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婆婆公公

2014-09-01 15:38 作者:妙妙真人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婆婆公公是在苦水中泡大的,成家立业后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但是他们一向乐善好施,久而久之便成了村里出了名的“老好人”。

关于婆婆的家族身世,是我刨根问底儿寻到一点点信息的。婆婆叫杨守仙,1938年3月出生于樊村温家。父母早逝,抛下姊妹四个,兵荒马乱,四分五裂,艰难度日。婆婆在她家最小,父母去世前她本人不到五岁,无奈引给了赵家沟杨家做了女儿。养母膝下无子,悉心管教,婆婆不仅习得一把好营生,而且识文通理。长大成年后嫁给邻村寒门之子赵玉明,因为家境贫寒,公公又常年在外工作,她在家忍辱负重,大半生独立自撑门户,自立自强。年过花甲,本该安享好日子,几起几落的家庭琐事却一直让她留有心结,未能释怀,长期积怨成疾,刚刚花甲就浑身毛病,一日在家突发脑梗,住院治疗数月后,引发其他疾病,于2004年3月24日上午11时遗怨静静离世,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

婆婆是传统的家庭妇女,善良本分,吃苦耐劳,为人慷慨大方。在家里常常为这个为那个操碎了心,受尽了苦,从没有为自己真正活过。一辈子省吃俭用,没穿好的,吃好的。做上好吃的别人吃,自己永远是说我不想吃,老吃那些不舍得扔掉的残茶剩饭。有口稀罕吃的,老惦记着帮助家里的羊工赖孩、没妈的孩子建新,还总是让我们给当时已经双目失明的“大娘”(和婆婆有过节)送口吃的,就冲这点我一直都很敬佩婆婆。

婆婆文化程度不高,但家族家道观念却很强,一向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据说当年婆婆让聪明好学的二小子(我老公)天天在学校和老师睡一个炕,给老师端茶送饭,晨打水暮提罐,可见她用心多么良苦啊!早年公公常年工作在外,很少顾家,家里常常入不敷出,婆婆为了筹措孩子们上学的费用,她不是东家进就是西家出,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直到子女成家立业。婆婆是个特别矜持的人,不拘言笑,但只要和别人谈起我的老公,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笑得合不拢嘴。这辈子,婆婆最扬眉吐气的就是用心培养了我老公——赵家的得意门面。

公公赵玉明出生贫寒,家境不算盈实,人丁也不兴旺,姊妹三个他排行最小。南里高小毕业后,他选择从普通的售货员做起,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供销生涯,从唐村到尧山,从郭村到南里,从杨安到南池他几乎跑遍了大半个沁县。从小店员熬成会计,从小会计做到大名鼎鼎的“社主任”,多半生兢兢业业工作,荣誉无数。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特别是退休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发不了工资,别人撺掇上访,而他却断然拒绝,坦然在家种地过生活

