也罢了。只是她又不是我的丫头,何苦去做那损阴鸷的事去呢?倒不如少一事,我将就瞒过去罢了。

但是,我必须要声明一点,薛宝钗骨子里是看不起小红这样的行径的。因为,薛宝钗毕竟是薛宝钗,她是深受封建思想教育的。良贱不婚的观念对她来说是深入骨髓的。因此宝钗固然看不上小红这样攀附的行为。不过,看不起是一回事,她是可以理解的。她虽然是世家小姐,但她也一定明白,不拘是哪个人,岂有心甘情愿世世代代做奴才的?因此,因为这种理解促使宝钗没有把这件事传出去。可是,宝钗心中有一个是非评断的标准,就是:小红这么做不对。我曾说过,大凡红楼梦里名字里带玉字的都是非常有性格的人,都是个人主义思想非常强烈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回去巴结谁,也不会去想着攀附谁。但是,小红叫什么?林红玉。林红玉最后为什么叫小红?因为避讳宝二爷和林姑娘的玉。对!避讳。可是,还有其他的丫鬟名字里也有这个字啊!谁呢?玉钏儿嘛!为什么玉钏儿就没有避讳的说法?难道只是因为她是王夫人的丫头而不是宝玉的丫头?我想这个理由是牵强的。原因应该是这样:因为小红有攀附权贵的思想,她是因为攀附宝玉不成才去攀附贾芸的!因此,林红玉之所以改名叫小红,原因应该是她的攀附思想导致她不配在自己的名字里有玉这个字!所以,找个顺理成章的理由把这个玉字省去了。那么,宝钗也一样明白,这样做起码是令人瞧不起的。她虽然希望小红可以借此脱离世代做奴才的宿命,但她对这样的方式,还是嗤之以鼻的。

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宝钗虽然不对其他人算计,那是因为她不需要对其他人算计,因为她无利可图。而真正值得她算计的人,是林黛玉!你看他有没有算计林黛玉?部分读者就偏激的从待遇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判断:宝钗对黛玉一定是充满了敌意与算计的!然而我想问一下真正仔细读了红楼梦好的读者,宝钗真的有算计过林黛玉么?难道宝钗天天给黛玉送燕窝去,难道她在燕窝里下毒?若是宝钗想算计,凭黛玉的聪明,又怎会不知道?黛玉在后来又怎会把宝钗当作亲姊妹看待?所以说,只有一种解释,宝钗对黛玉,是真心的好!之前黛玉对宝钗刻薄,你可曾见宝钗在意过?宝姐姐,绝对是个好的不能在好的姐姐!她和黛玉冰释误解以后,宝钗对黛玉,可是亲妹妹么?黛玉对宝钗,可是亲姐姐么?包括黛玉最终的反省,说之前竟是自己太刻薄了!从黛玉的态度来看,难道,宝钗真的是个会对黛玉充满敌意的姐姐么?

记不记得宝钗曾说“你跪下,我要审你”那一段?你要知道,西厢记、牡丹亭是禁书!如果宝钗把黛玉看过禁书这件事说出来,说实话,在封建社会的是非观里,黛玉身败名裂都够了!这样一来,黛玉几乎就只能用和秦可卿一样的谢罪方法来成全自己的清白了。所以说,如果真的说出这件事去,就算是致命的打击了!可是,宝钗这样做了吗?并没有!她不但没有去告状,反而把自己当年也看过的把柄告诉黛玉。你以为,你的仇雠会把她的把柄告诉你吗?怎么可能嘛!可是,宝钗就是告诉黛玉了。由此可见,宝钗和黛玉之间,真的没什么根本矛盾!或者说,她们是姊妹,不是情敌!

