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时光里

2014-08-29 08:27 作者:红尘有爱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31、匕首

每个人身上

都有一把

亮锋利的匕首

一般人不轻易出手

面对强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人将匕首

深藏不露

抛个笑容跟你打招呼

面对弱小

有人不该出手时

也出手

掷把匕首与你握握手

锐器与肉体的亲密接触之后

钻心的痛

不仅仅来自匕首的

亲吻之处

晶莹的液体喷涌而出

眼眶难敌屈辱的汹涌

惨白的血液在汩汩地流

失血的灵魂苍白如纸

32、邂逅

你我素昧平生

偶尔在路上相遇

你的目光

随意放纵

擦肩而过之后

你还侧身回头

目光跟着我的背影走

天你早已错过

秋天已是叶黄枝瘦

别回首

今生如果有缘

会在下一个路口邂逅

我将转过身

让你看个够

并倾听你

来自前世的问候

33、旱秋

太阳还在岗位上发挥余热

水却在天宫旅游至今未归

风儿一鼓作气想上广寒宫

沙子凭借风力卷起漫天灰沙

迷惑世人的眼

树叶因为耐不住饥渴

纷纷告老还乡

大雁的翅膀硬了

干脆成群结队向南迁徙

寻找一方乐土

只有石头不动声色

攥紧手中的拳头

恨不得一拳把头上的天捅破

34、一潭死水

镜子似的湖面

一片静谧

一个丫头来到湖边

不知深浅

随手举起一块石头

投入湖中

激起层层波浪

乌鸦惊得

忙捂住张大的嘴

35、伞

由于有了别人的抬举

你便大胆地

张扬自己轻浮的个性

许多人争着走近你

是因为你能为他们

遮风挡雨

前呼后拥的日子里

你时刻享受着

高人一等的待遇

得意忘形时

你似乎忘记

有一个很大的把柄

始终握在

别人的手里

36、公公的婚事

1994年婆婆因病过世了,在她刚刚咽气时,我就分到婆婆治病的一千多元的债务,公公便请德高望重的姑父转告我们他要求再娶。几件大事都来得十分突然,我们没表态,眼前最迫切的事是让婆婆入土为安。

自从婆婆过世了,公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看不出他有丝毫丧偶的悲伤,他心不在家,每天衣着整齐,骑着一辆旧单车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几个圩镇和村庄之间,早出晚归,导致家中的老母猪无人喂养而拱门扒灶,弄得厨房一片狼藉。公公开始关注附近的寡妇,背地里打探寡妇的消息,还四处托人说媒,也有许多自告奋勇的人牵线搭桥。于是,公公的家里隔三差五有几个人来拜访,他每天在家迎来送往一些来历不明的人,有本乡本土的寡妇,也有外县来应征的寡妇。有的女人在公公家小住几日,有的女人在公公家长住几个月。我回去看见他的床上端端正正十分张扬地摆着两个枕头,铺上了花花绿绿的床单,那些都是婆婆去世时,亲戚送的被褥,他拿来像新婚一样铺在床上,完全没有一点觉得不妥。他以找老伴的名义,不知与几个女人在这张床上睡过,过了四年这种烂桃花的日子,耗费了他许多时间和钱财,但是没一个女人愿意嫁给这个自私狂妄的老头。

1997年,我们一家三口回家过年,刚一进门,把行李放好,就看见一个胖女人心急火燎地赶到我家,她今天是来询问我和老公对于公公再婚的态度,我们同意了,他们就急忙去找看中的女人谈婚事。公公叮嘱晚上要栓门,他今晚不会来。哪知道在深更半,听到公公在屋后叫门,我就叫老公去开门,我们猜测公公把老太婆带回来了。果然如此,我们听见老屋里叮叮当当响,公公在忙着招待客人,公公为了讨那女人欢心,还叫我们起来陪陪客人,我们推脱说睡下了明天来见吧。第二天,我们还未起床。老太婆就走了,说要去问问侄儿再做决定,公公十分懊恼。吃年夜饭,他借酒发疯,东拉西扯,怪我们半夜没起来迎接老太婆。一贯木讷内向的老公忍无可忍,大声说:“全天下只有老子为儿子找老婆,没听过儿子要为老子找老婆,我们同意你们结婚,那个老太婆自己没决心嫁给你,还能怪我们吗?”公公理屈词穷,我被他这样无理取闹气得泪流满面。

1998年,我在单位上班,公公满面春风地找到我,我觉得奇怪,他很大方地给了儿子二十元钱,平时过年只给儿子十元钱红包,还告诉我他找到了老伴。过年的时候,继母来了,家里一切变得井然有序。公公整天眉开眼笑,甚至,他们在饭桌上用筷子互相打闹嬉笑,我觉得很难为情,急忙下桌。除夕夜,老公总问继母为什么会出来改嫁,继母满脸羞涩欲言又止,场面十分尴尬,我急忙岔开话题。

