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雨程阳桥

2015-02-12 08:05 作者:千百度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最初知道侗族,是从做编辑时改的一篇文章中。

之所以对这个民族的印象深刻,是源于那篇文章对于侗族农民画的介绍。具体是怎么分析的,已经记得不太清楚。记忆的选择性似乎只是停留在了打开文档的刹那,那种色彩狂放的明媚鲜妍,大胆的整齐线条的排列,人物造型夸张却极富有韵律性和动态感;少数民族独有的风情曝露于纸面的瞬间,画面便已先于文字攫住了我的眼球。如此,在我还未到过程阳之时,这个充满异域特色的地方,便在我的印象中染下了一抹迷离的神秘。

然而事实证明,它远比神秘更加魅惑人心。美得实实在在,却非触手不可得。

人类骨子里对于山水的热永远也脱不离本能的牵扯,这是一种自然的回归。纵然当人类走出丛林的那一刻永远会以辉煌的历史纪念性载入史册,也不论城市的灯火阑珊、浮华多彩是多么的舒适安逸,当你倦了、累了之时,只会想到那么一个地方,能够肆无忌惮地本性回归。程阳,这么一个淳朴的近乎天然的桃源之地,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去处。

到得程阳风桥,也是机缘巧合。那会儿心心念念只想着要去柳州,却不想离开柳州之时,朋友提出顺道去程阳玩。我这人一向迷糊,在对程阳没有一星半点了解的情况下,糊里糊涂地就奔了去。

火车靠站时已是晚上八点多,我们几个女孩子一看去往三江县城的车子都是私家面包车,自是没那个胆子坐,勉为其难地在周边找了一个家庭旅馆。房价很便宜,住一晚上划下来每个人不到十块钱。环境自是十分不好,为了防止看上去很长时间没有消过毒的被子里有虫子,抖了半天。(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推开通往阳台的小门望去,隐隐约约可看到周围为数不多的几十户人家在暗处的灯火明明灭灭。间空气很好,十分的安静,通常乡下的夜晚应该能看到低垂的夜幕缀满水晶般闪烁的星子,可惜阴雨连绵拂去了那些美好的画面,只能听到“咕咕”的蛙鸣和着蛐蛐响亮的吟唱。旅店的大姐十分的热情,打烊后仍为我们做了一顿家常便饭,顺便提供了蚊香。

第二天天刚刚亮,我们就向三江县城出发,从那里转车直接去程阳。左右一个小时,便遥遥望见了杆栏式木构建筑的房舍以及穿斗木结构建筑的廊桥,座座相连,形成独特的建筑群系。

程阳有八寨,传说有一百零八座桥。程阳风雨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因为此地多风多雨,风雨桥据说是为了方便寨子里的人避雨而建制的,由此得名。门票算不得贵,用学生证可以买到半价票。

站在售票窗前,一眼就可以望见最为壮观的程阳永济桥。拆开了看有点江南水乡湖心小亭的韵味,但倘若立于侧方,它的长度几让人叹为观止。塔式桥亭的多角檐顶,檐角斜飞向上翘去,青灰色的瓦砾整齐的码在上方,气势磅礴。底下亭廊相连,与桥两侧的栏杆浑然一体,宛若曲径通幽的画栋回廊。桥基一部分隐在溪水中,露出水面的桥墩可看出是由青砖砌成,浑厚稳重。整个桥面全是用杉木铺就,踩上去发出木头特有的“吱吱踏踏”声。桥、廊、亭的完美结合,使其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它象征着“飞龙绕寨,保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风雨桥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完全以榫衔接。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桥与我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及罗马的钢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为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

在程阳,很少能看到砖头砌的房子,除了桥,民居、商店、旅馆等,均是木制的。独特的建筑群落使得每隔上一段路,便能看到防火知识宣传栏。我们入住的旅店就是一栋三层楼的纯木制吊脚楼。

站在漆得明黄的楼梯上眺望远处,入眼只见满目翠色,楼阁掩映其中,尽收眼底。青山绿水,木桥鼓楼,悠悠转动的水车,鳞次栉比的吊脚楼,背着孩子着天蓝色民族服饰绾着发髻的老人,河边带着蓑笠挽着袖子刷洗衣物的妇女,田间弯腰耕种的农家大哥……真要形容,我无法用贫瘠的词汇一一刻画,只能独自体会小桥流水,微雨青石路,雕梁画栋寒烟起的妙处。置身此处,只疑身在画中。