对这件事,有的人抱有这样的看法:宝钗这样说,不过是卖个便宜而已。事实上,宝钗绝对不会把这件事说出去。因为如果宝钗说出去,她又应该怎么说呢?难道说“林妹妹你说的那句话是牡丹亭上的,那是禁书”?这样说,不是等于告诉大家:这些禁书,我薛宝钗也看过吗?事实上,你有没有想过,薛宝钗哪有你那么蠢?宝钗说“我因不知道,所以来请教你”,难道她就不会在大家都在的时候公然问林黛玉说:林妹妹你那天说的话不啊是哪里的,我怎么没有见过?如此一来,这件是不是也说出去了?实在不行,又何必自己问?找个通文墨的丫鬟借机说出来不就是了?既然你认为薛宝钗那么会算计,难道她就不会借剑杀人?你把薛宝钗想的太坏,却又太低估薛宝钗了!因此,我还是要说:薛宝钗是没有这样的念头的,她真的是为颦儿着想。况且,在现实生活中,宝钗与黛玉本来是一个人!既然是一个人,自己又怎么会害自己?可笑!可笑!

我说,宝钗是个好姑娘。请看宝钗的判词:山川高士晶莹雪,还有一句:可叹停机德。从宝黛爱情的角度来看,宝钗固然是看起来的得益者,可是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搭上林黛玉的性命和宝玉的幸福,况且就是做了宝二奶奶自己也不幸福,还要处心极虑的算计。如果让你来选择,你会选这个么?我想不会的吧?所以,薛宝钗不是傻子,她当然也不会做这种事。况且,你们大概忘了,宝钗、宝玉、黛玉三个人究竟是什么关系?对,是亲戚。亲戚之间,至于这么算计来算计去么?这也不可能。况且,薛宝钗怕是也没有非嫁宝玉不可的意思吧?既这么说来,从宝黛姻缘的角度,受害者其实有三个人。宝玉黛玉自然不消说了,其实,宝钗的宝二奶奶,做的也不开心,后世多用守活寡来描述宝钗的命运,我虽嫌措辞不雅,却也没什么更贴切的词来形容,姑且沿用这个说法吧!宝钗和黛玉的薄命,应该说是一样的。因为,你注意在太虚幻境薄命司金陵十二钗正册的簿册中,宝钗和黛玉的判词是在一起的。终身误这首曲子,既可以说是宝钗、黛玉命运的预示,甚至说它表现了宝玉的命运也是可以的。红楼梦中的女儿,她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在薄命司中。那么她们都是薄命的!就是说,宝黛爱情中,没有得益者。全部都是受害者!宝玉也好,宝钗黛玉也罢。甚至,这场爱情的打击范围,还可以把花袭人、麝月、晴雯这些人也包括进去,我不想说金玉姻缘就一定是薛姨妈、王夫人存心做的骗局,但是通过宝玉的婚姻展开的利益争斗确实存在。贾母固然是希望自己最亲的两个小辈结成连理。然而王夫人、薛姨妈则希望通过这件事来掌握贾府的一些权力。权力争斗固然常见,各有各的算盘也无可厚非。可是我比较鄙视王夫人的一点是偏要用自己儿子的幸福来为自己所在的家族获取利益,作为一个母亲,我实在不明白王夫人是怎么想的。薛姨妈的态度则很好揣测,大概是觉得宝钗既然喜欢宝玉,就尽量帮着自己的女儿去争取。这倒可以理解,不过,他们都忘了,或者说他们都记得太清楚宝玉真正是爱林黛玉的。说他们都忘了,是因为他们对木石姻缘破裂侯宝玉的态度全都忽略不计了,说他们还记着,是因为王夫人在某些意义上把林黛玉当作绊脚石。你注意看王夫人形容晴雯的时候。有一句话是有点想你林妹妹的那个。由此便可见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了。不过上一辈是上一辈的事,宝钗可没这么想,理由嘛,前面已经阐述过了。总之,宝钗虽然是盼望着有一天自己能和宝玉结成鸳鸯眷侣的,但是她觉得若是为了自己这个想法要牺牲一个姐妹的幸福甚至是性命,我想,宝钗绝对是不会去做也不忍心做的!若果她忍心去做,那就不是薛宝钗了!而应该是秋桐这类角色,连王熙凤,都比不上了!我觉得薛宝钗本来是打算自己站在幕后含着泪去祝福宝兄弟和林妹妹幸福的。不过,造化弄人!宝玉娶了一个人,因为宝玉去了一个人,闹得三方都抱恨终生!这也不是宝钗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宝钗天性是善良的,所以我说宝钗是个好姑娘。因为她的名字在薄命司里,所以她的善良注定不会有好的结果,而世人通过这个结果去判断宝钗的品性从而得出一个与事实大相径庭的结果,导致宝钗被人们所误解,又安知这不是薛宝钗另一种意义上的悲剧呢?