过继在外婆家的夫兄和嫂子,因为对公公再婚颇有微词,公公和婆婆怀恨在心,平时两家很少来往,以至于在夫兄患病不治身亡后,公公也不愿意去见最后一面,等死者拉去火化了,公公才姗姗来迟,白发人送黑发人,身为人父的公公竟然挤不出一滴眼泪,一个对后妻热情似火的人,对亲情却冷若冰霜。

公公在已过花甲之年娶了后妻,在乡下夫唱妇随,经常骑车载着继母出双入对地去逢圩,嫂子看见了十分气愤地说:“他对继母那么好,我们的婆婆一天这样的福也没享过。”公公的婚事了却了,但愿他们今后能相安无事。

37、住房的变迁

1989年,我和老公住在某乡镇中学的一间不足12平米的房间里,我在这里结婚生子,结婚时做的家具是根据那间房的尺寸“量身定做”的,每件家具都有固定的安放位置,不能随意变动。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是两辆自行车。像赵本山小品里那句话一样,我家唯一的“电器”是一个手电筒。由于经济十分困难,做好的家具还是底色,没钱请师傅涂上漆。不久买了一个电饭锅,这是我家第一件小家电,第二年,老公用一个暑期的补课金买回了一个落地扇。临时厨房在房间门口的走廊上,一个泥炉子和一口铁锅,油盐酱醋放在窗台上,炒菜时,天晴要戴个草帽,下雨要撑一把伞,遇上刮风就更惨,炒一个菜,双眼被熏得眼泪汪汪。有一次,楼上一个男老师用一桶水很痛快地冲一下脚,结果我的锅里全是洗脚水。每天开门第一件事是把炊具搬到屋外,晚上又收回来。时间久了就嫌烦,隔三差五地留几件在屋外,结果被人拿走了,我吸取教训每天把东西一件不落地收回来,不敢懈怠。后来东西多了,屋里放不下,为了方便,连自行车也放在屋外,结果我心的自行车也丢了,那是老公用五六个月的工资买给我的,我心痛了好长时间,我从此只好走路去上班了。“外患”不断,“内忧”也不容乐观。我们住的楼房是用预制块拼成的楼板,有缝隙,尽管抹了水泥,但还是会渗水。楼上经常有不明液体漏下来,有时是尿液,我们只好在床顶上铺一张油布,我们的床就像一个风雨中的小瓜棚。

1993年,我们搬了进了一个一室一厅的低矮的平房,比原来的面积宽六平米,还带一个小厨房。小厨房是前一位老师自己搭建的,我们出了一点钱买下了,有厨房就方便多了,住了一段时间发现光线不好,还十分吵闹,我家的门前是个篮球场,经常有篮球击中门板发出巨响,吓得我心惊肉跳。

1995年,老公调到县城中学,我们又搬了一次家。学校安排我家住在一栋古老的砖木结构的房子的二楼。房间大约二十平米,没有自来水,没有下水道,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刚来实在不方便,楼上睡觉,楼下吃饭洗澡,上公共厕所,在这样的房子里熬了一年。

第二年,有一批老师住进了集资房里,我们又搬下楼住在有自来水的一室一厅的旧房子里,在一楼幽暗潮湿饱受蚊虫侵扰。

1997年,我们有幸住进了自己的集资房里。两室两厅一书房一厨一卫,八十多平米,我们简单装修一下就住进去了,尽管我们当时没有钱添置家具,还欠了一万多元的债,但是心里很满足,才来一年就赶上集资建房,楼层又好,在四楼阳光充足。我们苦了几年把债还完了,就添置家具,所有需要的电器一应俱全,我把简陋的家布置得很温馨。

2007年,儿子上了大学,我又按揭买了一套更大的房子,我打算好好装修,将来儿子结婚了,一大家子住不至于拥挤,现在我住上了新套房,在一个环境优美,健身器材齐全的小区里生活得很安逸,心中有许多感慨,我的家庭是白手起家,为了建设一个家,我像一只叼泥做窝的小燕子一样历经千辛万苦。

我很怀念我的第一处住房,尽管扬灰漏水,但是它给了我一家三口三年的庇护,在走廊上做饭,烟熏火燎的日子过去了,未来的日子但愿更加幸福安宁。

38、考试

“种田怕草,读书怕考。”这句话用来形容我这种难文难武的人很贴切。十年寒窗,各种科目各种形式的考试,把我考得头昏脑涨,读书时,我确实讨厌考试。

参加工作了,我心里暗自高兴了一阵,还以为自己从此之后告别了考试,可是好景不长。工作第一年就赶上一场大规模的考试——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1987年由于我没有中师文凭,又参加了县进修学校中师班入学考试,在学习期间考了无数次,最难忘的是一年天,室外雾气蒙蒙,我们全部搬到室外考试,冻得我们鼻涕长流,试卷也是湿的,手都冻僵了。学习期满又要参加全市统一的毕业考试。我是一个职工编制的老师,1992年,我又参加了全省招干考试,我不知道复习什么内容,找几本书随便翻了翻,我万万想不到最后用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的试卷,与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同时考试,我居然幸运地通过了考试。1998年又才加了小学教师基本功考试,也就是“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一画(简笔画)一话(普通话)”的考试,最后一项还分口试与笔试。

