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宝珠村的宝珠》作者:三川贤夫

2014-11-03 09:53 作者:天地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二龙戏珠 托修庙

明朝崇桢年间,我国干旱持续时间与受灾范围为近百年所未见,多处溪水断流、无数井泉干涸、遍野青草枯萎,历史上称之“崇祯大旱”。然而在川西北永镇场的西面曾家沟和高家沟,因有两眼泉水喷薄而出,浇灌了近三百亩粮田,使这里几十户农民侥幸度过了灾荒。这两眼泉水流自于曾家沟侧面的龙脉山丘,整座山丘简直是树的海洋。山上满是四季常青的灌木丛覆盖着地面,灌木丛中一株株粗壮的苍松翠柏伸展着苍劲的枝干,犹如撑起无数把墨绿大伞,浓荫蔽日;更有一片枝繁叶茂的马桑树,其中的几颗树干有两人牵手合围之粗,高数丈;还有一株六人牵手合围的黄楝树傲然挺立,周围枝桠都是脸盆粗细,其主干直插云霄,犹如擎天巨柱,枝桠上常有雀飞跃、神鸡啼鸣;距离黄楝树十米左右还长着两株奇异的树,水桶大小、三丈多高,有雌雄之别,雌树初开花挂果,色青,状如袖珍“罗汉”,秋末成熟时紫红色,味甜。凡路过此地者都羡慕这儿是“居士修道、神仙隐逸”的绝佳处所。最近几月这山丘林子每晚深人静时,疾风呼呼,树叶摇曳,发出涌波翻浪般的轰轰声响,同时树林中透出一团朝霞似的红光映红一片天空。这一奇异现象被当地百姓传得沸沸扬扬。

一天夜晚,住在山下的曾木匠和高石匠参加绵阳圣水寺庙竣工晚宴后,步行回家时听到声响见到红光很是好奇,便进山想探明究竟。他们循着红光上山,来到泉眼五米开外,透过树干缝隙,竟然看见两个身着彩服、头上长角、相貌奇特的怪异少年,站在泉眼边嘻嘻哈哈地来回抛着一个鹅蛋大小的闪闪发光的火球。曾、高二位匠人是当地从不信邪、不怕事的胆大之人,见到此情景大喊道:“你俩是谁家的孩子?这么晚了还站在泉眼上玩耍,不拍掉下去?”俩少年听得喊叫,一头扎下泉眼不见了,红光也消失了,山林一片漆黑。两位壮汉顿时惊慌失措晕倒在树下……迷迷糊糊中又看见刚才那两个怪异少年来到他们身边说:“二位师傅不用怕,我俩本是东海龙王敖广的大太子和二太子,我叫敖凡,我二弟叫敖平。先前我俩正在天宫游玩,听说哪吒打死了我三弟敖丙,急忙前往为弟寻仇。赶到陈塘关时正见李靖痛声责骂他小儿,那哪吒受不了责骂当即剖腹自尽了,于是我们的寻仇念头顿消,便回东海而去,路过此地见古树参天森林茂密景致幽美,便缘树而下寻水止渴,发现两处泉眼跃入其中,顺着泉下暗河逆流而上,竟然到了我舅父神龟管辖的通天河。我们又原路返回从这泉眼跳出,刚才正在玩耍夜明宝珠嘞,不知是否惊吓了二位师傅?”曾木匠眼馋地盯着少年手中的东西问:“你们这珠子从何而得?为何红光耀天?”二太子敖平脱口而出:“这珠子是龟妹子送给我的订婚信物。这是她母亲贝壳夫人历经千年修炼而成的珍奇宝珠,露出水面受日月星光照耀后就会释放出红霞般的光芒。”高石匠又问:“这宝珠能保风调顺吃穿不愁么?”大太子敖凡说:“此宝珠存放米柜可生米,放于钱袋能生钱,丢在泉眼中能保证泉水长流,永不枯竭。若在此山盖座庙宇香火供奉宝珠,虽不敢说年年风调雨顺,但至少可保百姓免受饥饿与战祸之苦。”两位匠人听后万分惊喜,忙叩首跪拜良久,抬头时不见了少年踪影,睁开眼来已是次日清晨。曾、高二人将昨夜见闻之事告诉了家人和邻居,大家觉得奇异,都赞同捐资修建庙宇。于是开始集资、备料、平地、砍树……经过多年准备,终于在明末清初的洪化年间,在两处泉眼的前面——龙脉山的“龙头”处修好了一座占地两千多平米、由三进院落三大宫殿组成的雄伟大气的寺庙。寺庙正殿柏木脊梁上刻着“宝珠长明”四字,庙门上方刻着“龙泉寺”庙名,门外两侧马桑树柱头上镌刻着“神思浩荡八仙还方万民安”、“佛光普照九龙归位朝百聖”等对联,所刻之字皆用金粉液涂染,异常醒目。庙门口还有两个活灵活现、威武雄壮的大石狮相对而站,如值守寺庙的忠实门岗。