当然,佳人还有另一个特质,应该说是基本要求。须是花容月貌,才可以叫佳人不是?宝钗丰美,可以和杨玉环相提并论,肌肤雪白莹润,以兴儿的话说,气暖了,怕吹化了,有可见红颜绝代,若是在现代社会允许女子随便抛头露面的,又不知该迷倒多少男子了!(只是随便做一感慨,并无其他的意思)。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不嗜打扮,偏又喜欢素雅,不事浓妆艳抹,竟是许多所谓纤细楚腰望尘莫及的高度了!宝钗的美与黛玉不同,颦儿有飞燕之纤,酷肖一捧心西子。以飘逸灵气胜出,宝钗具温润风雅,以端庄典雅超群!况且杨贵妃虽也通文墨,到底难与宝钗相提并论,在对凡事的见解上不知要强出杨妃多少年的修为。可见是个有才有貌有见识,羞煞天下粉黛裙钗的人物,艳冠群芳,岂虚名哉?

说宝钗无情,大概是受了花名签子上那句“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影响。那首诗原是罗隐的,全诗是这样的:似其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侬华过此身。那么我们来看这句任是无情也动人究竟是什么意思: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如果牡丹花能通人语,定是倾国倾城了!(牡丹)纵然是无情的花卉,却也十分动人!这句花名签应该是说薛宝钗如牡丹一样的娇艳美丽,况且,会说话,又非无情。虽然拿牡丹来和她相提并论,但是,有这两大特质,牡丹,又哪里比得了呢?所以说这句话并不是说宝钗无情,正是突出宝钗有情,而因为宝钗有情,所以任何一种花都是不配用来形容宝钗的。而牡丹呢,正因为它艳冠群芳,所以勉强用它来形容。黛玉则是芙蓉,其实也是没有哪一种花卉可以形容的。因为黛玉是降珠仙子转世,人间的花,也是凡品,哪里配比黛玉呢?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宝钗和黛玉是高度相似的。而这又可以进一步证明,钗黛之争是个伪命题。

对宝钗的批评还来源于她的过度理性。而这一点也成为后世批评宝钗无情的借口。谁说理性就等于无情的?宝钗的表现是有些过度的理性,这大约是因为她比较早熟的缘故。而安慰王夫人金钏的事,完全是出于安慰的思路才说出或许是在水边玩失足跌下去的话,值得注意的是,宝钗此时在和王夫人说话,总不可能说是:都是姨娘一时太浮躁了些。纵有错,大骂两句也便完了,又何苦撵出去?人横竖都有个错处,若是不许人犯错了,真真叫姨娘房里的丫头,明儿都跳井去才是呢!若照我说,这事啊,金钏虽有一两分不是,这八九分的不是,倒落在姨娘头上了。日后姨娘看待下人,也该宽容些才好!若都似姨娘那样刻薄,我们莺儿,倒不知该跳几次井了呢!因此说来,说出这种可能性,好歹叫王夫人心安些,又有什么不对呢?同理,为司棋的事安慰迎春,说终究是糊涂人罢了,也是一样的。而这两件事,都是为了安慰别人才这么说的,我就不明白,这和无情有什么关系?如果真说和无情搭得上边的,便是柳湘莲出家以后宝钗劝薛蟠正经事要紧这件事。其实,大概可能是这样,宝钗是了解薛蟠的,薛蟠这个人,其实并不坏,也够义气,正因为够义气,宝钗难道再劝他你要赶紧找找?难道再说:人家是救过你性命的,你如今不管不问,岂不是太薄情了些?她一定知道薛蟠着急,故意拿要紧事让薛蟠安心罢了。由是,此举也非无情。

