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过年系列之:元宵节放“灯”

2015-02-06 09:54 作者:我是小民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引自“百度百科”)

元宵节的习俗很多:吃元宵、观灯、猜灯谜、放烟花、约会情人……

在元宵节与情人约会有诗词为证。 欧阳修的《生查子》是这样写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辛弃疾的《青玉案》也有描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童年的元宵节没吃过元宵,没猜过灯谜,没见过烟花,更没约会过情人。唯一留有深刻印象的是在元宵节观灯,准确的说是放灯。

灯是纸糊的灯笼,简易简陋至极,秫秸做骨架,糊上一层薄薄的玻璃纸,里面安放一截寸许长的蜡烛,用一根细麻绳做系,拿根棍棒挑着。请千万别小看这纸糊的灯笼,一挑出来可是能吸过来好多双艳羡的目光的。

绝大多数的“灯”,是不能称作灯的,哪怕被称做简易的灯也不合适。但是,不可否认,那些“灯”千奇百怪,有创意,最了不起的一点,那都是孩子自己动手设计制造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先说材质,辣萝卜、红薯块、胶泥块、猪蹄甲,无所不有。造型更是多了去了,想要什么型就削成什么型,捏成什么型,有的天然成型,比如细长的辣萝卜去掉上头,挖个大大的深深地窝槽儿,双手一捧,不是个标准的“火炬”吗?燃油是个大问题,家里的煤油是有数的,倒不来,就偷偷的撕一块吊在房梁上的猪肉块上的膘油,再不然拿刀割一块猪肚子处的肥肉,拢在袖子里,飞跑出去,装在“灯”槽里,一切解决。灯芯那可是现成的,不必转圈子找寻,穿着的棉裤裆不是早开放了吗,棉花大大的有,撕一块,捻几下,夹在猪油或肥肉块里。

“灯”做成了。

满眼都是孩子们自作的“灯”,满眼都是孩子们满足、兴奋的笑脸。“灯”火比灯笼亮,还不怕风吹,孩子们就不再艳羡简直比国宝还稀有的灯笼。尤其是“灯”火烧的猪肉皮吱吱啦啦的响,肉皮和猪蹄甲被火烤的散发出的强烈的焦糊味、油香味,很能勾起孩子某一方面无限的遐想。紧跟着,辣萝卜、红薯块被火烤的时间长了,变熟变软,肉香味、薯香味阵阵扑鼻而来,那种美食的诱惑力可不是轻易能抵得住的了。我可是在放“灯”之后躲在“灯火阑珊处”品尝过那种“美食”的,那种世间少有的独特的风味我至今也没忘记。

注 古人称其为“宵”句,疑“古人”前漏一“夜”字,当为:夜,古人称其为“宵”。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29783/

过年系列之:元宵节放“灯”的评论 (共 9 条)

  • 纤纤柳絮
  • 晓晓
  • 孤帆鸢影
  • 老党
  • 心静如水
  • 大奔
    大奔 审核通过并说 我可是在放“灯”之后躲在“灯火阑珊处”品尝过那种“美食”的,那种世间少有的独特的风味我至今也没忘记。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满眼都是孩子们自作的“灯”,满眼都是孩子们满足......
  • 白山黑水

    白山黑水欣赏,问好作者。

    赞(0)回复
  • 老党

    老党点喜欢,问好。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