(二)寺庙避难 天灭叛军

龙泉寺庙修好后香客不断,香火日盛。两眼泉水四季喷涌、源源不断,保证了这里人畜饮水与农田灌溉,多余之水在曾家沟汇集一处,竟流淌出一条小溪来、穿过高家沟、转向陈家坝、几经蜿蜒周折最后经过龙桥河流入永镇场主河道。传说龙泉寺庙修好后第三年,吴三桂叛军中的一支不足百人的小队,在清军的追剿下,逃进永镇场地界,杀人抢粮、鸡犬不留。一日叛军窜入高家沟直奔曾家沟而来,高石匠、曾木匠想起了多年前那天夜里龙王大太子敖凡说过的话,慌忙带领家族男女老少前往龙泉寺庙躲藏。叛军见有百姓逃入寺庙正要上山抢劫追杀,突然间狂风大作、黑雾弥漫、飞沙走石,吹打得叛军蒙头闭眼不敢前行。待风沙停息睁开眼时,四处漆黑一片如入黑洞,叛军相互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点火竟皆不燃,只得就地坐下……奇怪的黑夜持续了七昼夜之久。第八日天亮日出,庙中曾、高等百姓出庙下山回家,见叛军横七竖八蜷卧于地,无一存活。

(三)县官贪财 丢弃官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地百姓都说是龙泉寺的宝珠显灵,事情越传越远、越传越神,远近香客日益增多。大家推举曾木匠和高石匠为庙会会首,安排四人一班轮流值守,负责解决香客斋饭、打扫寺庙清洁和守护宝珠。几年后的一个秋天,龙珠显灵之事传入绵州某县贪官耳中,贪财的县官亲率衙役数十人以征收“庙税”为名,前来龙泉寺索取“宝珠”。庙中的龙王大太子敖凡知道官府来者不善、百姓无力抗拒,急忙派二弟敖平从泉眼潜入通天河舅父那里借来龟将蟹兵严阵以待。县官骑着一匹黑马,在腰挎大刀的众衙役簇拥下,威风凛凛地来到寺庙盛气凌人地大声吼道:“谁是会首?快将宝珠交出可免十年庙税。不交宝珠也可,那就把十年庙税三千担黄谷在今天一次交清。”

曾木匠质问:“为什么收庙税?为什么要一次交清十年的?”高石匠一口拒绝:“我们没有宝珠,也没有这么多黄谷。你们官府是不让老百姓活命了么?”县官一听勃然大怒:“这是圣旨,谁敢违抗?来人,将这两个刁民头子绑回县衙再说。”

衙役正要动手,龙王二太子敖平所率领的龟将蟹兵早已义愤填膺杀将出来,砍死了几个正要绑人的衙役,县官一看这些奇形怪貌之兵吓出一身冷汗,慌忙勒转马头拍马而逃,余者衙役也抱头鼠窜般逃命而去。敖平叫龟将蟹兵去追杀衙役,自己去追杀县官。县官伏在马背上一口气跑出三、四里路程,扭头一看,那头上长角的少年手执龙鞭向自己猛追而来。县官顿生金蝉脱壳之计,急忙跳下马来将身上官服脱下丢于路上,又将头上乌纱帽扣在官服上,将马打跑,自己则躲进路边农户的茅厕。敖平追至近前误以为县官落马摔倒在地,挥鞭击去,口中念道:“让此贪财之官化为土石,不再害民!”念罢凯旋而归。当即这乌纱帽及官服便化为了一座两、三里长的山梁,被当地人称着“纱帽梁”。那县官后来逃回县府不久,被百姓状告欺下瞒上随意征税、搜刮百姓钱粮、强奸民女致死,最终落得撤职收监的下场。

(四)二龙成亲 再修一庙

龙王二太子敖平等追杀贪官衙役得胜而回,正与哥哥敖凡商议设宴庆贺之事,忽听得庙外有叽叽喳喳的啼叫声,忙叫龟将蟹兵出庙外打探,回来报告二太子说:“最高的那棵黄楝树上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位老妇人,呼唤着一大群小鸡在树枝间嬉戏逗乐呢。”敖凡一听心想:“莫不是我老丈母娘找来了?”立即迎出庙门仰头一望,拱手问道:“不知岳母仙姑到来,有失远迎,请到庙内饮茶。”