宝钗绝对算是好姐姐,只是一点,有时候的说教未免让人难受些。想来袭人说“ :“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钗爱说教,宝玉恶劝。呵呵!这倒是互补型的情侣了!不过么,若是这么下去,不知将来该有多少口角呢!不过呢,幸亏宝姑娘有涵养,不然,宝玉总是如此,宝钗又总是那样,若不是宝钗心量大,早就吵起来了呢!不过,实话说来,我也不喜欢爱说教的人。不过,宝钗毕竟是大观园里年龄最大的女儿了。有时候告诫一下自己的弟弟妹妹,也未尝不是对弟弟妹妹们的爱护呀。所以我觉得,宝钗去说教她们,完全不是因为自己是姐姐非要摆长辈的款儿。应该是出于真心的,这点无疑。然而爱说教的人总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一定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对的而别人必是有问题的。其实,这也未必。诚然,宝钗的价值观是符合当时一般人的价值观的。但是,未必普世价值就是正确的呀!相比宝钗也不明白这点吧?不过,从宝钗的说教来看,起码对当时的人的境遇是有好处的。包括宝玉挨打以后宝钗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可见宝钗平日对这个弟弟也必是劝了不少。虽然宝玉有那样的态度,但一些小是小非的问题上,看宝玉一贯的性格,又是个一等一的佳人去劝,想来也少不得听她两句的。若不然,平日这些小事又翻出来又不知贾政要下怎样的死手才算罢了呢!再说宝钗劝黛玉,她能去劝黛玉这样的绝代红颜,其才情如何,自然不消说了。再一点,宝钗的学识,在大观园里应该说是无人可比的。黛玉稍微说两句西厢记上的话,宝钗竟能听出来,当年读西厢记的痴迷的程度,又安知今日之颦儿读西厢不是当年宝卿读西厢的再现呢?而这么多年仍然记得,可见宝钗也特是个痴情的。当年读的言情小说仍未放下,既然自己都放不下,又怎知颦儿能放下?宝钗劝人,是为别人好。只是劝的事情自己都没有做到,可见一片赤诚为颦儿着想,竟忘了目不见睫的忌讳!宝卿之对颦儿,此情又非天地可鉴乎?

但是宝钗的规劝完全限制在自己的价值观之内。这一点上又有些偏执。你看宝钗是怎么劝黛玉的: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这一段话只阐述了一个道理: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原不应识字,若是识字,知该看些正经书才可以,那些书,看看也无妨,只是不改为那些书移了性情。所谓移了性情,大约是学西厢记的主人公追求自由恋爱的事吧?现在看来,自由恋爱是人权啊!然而在那个时代。要看父母是怎样的了。父母开明尚好,若是思想专制些,便是犯了大罪,不可想象了。其实有一件事宝钗说得还是有道理的,为一本西厢记迷成那样也是不应该的。我们不否认西厢记是名著,不过,就像贾母掰谎记说的那样,世家小姐,哪有见一面就春心萌动,没几天就待月西厢的?不过,西厢记诲淫这件事,我是不敢苟同的。难道宁国府只有两只石狮子干净,他们就都读过西厢记?难道那些皮肤滥淫之蠢物,都是西厢记教坏了?可笑!

