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街

2015-03-08 10:17 作者:大智若余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这是一条小镇的老街,一条与之平行的新街替代了它,成为人们居住赶集的新所在。老街被新街上一排楼房所阻隔,就像被遗弃的老人蹲在某个角落整理琐碎的记忆

横向穿过新街一边的两座楼房间狭窄的甬道,泥泞的路面、堆积的垃圾和恶臭的污水沟拒绝着来人的造访。这条甬道,几乎成为连接新街与老街的唯一一条通道。在寸土寸金的新街上,习惯于多抢多占的人们建造房屋时,努力地将屋檐伸向街面,没有人愿意在房屋两边留出一条通往废弃老街的通道,也没有人记得这条老街。这条仅存的甬道是邻近老街的一户尚未搬迁的人家的过道。

老街如今颓势尽显。一口口枯井,锈迹斑斑的压水杆,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路面,对开的低矮的屋舍已显现出坍塌的痕迹,一张张上了锁的门板牙开一条缝,拉直了门栓,屋檐下的蜘蛛悠闲地结网,不知从哪里突然窜出一条狗,“汪汪”叫两声,一扭头,钻进了一条门缝里不见了踪影。

伫立老街上,电视剧里的某些情节涌现于脑海,似乎有来来往往的人群,有屋顶上烟囱里袅袅升起的缕缕炊烟,有屋子里菜蔬下锅的刹那迸发出的“嗞嗞”声,有厨房里散发出的葱油味儿,还有临街的门扉边,头发花白的老妈妈倚门相望……

我对老街来说是一位新客,走亲戚的缘故冒失地走进了老街。或许正是因为第一次走上老街的原由,老街和新街的反差才会如此完整而又强烈地展现出来。

老街的一排屋舍后面是山,另一排屋舍与新街上一排沿街而建的楼房毗邻。同行的一位与我年纪相仿的在小镇上长大的亲戚竟不知老街的存在,另一位已过天命之年的亲戚边走边指着旁边的房子介绍曾经的镇政府和医疗所的位置。看到物是人非,不禁发出一阵感慨。韶华易逝,岁月无痕。让我不解的是,仅一排房子之隔,老街何以被遗弃得如此干脆,连一户人家也不剩?(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返回新街,看着一幢幢相互攀比似的楼房,也是如此的杂乱无章。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有的人家将台阶伸了出来,有的在屋檐下搭棚圈地做生意,有的门前堆积起砖石瓦砾,经过的行人不得不绕上马路,与车抢道。我想,难保若干年后,杂乱的新街会遇到老街一样的命运,被追求新的高楼大厦的人们遗弃。

亲戚告诉我,镇上人们每年过完正月十五,青壮年陆续外出打工,进了腊月,又纷纷踏上返乡潮回家过年,一年几乎有十个月以上都在外面闯荡,全部积蓄都用来建造家里的新房,楼越建越高,式样越来越漂亮。在他们看来,建造的新房,就是在外闯荡成功与否的标志。许多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纷纷步父母后尘。

其实,这也是中国当代农民生活的写照,我想。农民工为之奋斗,萦魂绕的家却成了临时住所。为了生活得更好,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怎能支撑起乡镇和农村的繁荣?就像一位作家所说,中国的城市就像一棵大树,拼命吸收着农村的养分。

站在新街上,还是一直在回想老街。如何扭转乡镇和农村衰败的势头,我沉思着,也妄揣着,中国农村的发展,是否需要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为引擎?

这同样需要一种文化的力量。我去过江南的乌镇。市河两岸的住户尽管仍住在祖辈遗留下来的并不宽敞的古朴的老房子里,然而住户们脸上那份恬静与安详无不在诉说着一种幸福,他们正是以这种心态迎接国内外如织的游客,如今,乌镇还保留着旧时的楼堂馆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文化的根,因为他们保留并珍藏着文化的根,几千年来,在乌镇生活过的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这些人对乡土的热、歌颂与回馈,确保了乌镇的长久不衰。

乌镇能够给老街人,乃至中国的广大乡镇和农村人何种启示,值得探寻下去。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36747/

老街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