毗蓝鸡婆听得有人叫自己为岳母,俯首下视,见是龙王大太子,转笑为怒飞下树来质问道:“三年前你上门求婚,我并未答应。等我帮助悟空捉拿了蜈蚣妖怪回来,你却花言巧语骗走了我大闺女,我曾多次到东海寻找毫无音讯。久住天宫感到烦闷,今日带着儿女出天门闲逛,见这大树高过天门便缘树而下,没想到你会躲藏在此处逍遥快活。快快交出我女儿来!”

敖凡解释说;“岳母大人切莫气坏了身子,我与你家黄花仙女乃真心相,只因岳母不顾女儿意愿才逼得她离家出走。”

毗蓝鸡婆也知道是自己的门第观念干涉了女儿的婚姻自由,女儿出走后自己很是后悔,想到此急切地问:“你把我女儿怎样了?我要当面问问她,如果我女儿现在与你还是真心相爱,那你俩就尽快把婚事办了,也算了却老娘一桩心事。”

敖凡听了喜出望外,一边将岳母领进庙内,一边如实相告:“我对你女儿的爱是纯真的,这三年来,我让你女儿与我舅父家龟妹子吃住在一起。我们早已商定等到你同意的那天才正式成亲。”正说话间,又听得熟悉的银铃般的笑声从寺庙传来。原来那黄花仙女与龟妹子在通天河不见龟将蟹兵回来,不知两位龙太子与官府相斗胜败如何,十分担心和挂念,便循着地下暗河来到了龙泉寺。黄花仙女见到母亲与众多兄弟姐妹,由诧异而惊喜,少不了拥抱亲热、各叙别情一番。龟妹子听了敖平与龟将蟹兵追杀县官衙役的经过,拍手叫好,羞涩地在二太子脸上深深地留下了一个亲吻的痕迹。龟将提议说:“二位太子何不在此与龟妹子和黄花仙女举行婚礼,把庆功宴与喜宴一同办了?我等也好热闹热闹!”毗蓝鸡婆觉得甚好满口应允。敖凡与敖平两对恋人早已求之不得自然高兴万分,一面委派龟将蟹兵前往四海龙宫和通天河神龟府请客,一面托付寺庙会首曾木匠、高石匠负责请厨师备办宴席。三天后婚宴与庆功宴正式举行,近邻百姓也纷纷前来祝贺,龙泉寺庙的喜庆热闹场景持续了七天七夜。

考虑到婚后生儿育女、人口增多,必然住房拥挤,高石匠建议道:“在高家沟下面距离狮子包山不远处的谢家大山,可与龙泉寺这座山的景致媲美。我们在那里再盖一座寺庙,请二太子到那里镇守如何?”大太子说:“我与二弟随你们去看看再定吧。”两位太子前往一看,果然是堪称人间仙境,非常满意。二太子敖平说:“哥哥就住龙泉寺吧,我以后愿来此居住。”便吩咐曾木匠与高石匠筹办修庙之事。仙界一天人间一年,曾高两位匠人年老去世后,其后人与当地百姓继续筹办修庙。清朝中期,终于在谢家大山山头上建好了一座庙宇,听说是二太子敖平与龟妹子俩夫妇驻守,便取名为“龙龟寺”。后来立碑石时,不知是人们嫌“龟”字不好听,还是石匠嫌“龟”字难刻,将“龟”镌刻成了“归”字。于是一个村便有了两座关于“龙”的寺庙,上有“龙泉寺”,下有“龙归寺”。

(五)太子寻宝 神鸭化石

纱帽梁山下住着一家姓彭的农户,养了一大群鸭子,每天早晨放进堰塘晚上自行回来。有一天清晨,彭大娘放鸭时吃惊地喊道:“老头子!你快来数一数,我们家的鸭子怎么多了一只呀?”彭老头手握旱烟袋装上烟丝点着火猛吸一口,呛得咳嗽了几声,慢条斯理地走来说道:“不会吧,是不是你数错了喔?”“怎么会错?我家那二十只鸭子全是麻黑色,多出的那只是灰白色,比我家的鸭子大得多,很扎眼。”彭老头走近一看果然如老伴所说,便到左邻右舍及四周住户询问有谁丢失了鸭子,都说没有丢失。回到自家鸭圈一看,发现几个鸭蛋中有一个金黄色的蛋,比鹅蛋还大,,估计是多出来的那只大灰鸭下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半年之久,说来也怪,其它鸭子隔天下个蛋还要停窝,可是那只大灰鸭每天都要下一个金黄色的大蛋,从不停窝,拿到集市上去卖时价钱比别的蛋高出一倍,买的人反而多些。左邻右舍都说大灰鸭给彭家带来了财运,彭家渐渐富起来了。

