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载写作情一世石油缘

2014-11-04 10:58 作者:阿童木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中国石油报》刊稿149篇,《管道保护》杂志刊稿35篇,西南管道公司门户要闻栏目刊稿46篇……翻看着“兰州输油气分公司2014年1—10月份媒体刊稿统计表”,作为分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直接责任人的我心里满满的、沉甸甸的。华秋实,2014年,在分公司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在党群科和广大通讯员的共同努力下,分公司的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特别是几名优秀基层通讯员的迅速成长,更让我感到欣慰与踏实,望着这密密麻麻的几页刊稿统计表,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台灯下连赶稿的孤独背影,也仿佛看到了他们收获成绩与肯定时的欣喜笑容,不禁心生感动和振奋,也禁不住忆起当年自己走上石油管道新闻写作之路时的点点滴滴……

作为一名石油管道子弟,与石油管道媒体结缘,还要追溯到13年前的高中时期。2001年7月13日和7月20日,我的文学处女作《理发风波》连载于《石油管道报·蓝色周末》。当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的那一刻,一种溢于言表的成就感瞬间从心底喷薄而出。记得那个栏目叫“新林”,是专门为中小学生“栽花种草”所开辟的园地。记得编辑老师还为我的作文写了200余字的评语,其中的一句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小作者对于生活观察细致、思考深入。”时至今日,细致地观察及深入地思考生活仍然是我的人生态度和习惯。第二次发表作文同样是在《石油管道报·蓝色周末》,2001年10月7日那一期。记得那个栏目叫“周末文苑”。在当时的我看来,这个栏目里刊登的都是“大人”们写的反映“大人”生活的文章,自己的文章能够跻身于“成人世界”,我感到很自豪。随后,经过编辑老师的修改,这篇文章又发表于由毛主席题写刊名的《中学生》杂志,并荣获该杂志举办的“新希望”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

具有纪念意义的是,以上两篇作文发表的时间分别与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国足闯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圈的时间是同一天。

两篇文章先后在《石油管道报》上发表极大地鼓舞、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和灵感。高中的后半段和整个大学时代,我笔耕不辍、孜孜以求,陆续发表了不少作品。其中大二时在《琥珀诗刊》发表的组诗《我是个割草的孩子》更是让我获得了学年度特别奖学金。

2007年我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石油管道兰成渝输油分公司陇西输油站工作。陇西输油站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工作、生活比较艰苦和单调。在这样的环境里,是新闻写作让我的业余生活变得异彩纷呈。多少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同事们都已熟睡,我仍在图书室里伏案写作,写基层小站里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11月15日,在我向业内媒体连续投稿50余篇后,终于在《石油管道报》上发表了一则消息。虽然只有短短的百十字,但这是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在业内媒体上刊发稿件,也是我时隔6年后第三次在《石油管道报》上发表文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更加勤奋刻苦,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新闻写作上,又陆续在业内媒体上发表了几篇稿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新闻写作之路上渐渐步入正轨的我并不满足于只写一些新闻报道,我开始尝试着将自己在大学期间学到的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知识与安全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天道酬勤,经过近一个月的撰写,我的管理论文《站队安全文化建设的哲学实践与思考》终于大功告成并发表在《管道通讯》2008年第2期上。此外,这篇论文还荣获了管道运输行业协会2008年度优秀管理论文征集活动三等奖。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另一篇论文《浅谈博弈论在管输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还荣获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8年度HSE论文征集活动三等奖。

2008年2月,我调到兰成渝分公司维抢修中心任设备技术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仍坚持新闻写作,常常是刚干完活儿还顾不上脱下沾满油污的工装就开始伏案写稿。在此期间,我的几篇反映兰成渝维抢修中心科学管理的稿件先后发表在业内媒体上。

2008年5月15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上午,我正在库房清点抢险物资。这时,时任兰成渝分公司党群工作科王友军科长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小罗,管道公司企业文化处和咱们单位联合成立了兰成渝管道抗震保油新闻报道组,人手不够,要调你过去。”

就这样,我成了兰成渝分公司党群工作科的一名宣传干事。在历时两个月艰苦卓绝的抗震保供战役中,我和新闻报道组的同事们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工作,时常加班到深夜,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十二三个小时。在此期间,我用客观详实、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录下了兰成渝管道抗震保供工作的点点滴滴以及许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其中《兰成渝分公司身处灾区心系灾民》、《各媒体记者赴兰成渝管线实地采访》等稿件先后发表在《石油商报》、《石油管道报》和《管道通讯》等业内媒体上。

2008年11月,我又被调到兰成渝分公司经理(党委)办公室任秘书,工作比以前更加繁忙了。可是我在新闻写作上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白天工作忙就晚上写,常常是夜很深了,妻子已经安睡,我仍在台灯下奋笔疾书。妻子常问我,每天这样写啊写的累不累,我说累并快乐着,因为这是我钟的事业。

从2010年1月起,我开始担任兰州分公司团委副书记、办公室秘书,2011年7月兼任分公司记者站站长,2011年10月兼任管道公司团委宣传委员,写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经常劝我:“悠着点,你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头发多浓密,现在眼看着就成‘地中海’了。”每当这时,我则开玩笑地说:“俗话讲的好啊,‘热闹的市场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习惯影响人生。参加工作七年多了,不论是在基层站队倒班,还是在维抢修中心当技术员,或是在党群工作科任宣传干事,抑或是在经理办公室做秘书,做团委书记、记者站站长、党群科负责人,我始终保持着向业内媒体投稿的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以来,我已在业内媒体刊稿数百篇。每篇稿件发表后,我都会跟原稿进行对比,看看编辑老师是怎样修改的。通过这种方式,我受到很多启迪,新闻写作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说过:“生活不仅有当下的苟且,生活还有诗和远方。”与我而言,新闻写作既是“当下的苟且”,是本职工作,又是“诗和远方”,是兴趣爱好。放眼周遭,有几人能将本职工作和兴趣爱好有机结合,因此,仅凭这一点,我便深感幸运和幸福了。

感谢新闻写作,她使我的生活充实、愉快且充满意义。感谢新闻写作,她使我时常体验到艺术创作般的快感,获得精神的享受与心灵的升华。虽然去年以来由于工作职责的变化,动笔机会渐少,但我仍愿意捉住时间的尾巴,继续追逐新闻写作的脚步,为宣传企业生产经营新业绩、员工队伍新风貌不断贡献绵薄之力。(罗士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05359/

十载写作情一世石油缘的评论 (共 14 条)

  • 纤纤柳絮
  • 心静如水
  • 晓晓
  • 蓝色的海
  • 醉死了算球
  • 子衣若荷
  • 听雨
  • 雪儿
  • 荷塘月色
  • 岁月如歌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作为一名石油管道子弟,与石油管道媒体结缘......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问好作者!散文网写作愉快!
  • 大奔
    大奔 审核通过并说 文字的绿洲既需要爱护,也需要耕耘,所以累并快乐着。祝写作愉快!
  • 阿童木

    阿童木回复@丫丫:谢谢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