当我住在乡下时,又要求去县里考,当我住在县城时,又要求去市里考,后来还到省里考试。那种车马劳顿真是痛苦。最狼狈的是2000年的考试,我参加了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那次考试的经历让我刻骨铭心。那天我生病了,症状不明显,我没有去看医生,只吃了几颗药丸。由于发热畏寒,我双手颤抖不止,无法写字,我十分着急,只好用左手压住右手写字,还是不管用。同考场的同事赶紧脱一件衣服给我披上,双手还在抖,监考老师很善良,只好叫我出去晒一会儿太阳,浑身渐渐暖和了,我急忙回考场答题,好不容易把试卷答完了,有惊无险,考试成绩还是通过了。

为了顺应时代对老师的要求,文凭提升的事又摆在我面前。我在上世纪最后一个月报名参加了大专自学考试。从此,我跌跌撞撞地踏上了跨世纪的自学之路。白天教书,晚上自学,学得再苦也不敢做声。万一花了那么多精力考试没有过关,又怕旁人耻笑。自学的时间要控制好,花多了时间,耽误教学工作,领导又会批评,花少了时间,自己的考试难过关。我要均匀地分配时间,不能偏向一边,争取教学与自考两不误。整整两年半时间我深居简出,放弃了一切爱好,除了上课就是复习,日子虽苦,但也充实。每次临考,我噩连连,有时做梦考试迟到,有时做梦忘了带准考证,有时做梦考试不会答题••••••经常从梦中惊醒。十六们课程,我考了二十次才合格。每次考试,我都是把学校里的事安排好,急急忙忙去赶车,马不停蹄地去找考点,有时两天考四门科目,又不在同一考点,我有时考得头昏脑涨,不知道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有时出了考场晕头转向,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吉安市的哪个位置,好在我每次都是叫的士把我送回车站,头脑才渐渐清醒过来。第二天,我又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大事,不能懈怠。辛辛苦苦两年半花了两千多元钱终于换来了一纸大专文凭。

今年又要参加申报高级教师的职称,交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又安排了几场考试,据说,评高级还要考英语。在不久的将来还要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不合格不能当老师。想到以后不知道还有多少考试在等着我,我感到压力巨大。

我最美好青春年华,几乎全部投入到考试中去了,想做好一位老师,到底需要多少证书才能证明自己具备了做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呢?再过十几年,我精力不再充沛,体力不再强健,如果还要背负沉重的书本步履艰难地在教室和考场之间奔波,我的生命将难以承受考试之重。人们都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做老师的人却要活到老,考到老,谁来为老师减负呢?

39、老兵酉狗

我们村子里有个老兵叫酉狗,嗜酒成性,穿着怪异,一年四季戴一顶破军帽,像个兵痞。他到过抗美援朝,因为他喝醉酒闹事时,用打火机点燃了军营里床上的蚊帐,后来就被遣送回国了。

回来之后,家人张罗为他找了个媳妇,他第一次去岳父家有媒人陪同,第二次去,找到了村子竟然忘了是哪家,他直截了当地问路人:“喂,地主家在哪?”这句话一出,对方差点笑出声来,哪个女婿会叫岳父地主?他这样冒冒失失的行为就成了众人的笑谈,别人觉得这个人头脑不灵光。后来还是勉强结了婚,结婚之后,他好逸恶劳,嗜酒成性,他老婆不想跟他过,借他喝醉了酒之际拉着他稀里糊涂把婚离了。从此,他就单身过,他不会种地,在队里上工也干不成一件正经事,天气热,大家都在上工,他受不了,抬脚就溜走了,队长也拿他没办法,口粮还是会称给他,一日三餐不成问题。到了分田到户,他的生活就成了问题,由于不懂农事,缺少农具,他种的水稻跟野生稻一样,杂草比稻子高,收回的稻子他一个人糊口都很难。吃饭就有上顿没下顿了,他就开始卖家里少得可怜的家产,卖完家产就把门口一棵橘树上还没成熟的橘子摘下来,买给别人做橘饼。