大灰鸭每天下金蛋的消息传到了龙泉寺龙王大太子那里,敖凡正为“宝珠”失踪的事而发愁呢。那宝珠本是龟妹子送与二太子的定情信物,为了保住曾家沟、高家沟的百姓不受干旱之苦,敖平主动献出宝珠供奉于龙泉寺庙,并托付哥哥敖凡看管。半年前,敖凡与黄花仙女到昴日星官那里为老丈母毗蓝鸡婆贺寿多玩了几天,回龙泉寺才发现宝珠不在了,当初还以为是守庙的百姓私自拿回家去了。经多方查证并非当地百姓所盗,只听守庙的说曾经看见有野鸭飞进庙中,后将野鸭驱赶了出去,但不知飞向何处去了。这天一大早,敖凡在百姓的带领下来到彭家查看金蛋,果然见蛋上散发着宝珠光华,又到堰塘边观看,见那只大灰鸭并非人间凡鸭,已有百年修炼之道法,宝珠定是被它所吞食。大灰鸭扭头看见了大太子,惊慌地从鸭群中展翅向纱帽梁腾飞而去。说时迟那时快,敖凡现出龙身腾空追去,用龙尾一扫将大灰鸭击落在山下一块圆形巨石上,张开龙口对准鸭嘴一吸将鸭肚中的“宝珠”吸入口中。被龙太子猛力一击一吸,大灰鸭魂飞魄散,其尸首化作了一只大如水牛的灰色石鸭,惊吓而出的最后一个金蛋也化作了一个灰白色的石蛋,落在屁股下的石坪上。大太子寻回宝珠后重新供奉于龙泉寺内,并邀请岳母来庙协助守护。相传当地百姓中有人在每天黄昏时,看到庙门外那棵又高又大的黄楝树上,总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坐在树上手摇纺车纺着棉线,她的周围一群小鸡在树丫间跳来跳去啼叫不停,以为那是妖怪,便将靶田用的二十多根生铁齿放在炭火中烧红后钉进树干。据说树上纺线的老太太正是敖凡的岳母,那群小鸡便是毗蓝鸡婆的儿女们。自从一根根火红的铁齿钉进树干后,再也看不见那位纺线的白发老太太和那群小鸡了。

(六)和尚吓死 寺庙易主

清朝末年,龙泉寺新来的一个长老和尚,带着五、六个小和尚每天念经诵佛。每月初一、十五庙会期间,前来烧香许愿者甚多。远道而来的香客还要在庙里静坐一夜聆听长老和尚讲经说法。一天傍晚,长老和尚吩咐一小和尚到庙后泉水井中提水,给留下过夜的香客煮斋饭。那小和尚手提一只木桶来到井边提水,将木桶放进井水中不知被什么顶出水面,反复多次也按不下去木桶,无法提到一口水。小和尚最后使出全身力气双手用力将水桶往井中按下,谁知井中的力气更大,把水桶高高顶了起来。小和尚将木桶移开看见井水中是一条水桶大的花龙,怒目圆睁、摇头甩舌,顿时惨叫一声吓死在水井旁。长老和尚闻听叫声赶至庙后,见那花色的龙头已慢慢沉入井水中,立即把小和尚抱进庙内施救无效,只好另叫三、四个小和尚将死者抬出庙外葬了。

后来,长老和尚请来当地石匠建造了一座三米高的“道座观音塔”,将泉水井严严实实地镇压住。龙泉寺庙小和尚的死讯传到官府,长老和尚因人命而受到牵连,不知被关进监狱了还是调往别的寺庙去了。总之,后来龙泉寺的住持就换成“聖超和尚”了。据其弟子王先生说,“聖超和尚”姓刘,绵阳龙门人,民国后期从江油观雾山来到方水境内担任住持和尚,主管龙泉寺、高山寺、黑庆寺等三处寺庙,一直到新中国建立。还说“聖超和尚”不单单是知识渊博的住持和尚、著名的阴阳先生,还是一位擅长梅花篆书和兰草、荷花水墨画的书画大师。

