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厨房之乐

2015-01-25 20:06 作者:千里踏月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家在五楼,厨房的外面正对着一棵婆娑的金柳。

每当和风吹拂,婀娜的柳枝便像亭亭的舞女跳动起来,煞是好看。特别是夕阳衔山的时候,玫瑰色的晚霞映照在已经长出金黄色嫩芽的柳树上,像是给柳树披上了一件金碧辉煌的婚纱,我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吟诵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的诗句来: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一边吟诵,一边炒菜,自觉不自觉地和着那柳树的飘动,身体也有节奏的舞动起来。于是轻轻松松就做好了一顿饭菜。如果有心把厨房里的全过程摄制下来,不用编排加工,便是一曲优美的厨房舞蹈,再如果投到广场上,让大妈们学着去跳,定不逊于叔的《江南style》和筷子兄弟的《小苹果》。

每次到厨房,抬头见到的总是和五楼齐高的那棵金柳。她也似乎微微向我笑着,摆动的柳枝像是在老朋友招手。很多次,我似乎也感觉到她想把脑袋伸进厨房,商量着想要品尝我的佳肴。我也似乎有了动力,不管多累,下班后总是直奔厨房,也总是尽心尽意的去做每一道饭菜,以等待她的品尝和赞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女儿上了高三,我的每天的工作的重点更是落在了厨房。看一眼对面的金柳,又看一眼左边的大道——那是女儿放学必经之路。我系上围裙,哼着不成调的老歌曲,便开始在厨房忙碌起来。

每次做菜,我都想着要给女儿一个惊喜。我最喜欢听到女儿放学后走进屋子后的惊叫声:“哇塞,舌尖上的饕餮。”

每次放下书包,洗完手,坐在餐桌前,女儿便用夸张的鼻子闻闻味,然后便很享受地吃起来。每当这时候,我便成就感、幸福感溢满全身,往往是自己还没有动筷子吃,便已经先饱了。

大凡女儿都嘴刁,怪不得说女儿是猫投胎。她们往往重味不重材,求新不求量。吃一顿,炒的菜量绝对不能大,但花样必须要新。对食材不是特别讲究,但对味道却是挑三拣四。如果她长时间把筷子含在嘴里,或者用筷子在这个碗里挑挑,那个碗里翻翻,我知道,我的菜没有做好,于是满脸愧色对她说,今天没感觉,下顿给你补。女儿也体贴父亲,知道我当老师也辛苦,便装着很受用的样子吃起来。而我的内疚却更深了。洗碗时看窗外的金柳,似乎也噘着嘴在埋怨我。

为了让上高三的女儿吃好,当好真正的后勤部长,我还真是绞尽了脑汁。毕竟不是厨师,拿手的菜就那几个;白银这地方,普通的食材也就那几样,复杂的东西没时间弄,也不擅长弄。可女儿吃不好,营养跟不上,势必影响学习。站在厨房,一边看着那棵婆娑的金柳,一边便想着把买来的食材做成什么样的菜。而灵感来自于对女儿口味的了解以及对菜谱的模仿和创新。即使是最普通的食材,我也要想办法做出新的花样,做出女儿乃至一家人喜欢吃的味道。平时做的最多的荤菜是鸡肉和鱼。做鸡肉时我每顿都没有简单去重复,上顿是辣子鸡块,下一顿必定是啤酒鸡,或者家乡名菜东安鸡,或者是模仿餐馆的宫爆鸡丁,或者是干煸,或者是香菇炖鸡汤。做的最多的是家乡湖南名菜东安鸡,要用酸辣椒去炒,女儿最吃。做鱼做得最多的是炖鲫鱼汤,有营养,补脑;其次是酸菜火锅鱼,再其次是红烧。素菜我最上手的是炒蒜薹,脆,一家人爱吃;土豆丝,更是拿手,麻麻辣辣、酸酸脆脆,是老妻最爱,只是女儿不太爱吃,也就偶尔做做了。女儿考学走后,这道菜便成了主打,三五天不做,妻子必定叨念。

一日三顿,早餐一直由妻子准备,其他两餐大多我料理。我尽量做到上顿不和下顿同,头天不和第二天一样。虽然手艺和厨师一比大相径庭,但顿顿用心去做,家人自然就会品尝到厨师做不出来的特有的家的味道。那些尝尽了山珍海味的人却依然认为父母亲做的菜最香,大概因为这吧。

放学早了,女儿也会来帮厨。每一次,父女两人手上忙着,嘴里也不会停闲。大多是女儿在讲,女儿讲得最多的是发生在学校的八卦糗事,而我就只剩下竖起耳朵听,然后乐呵呵陪着傻笑。

趁着女儿兴致好的时候,我会指着窗外的金柳和她背诵诗歌。常常是我背上句,女儿对下句:

“一树风千万枝,”

“嫩如金色软于丝。”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飞。”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

一次,我随口吟出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句,女儿不屑于作答,没想到妻子得意的对答上了:

“今我来思,雪霏霏。”

顿时,我们父女两张开的嘴没有合上。

原来她也懂。屋子里便充满了快乐的笑声。

女儿上大学去了,如今的季节已是天,窗外那棵金柳覆盖上一层绒绒的白雪,几处露出的几小截枝条黄里微微透红,又是那玫瑰红的夕阳衔山,我看一看眼前美丽如仙的金柳,又看看左边的大道,边做,边等待着妻子的归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25840/

厨房之乐的评论 (共 3 条)

  • 雪灵
  • 晓晓
  • 那片彩虹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