程阳以侗家文化为主,自然有一些有别于他处的地方特产。

首先要提的就是侗家油茶。在购得门票的同时,附赠免费两次品尝油茶的餐券。同行的一位朋友对此已垂涎很久,甫一拿到票就嚷嚷着要先去过回嘴瘾。其实,我们喝的并不是侗族百姓日常喝的油茶,只是改良过的。因为据说外来的游客一般喝不惯那种味道,只要想想加进去的佐料,例如盐、糖、花生、茶叶末、酸辣椒、米饭……都可以成为油茶的调味品,感觉上已经无法入口了。所以嘴边品尝的只能是此刻端在手中的加了松脆的油果子和炒米、添了糖的茶水,味道还不错。

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那些精美的手工刺绣、漂亮的麻布手绘挂画、刻着各种花纹的晶亮铜扣避邪手链、各式各样的刺绣包包,让我们缠着磨着侗家老奶奶,终以极低的价格满载而归。阿婆说包包是以前老人出嫁时的嫁衣改造的,卖一个就少一件,所以虽然绣花精美,但终是略显陈旧。说得投缘了,阿婆最后一高兴,还附送了一个铜钱。我以前做过古钱回收,自是辨得真假,康熙年间的铜钱虽不值钱,但东西却是真的。

在程阳,要吃到一餐“正常”的饭菜真不容易。因为没有专门的饭馆,多数人家在兼营旅店的同时提供餐饮,可是价格却贵得吓死人。也是运气好,在路上晃荡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当地的导游,得知我们想要品尝一下侗族特有的饭菜时,热情的侗家小妹带我们去了他表哥的家。侗族的百姓对于外来的人似乎不是很热情,不太情愿让生人来自己家中。因了这次机会,我们有幸参观了侗族民居内的结构。

房子的内部自然也是木制的,一楼架空的底层养着几只大白猪。侗家大哥告诉我们,因为程阳多雨,湿气较重,所以人一般都住在二楼,包括卧室、厨房、储物室等。在一间卧室里,我们看到了一面墙上挂满了照片,从黑白到彩照,一大家子的人似乎都集聚在了这里,亲密无间。寨子间相互离得近,邻里中随便一个拉出来都能攀得上亲。我们就待在厨房,看着侗家大哥忙碌地展示厨艺。房间地面的中间有一块凹下去的地方,随口一问,侗家大哥解释说那是因为天天冷的时候,可以放上火盆,上面可以架上锅壶之类的器具烧水做饭,顺便取暖。

饭菜终于呈上,有熏制的猪头肉(肉是自家养的猪宰的)和腌制的酸鱼(鱼是门前河水中捞的),一盘炒青菜(青菜当然是自家地里种的),一小碟腌渍的酸姜。这顿饭让从不挑食的我吃得如坐针毡。鱼太酸太咸,姜太辛太辣,正常口味的猪头肉却吃多了又腻,算得上美味的青菜又不够分,还要编排着善意的谎言。不过总算能填饱肚子。

程阳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其中不乏众多的外国友人。这次旅行中,也有幸结识了一些同伴,有艺术类学生前来此地写生的,也有外国放假的中学生。这般如画的风景,只有照片,似乎总有点缺憾。学文的人,尤其是学古文的人,心里总免不了有点古典情结,我自然不例外。闲聊中,讨到了一个艺术学院老师的墨宝,为我的旅途添了几分意外的惊喜。虽然之后在取得丹青的过程中颇费了番功夫,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我们在程阳停留了两日,期间恰好适逢六一,寨子里的小朋友们在村子的鼓楼里举行歌舞表演,着实让我们体验了一把有别于传统的童子节。演出时间是在晚上,寨子里的人家平时休息较早,只九点前后周围的房舍里已经没有了灯火的映照。我们只能拎着手机,借着微弱的光照着湿湿的石板路,深一脚浅一脚的互相搀扶着前往约定的鼓楼。

其实,中国汉族人口势力太强大,很多少数民族都逐渐被同化了,所以,侗族小朋友们的表演中也多数都是现代的歌舞汇演,不过期间穿插的穿着民族服饰的歌舞节目还是能让人感到一丝新鲜。