(七)取名拆庙 再现宝珠

解放前夕龙泉寺庙曾办过私塾学堂,有几位老人当初在这里读私塾时还爬上罗汉树摘过“罗汉果”吃嘞。 解放后土改时龙泉寺庙成为该村社的临时办公场所。后来在设立行政村取名时,有人说从初级社的“保卫社”、“和平社”等名称中选取一个,有人提议就以这寺庙名取个“龙泉村”吧。私塾学堂的曾老师想了想意味深长地说:初级社几个名称缺少地方特色,寺庙与村社同名则重复不妥,你们看那大雄宝殿脊梁上不是有“宝珠长明”四字么?就用前二字作为村名吧。“宝珠”,既有亮丽之色,又有圆润之美,还含财运之意,以“宝珠”为村名,定能让该村百姓发财致富的。贫协主席王元修和首任村支书石方文等村干部觉得私塾老师说得有理,就叫“宝珠村”好了。

后来修建宝成铁路需要大量高大树木做枕木,就把龙泉寺那根最高大的黄楝树砍倒准备做枕木用。谁知砍倒后才发现树内已成空洞,只有做进灶之燃料了。大炼钢铁期间又把龙泉寺庙周围所有大的松柏树、马桑树、罗汉果树全部砍光了,只剩下一些矮小的灌木丛了,遮天蔽日之自然景观从此消失。“文革”初期“破四旧”时,龙泉寺庙几大殿宇被政府卖给了唐、王、石、彭、陈等农户,先后将房瓦、椽檁、柱头等可用之材全部拆走,很多精美的神像、文物古迹被推到毁坏。方水乡境内建造历史最悠久、建筑规模最宏大的龙泉寺古庙,就这样被“破四旧”之狂风刮得“粉身碎骨”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庙门口两个大石狮子,被几位有怀旧爱心的人士完整地保护了下来。后来被运往中坝城不知安放在什么地方去了,知情者已不在人世。据亲眼见过石狮的老人说:方水龙泉寺那对石狮与李白纪念馆“太白堂”大门外的石狮,在大小、造型上极其相似。你从那两只大石狮子充满生机活力的造型、全身花纹的镌刻、口中可转动却取不出来的圆石球,可以想象到被拆毁的龙泉寺庙其建筑艺术是多么的奇特与精巧!拆庙时,听过故事“龙太子吓死小和尚”的几个胆大后生,专门跑到庙后把泉水井上的“道座观音塔”推倒,想见见井中的龙太子及宝珠是否还在。等推倒观音塔一看,泉水井不知何时起竟变成了一口枯井……百姓议论纷纷:原来喷涌的泉水怎么会干涸呢?难道是因为龙王太子不满井上“观音塔”限制了自己出入的自由,而携带着宝珠与泉水到别处另寻出路去了么?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期间,各地农村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经勘察在宝珠村龙泉山脉的“龙尾”地段发现了出水量相当大的五处泉流,方水人民公社决定调集各村劳动力,在距离龙泉寺庙一公里的地方修建一座水库。那时还没有挖掘机之类的机械工具,全凭一双手两个肩膀艰苦奋斗地实干。从1975年动工修建,耗时五年多,投工46万个,搬运土石31万立方,连四公里外那纱帽梁下面的大石鸭、石蛋等岩石都被开采成石块修了水库。1981年终于建成了一座坝高20米、坝顶长340米、集雨面积1.8平方公里、总库容120万方、有效蓄水量94万方的“龙泉水库”。这座可灌溉宝珠、官田、宝塔等三个村两千多亩田地的龙泉水库,是现在方水乡境内最大的水库,也是宝珠村一颗用之不竭的水资源“宝珠”,一颗给当地农民带来实惠效益的旱年保收的“宝珠”,一颗全乡百姓用长满老茧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宝珠”,一颗凝结着苦干实干之精气、闪耀着无穷汗水之光芒的“宝珠”!

2014年10月24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05058/

《宝珠村的宝珠》作者:三川贤夫的评论 (共 15 条)

  • 黄瑞槐
  • 心静如水
  • 听雨
  • 虚妄的伊
  • 雪儿
  • 读书不求甚解
  • 晓晓
  • 春暖花开
  • 野草
  • 我本豺狼
  • 纤纤柳絮
  • 恨秋声
  • 子衣若荷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明朝崇桢年间,我国干旱持续时间与受灾范围为近百年所未见,多处溪水断流......
  • 白草诗人
    白草诗人 推荐阅读并说 真不错 ,推荐大家共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