性情谦和、脾气耿直的公公特别能吃苦,且肯帮助人。家境不算盈实的公公婆婆,分到的家产是三孔破土窑,为改变家居环境,公公婆婆节衣缩食,一砖一瓦,新修了五间土楼,辛苦可想而知。八十年代土地承包到户,每逢种过秋收,公公回家天天早出晚归,耕地下种,割麦打场,摇耧赶车样样在行。特别是割麦子时节,身上总是要被晒得脱一层皮,根本不像在外工作的人,活脱脱一个受苦的庄稼汉。退休后就更草根化了,田间地头,茶余饭后的树下路口总少不了他蹲坐的身影,后来在村干部的三番五次的撮合下,还帮忙做了几年村会计,账目一样清白透明。逢年过节,邻里街坊登门求对联,公公便拿出自己买的墨渍毛笔,一写就是好几天,顾不上吃饭睡觉还特别有成就感。公公去世后原村支书秀伟哥为他编写挽联:“小店员升会计晋社主任仰不负党;一孔窑拓三孔扩四合院俯不愧家”,真真切切是公公一生的写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仪表堂堂的公公比婆婆整整大了六岁,舞文弄墨顶是个才子,按说当时嫁给这样的人应该是婆婆的福气。但是公公成家后仍以事业为重,常年在外,婆婆的艰辛自然可以想象。两位老人一生育有三男一女,大儿子89年突然离世,颇受打击;小儿子胆大心糊,添忧加虑;最心痛小女儿,中年患上肾脏病,几次次死里逃生,落下心病,太多的生活磨难都倒向了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对老人打击是何等的大。大哥走后婆婆性情孤僻抑郁,隔三差五就得卧床几日,不吃不喝。刚刚过门的我不太理解婆婆,况且我也没见过那位可怜的大哥,现在已进不惑知天命的我,才真真切切读懂了我婆婆当年的怪异举动,其实兄长的离去,可以说从那时开始婆婆的魂已经丢了。孩子们一个个成家立业后,满以为苦日子到头了,满以为可以和退休返乡的公公一起砍柴种地,安享晚年了。但是要强的婆婆和倔强的公公虽然相携走了大半辈子,临老才真正过起了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一个要强,一个倔强,谁也不服谁,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也闹得不可开交,成了一对“欢喜冤家”。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公公的晚年更是寂寞。2004年婆婆先他而去,2006年小姑子突然离世,不到三年时间公公亲眼目睹两位亲人离开,从此沉默寡言。在我把公公接到身边的几年里,常常看到他默默地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大病一场后更是腿脚、大脑也不听使唤了,耳朵越来越背,话语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怪,可以想象在老人孤独的世界里内心是多么地悲凉。

公公婆婆一辈子真正快乐幸福的时光一定不是很多,我个人觉得陪伴他们渡过快乐时光的一定当属他们的宝贝孙子孙女,尤其是她的长孙康宁(就是我儿子)。我从怀孕到孩子六个半月,这两年的时光是和婆婆公公在老家一起渡过的。从知道我怀孕到孩子出世,从孩子三翻六坐九疙爬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从孩子一岁断奶后由婆婆公公、小姑子抚养到进城上幼儿园,这一段时光我看到是婆婆的精明干练,是公公的精神矍铄,是农村夫妇少有的精气神,是每天早起晚归吃苦耐劳的开心,是抱着孙子生怕掉了含在嘴里生怕化了的喜悦,是聪明伶俐的孙子的成长带给他们的幸福。那段时光我现在都很怀恋,一家人开开心心,和和睦睦,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是何等其乐融融!上小学后宝贝孙子不等过星期就要吵着回去看爷爷奶奶,不等进村孩子就直扑早早守候在家门口的爷爷奶奶,满屋子满院子都飘满了欢声笑语。我清楚地记得,孩子六年级时被校报刊登的的那篇作文是《牵挂》,里面描写婆婆在门前树下牵挂儿孙归来的那个背影,公公为孙子自制木枪的情景写的细腻感人,当时我们语文教研组的全体老师都感动地泪流满面……可惜俩老人没有看到后来至尊宝贝们的出色成长,要不还不知会幸福成什么样子呢!

2014年3月24日(农历)是婆婆十周年祭日,本来我们准备按传统的仪式为婆婆简单操办,但在村里人的打劝下,我们把邻居请到家里,雇了当地比较有名的音乐团,体面地为婆婆送了“最后”一程。

当我们为婆婆请的乐队演奏名曲《化蝶》时,真的很是神奇,一只灰色的花蝴蝶飞落在公公的遗像上,久久不肯离去。当时在场的家人都看到了这感人的一幕,这神奇的一幕,直到曲终人散,直到我用手机拍下这魂牵萦的一幕,蝴蝶才缓缓地飞向空中,飞向远处……我真的相信在天有灵,真的希望他们在没有痛苦,没有恩怨,没有遗憾的冥冥世界里,相携相伴,享受幸福!

四十年的风风雨、吵吵闹闹,公公和婆婆携手并肩,同甘苦共患难走完了一辈子,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是在乡邻眼里,在我们子孙心中,我的婆婆公公,永远是众口皆碑的“好人”,永远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赵家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82224/

我的婆婆公公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