舞台设在鼓楼一楼的架空处,四周的黑暗,显得台上的灯光出奇得晃眼,其上层层叠叠近十层的十来米高的顶檐隐在暗处,因了光线的明暗对比,整体显得颇具气场。舞台前方的空地上空挂满了绳子拉起的小彩旗,底下摆满了长条的矮凳,坐满了男女老少。毫无意外地,白天结识的外国中学生们也在群众的行列中。

交谈中,得知他们来自美国,目前正过暑假,在老师的带领下来中国游玩,有将近二十个人。一个叫Tony的男孩告诉我们,学校每年都有类似这样的令营,有机会去世界各地参观不同的风土人情,这也是学习的一种形式。我不禁扼腕叹息,同样年纪的孩子,外国小孩对一件事情的表达形容能力和见识程度真让人汗颜,这也许就是教育机制产生的不同效果吧。

因为订的隔天下午的返程票,我们并没有久待,早早地便返回了宾馆。

第二日的行程就有些散漫了,一个朋友理所当然地走丢了。

我们沿着村落,且行且游。程阳各寨子间的道路皆是成块的青石铺成,所以即使是雨天,也不用担心脏湿了鞋袜。碰到宽阔处,大片打磨的光亮的石头铺就的地面,因为雨水的反光,几乎能清晰地倒映出边上的鼓楼和房屋。

我们看了程阳特有的彩石店,品了侗家酒寨各种口味醇香的重阳酒。酒寨的大姐非常热情地用精美小巧的小酒盅一一为我们沽酒。店内从低到高的酒架上摆满了盛着各种口味的果酒、花酒、药酒之类的玻璃瓶子。有桂花味的、菊花味的、覆盆子的、枸杞的、野葡萄的、酸梅的、当归的……一二十种口味,捡了自己喜欢的,只要不怕醉,任你可劲儿地尝,不买也没关系。不过因为最为经典的镇店之宝“重阳糯米酒”味道实在是太好了,忍不住和朋友每人打了一矿泉水瓶的量。

小店中间的根雕木几上,放了一方鱼缸,鱼缸的上方压了几块不小的石头,里面养了三条状似泥鳅但身形略大的鱼。我奇道:“为什么要在鱼缸上放上石头?”大姐笑呵呵地说:“这种鱼是我们这里特有的,当地人叫它树鱼,因为它有时候会从水里爬出来,爬到周围的树上看到虫子就伸长了舌头捕虫子吃。放石头在上面就是防止它爬出来乱跑。”我吃惊地打量它们,其貌不扬啊,居然有两栖蛙类的本领!

大姐告诉我们出了店门沿着大路走,会看到一座山,是他们这里海拔最高的山,登上了山顶可以看到整个程阳村寨的全景。我们谢别了酒寨夫妇,看了看时间,估量着再往山上走可能就赶不上下午的火车了,遂放弃了爬山的打算决定打道回府。

回去等了约莫个把小时,那位走失的朋友也返回了宾馆。后来听她讲,她与我们分开后也不知道自己走到哪了,居然赶上了一户人家为孩子做满月酒的酒宴。侗家为小孩做满月酒非常另类,前后要摆十天的酒席。“不会吃穷主家啊?”我愕然。朋友说:“当然不会了。周围十村八落的亲戚朋友都要前来祝贺,只是来之前先挑一担子大米,在箩筐上放六个八个鸡蛋,红包也放在白花花的米堆之中,数量随客人愿,接下来的十天,一家老小就都可以天天到主人家里吃饭了。不过饭可不是白吃的,他们要自己动手做,饭后一块儿搭手收拾残局。”朋友还解释说,外来的客人也可入席,只是要意思意思封个红包聊表心意,讨个喜气。朋友好不容易赶上这个场,岂容错过?当下问清楚后,封了一个十块钱的红包,进去饱餐了一顿。临了还在几个大妈阿婆的盛情邀请下打包了不少,回来予我们解馋。说实话,真的美味无比,比起前一天侗家大哥的厨艺,不知高了多少。

走的前一刻,想着再去喝上一碗油茶。只是刚刚捧起碗来,车已来到,囫囵地吞了几口,抹着嘴角就往上冲,换了司机大叔好一顿笑话。

仍是烟雨婆娑的天气,将背后的整个程阳寨子侵润的如同还未晾干的工笔画般,只是它的真实,是可触可摸、可观可品的。

2012.8.25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31547/

风雨程阳桥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