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一直在路上

2015-01-14 12:26 作者:夏沫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谁的青不迷茫》是L同学推荐给我的,说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我可以看一下,会是我喜欢的风格。这推荐的时间估计要追溯到2014年上半年,一直就只记住名字,却没有去看,没有放在心上,自然就抛掷脑后了。

有一天在娱乐星周刊上再次听到刘同这个名字,而这时他的《虽败犹荣》也已取得很好的成绩。后知他的这本《谁的青春不迷茫》早已荣登2013年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没记错的话好像是第十四名的好成绩,打败了很多知名作家。

2015年1月,乘着放假这几天,我打开这本书认真的看了起来,好似很正式,也是对自己一个审视。似乎对于25岁的我来说,青春早已不复存在,可是那些年行走时的无助,孤独还有挫败感,仍然会在某个时刻深深的刺痛肌肤,直达心里。

书的封面是他的背影,左上角写着:“一个奋斗小青年的逆袭人生”。150万字的记录,大多是在北京的日子,而内容我用了一个下午就看到了2009年,他28岁的时候,我就没有继续阅读了。于是开始敲击键盘,这一刻似乎想要拾回,我20至25岁的很多故事,但我发现很多很多事情大多都忘记了,那时是有多忙,忘记了去认真记录生活呢?但还好那些像打了鸡血一样战斗的日子,我都还没有忘记。

2009年,我大二,20岁,传媒学院话剧社成立。第一步就是征集剧本。其实偷偷的在心里载种的一个想就是关于这一行,却从未去触碰的还是这个。可是在刘同的世界里,他从未离开和放弃的就是他是一位电视人、媒体人。这一次我并没有逃脱。

起初我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自己的剧本交给了我们话剧社的大导演(一位年轻漂亮的毕业于上海某大学的硕士导演系专业的美女)。对她的映像很深刻:她不高,但皮肤很白、唱歌非常好听,她和我们打成一片,她会很多种方言,与我们一起搞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很幸运的是剧本被选中了,这是我第一次像打了鸡血一样认真完成的作品。我为了它有专门去网吧搜集搞笑的段子,回来之后筛选并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其实打鸡血时脑子转的很快,而且一定要相信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剧本不长,搞笑为主;幽默第二,演技第一。

如果你听到我的剧本的名字是“精神病院里的故事”,你会不会想我就是个疯子啊?现在我觉得自己那个时候肯定也不太正常,可是不正常的事情还在后面呢!当时召集演员的时候,我一顿把我们新闻0803班十几号人士,都拉去当剧本里的角色。从院长到护士、病人都是的,除护士还能正常点,剩下的没有一个正常的。记得很清楚我的好朋友郑玲、小罗、胡平、撒敏、、、、、、还有男同胞小龙、黄领,话说那一年的两场巡演,黄小领同学的方言式、夸张式的表演征服了很多观众,博得了很多掌声。

一次好的话剧演出不仅仅要好的剧本,好的演员,更重要的是过程。打鸡血式的写剧本到打鸡血式的排练。从一开始的四不像到后来的很搞笑,每个人的特点都凸显出来,应该是算成功的。

其实,刘同在这本书里也有写到,他有很多次像打了鸡血一样战斗的无数个晚。我觉得他的青春并不迷茫,只是很多时候梦想与现实冲突时,那一刻的无助占据了他的心。他一直都在做着他一直着的事业,他是一个很棒的电视人、媒体人。

谁没有年轻过、迷茫过呢?那些笑过、哭过的日子叫做青春;那些打了鸡血的日子叫做青春;那些付出了同时也有了收获的日子叫做青春。25岁的我们离青春越来越远,可是我们依然一直都在路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22995/

我们一直在路上的评论 (共 10 条)

  • 心静如水
  • 雪儿
  • 晓晓
  • 淡了红颜
  • 雪灵
  • 春暖花开
  • 纤纤柳絮
  • 醉死了算球
  • 我本豺狼
  • 虚妄的伊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