宝玉把宝钗劝她委身仕途经济的话称为混帐话。当然,不独是宝钗,凭谁说去,他都会这么说。不过,在我看来,这话说的好!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为何也染此沽名钓誉之风。这话倒也是,贾宝玉这个人是有些少女崇拜的,认为少女什么都是好的,唯独宝钗这样说,他是不能接受的,他认为女儿就是女儿,何必去沾染那些世俗气!嗯!不错!仕途经济,就是是俗气了!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话是甄宝玉说的,但是在前期,甄宝玉和贾宝玉性情相近,大约可以互为表里)正是因为女儿不必考虑仕途经济,身上没有那些世俗气。然而,若沾染了那些世俗气,便是泥水了!想来,宝玉看见泥水,未必厌恶,但也一定是唏嘘慨叹不已的!当然,我们说薛宝钗并不俗,她这样劝,多半是为了宝玉好,在贾政面前,少挨两句骂罢了。不过,宝钗不了解宝玉对自己价值观的坚守,所以才会去劝。不过,总而言之,宝钗还是为宝玉考虑的,为宝玉考虑,而不用顾忌宝玉是否会对自己不满,劝的虽然是仕途经济,但她并不落于仕途经济的俗套,这就不容易!她劝宝玉,却不顾不要得罪人的原则,你又怎么能说宝钗是沾染了世俗气的?宝玉!宝玉!误解我宝卿了!

金玉姻缘的流言,宝玉固然接受不了,黛玉固然觉得受威胁,又安知对宝钗不是一块心病?果然宝钗是喜欢宝玉的,然而宝玉的态度我们也很清楚,宝钗也不是傻子,宝玉对金玉姻缘忌讳如此,而且又在梦中公然说出“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样的话,宝钗纵然有涵养,宝钗纵然不计较,但是,宝钗怎会不在意?宝玉当着别人的面砸玉,又安知宝钗心里不会有触动?宝玉砸玉,分明是想和自己的金锁撇开关系。宝玉这么公开声明似的远离自己,宝钗又怎会不觉得尴尬?你也想想,自己心心念念想着的人用这样的方式公然远离自己,又怎会好受?就算是只是普通朋友,也会觉得这是件很没面子的是吧?况且,宝钗一定是在意宝玉的。第一、宝钗拿药给宝玉之后说的话可以证明,第二,在绛芸轩宝钗去照看宝玉,第三、宝钗关心过宝玉的玉该打个络子才好。还有一件,薛蟠酒后说的: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这段话虽然是薛蟠酒后所说,却又安知不是酒后吐真言呢?况且,若不是被哥哥说破心事,宝钗的哭,又是什么道理呢?

宝钗和姊妹们虽说亲也罢热也罢,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大概这才是蘅芜君真正冷的地方吧?这种冷,是一种孤寂袭上心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只是在深夜,才有机会红泪偷垂,或许还得“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吧?其实,谁是真正原意为宝钗奉献的呢?薛姨妈、薛蟠,这是自然,或许,应该说一定,还有宝玉。但宝玉的奉献,不是出于爱,而是,只是,怜香惜玉罢了。这又是为何呢?因为宝钗待人有一定的距离。你看黛玉待人,完全是出于一片真心,这就换来了宝玉的真情(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不过,我觉得有一个人对黛玉的忠贞算是无可复加了。这个人就是紫鹃。宝钗待别人有距离,所以别人对宝钗一样有距离。除了湘云。至于湘云,只是个娇憨的少女而已。她只知道:宝姐姐对我好,所以我和宝姐姐好。仅此而已。所以说,宝钗的心里,是一直有这样一种孤独的。她害怕自己受到自己承受不了的伤害,所以努力不用真情,努力不与所有人交心。刚才倒忘了,肯为宝钗的,应该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钗黛合一之后的林黛玉!唯因为黛玉的纯情,宝钗会和黛玉交心,我始终不认为宝钗这叫收买人心,宝钗对黛玉,绝对是真心。所以,黛玉一一定会用真心回报宝钗!黛玉的一颗心,是纯洁的,所以,她的作为,是完全可以猜测的。因此,黛玉的一颗真心心也可以看出宝钗的一颗真心!既然宝钗对黛玉是真心,又怎会在续书中不顾黛玉的死活非要完成金玉姻缘?荒唐!呜呼哀哉!宝钗!宝钗!冤哉!冤哉!宝卿难道也一定要为世人所不理解么?宝钗的一生,也是一直在为别人操劳,怕得罪别人,却委屈了自己!我想,宝钗所作的灯谜,就是她的宿命吧?薄命女儿!薄命女儿!叹!叹!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乙未年正月十四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37661/

误了终身!误了终身!——宝钗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