由于生活窘迫,他又有酒瘾,他只要听说谁家娶媳妇或嫁女,他就闻着酒味就来了,一进门就主动去帮东家挑水劈柴,十分卖力,东家看在乡亲的份上也会热情招待他,他喝了几杯酒就会胡言乱语,然后醉醺醺扶着墙离开了,有时东家办了几天的酒席结束了,他还来吃饭,使主人十分为难,只好用碗多装一些饭菜送给他回去吃。他平时在村子里,独来独往,没酒喝就整天睡觉,有酒喝就在家里高声大叫发酒疯,但是他从来没有骚扰别人,就算是没米下锅也不会去偷别人的东西。

有一年,他去投靠他的大哥,他大哥是长征干部在九江安了家,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回来了,他哥哥给了他一些钱,带他去理了发,送了一套外国进口的高级毛料军装给他,穿上了军装的酉狗风度翩翩,与列宁有几分神似,他还抽上了名牌烟,陌生人看了羡慕不已,他所到之处会引起许多人的围观。在七十年代,省军区的最高领导也没资格穿这身高档军装,很多人以为他是军队里的高级首领,回到家乡就更神气了,他整天穿着这套衣服招摇过市,着实风光了一阵子,没过多久,身上的钱花光了,军装也不见了,据说他把军装卖给了别人,再买酒喝。他立马又过上了以前的那种落魄的生活,神智越来越不清楚,整天骂骂咧咧,从此没人叫他酉狗,叫他酒狗,他发酒疯的事上下三村妇孺皆知了。有一次,他说他的谷子被别人偷了,有好事者问,谁偷了?他说,我哥哥偷了。又问怎么偷的?他说从墙缝里耙走了,旁人听了哈哈大笑,谁都知道他总共也没割到三箩谷子,哪来的谷子让别人偷。他实在揭不开锅,有好心人也接济他,送米送菜,但是他没酒喝就会到处跑,最后,就在附近几个村子里讨米,再去换酒喝,因为饥饿倒在路边,后来好心人只好给他饭,他就成了一个讨饭的流浪汉。村里人感叹,酉狗蛮可怜哟!在解放前,他家里十分穷跟着妈妈到处讨饭,七八岁还是光着屁股,老了又落到去讨饭的地步,真是命苦的人啊!

如果,他不嗜酒成性,等到抗美援朝结束荣归故里,他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40、叶落归根

村子里的一个老人生了两个女儿,女儿嫁了,他就住在女儿家,现在这个常年在外的老人年老体弱,快不行了,他的女儿把他送回来了,放在我们三房的祠堂里,地上铺上稻草打了个地铺,把他安放在上面,他整天昏睡,奄奄一息,晚景凄凉。他的两个女儿嫁到邻村,每天轮流早出晚归来回奔波,送饭送水,没有一个娘家的近亲属愿意帮她们一把,她们万万没想到父亲会落到这步田地,姐妹俩整天眼泪婆娑。

那个老人年轻时有门手艺,走村串户做裁缝,平时在女儿家落脚,甚至过年也不会回来,村里人很少看见他,他因为没负担日子一贯过得十分滋润。由于长期不回来,他的老屋年久失修,快倒塌了,他就把老屋卖给了村里的人放茅草。他把房子卖了以后,就再也不回来,家族里的人家有红白喜事,请不到他,于是家族里的人慢慢地就不再跟他来往,他就好像从这个村子里消失了一样。后来有一件事,让村里人十分诧异,他把村子前面池塘边的一棵梨树也以四块钱的价格买给了村里的人。村里的人知道了以后直摇头,这个人眼里只有钱,没有丝毫情义,难道一棵树送给自家的近亲就会穷吗?他的那些近亲看了他做的事,蛮伤心。他在家乡就再也没有一毛钱财产了。与他近亲的人颇有微词,背后议论:他要是有半间瓦屋,也不至于住祠堂,就可以在自家的屋里煮饭烧水,活了七八十岁,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每个人都要叶落归根,难道他没想过自己会老会死吗?现在他病重,那些近亲的族人去祠堂里看看就回来了,也不敢插手照顾,毕竟他有女儿在操心。

那个老人在祠堂里住了一个礼拜,他的女儿回去拿生活用品时,老人半夜滚到地上活活冻死了,由于在老家没有地方办理丧事,一个七老八十的老人匆匆下葬,草草了事,村里人七手八脚把他给安葬了。去参加葬礼的人很少,村里人对他没什么好印象。乡下有句俗语:“枕边有一箩谷,死了有人哭,枕边有一吊钱,死了有人向前。”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做人不能太绝情,生不求人,死了一定要麻烦别人的,你再能干还能自己把自己埋了。由于老头子做事不留后路,他的女儿也颜面丢尽,在娘家人面前,整天以泪洗面。一个老人叶落归根本应宁静安详,他的离去却如此凄惨冷清。

后记

2014年8月1日,我开始整理以前的一些手稿,尽管天气炎热,我每天还是坚持敲打键盘,把书稿修改并整理好,有几篇是临时写的,有几篇是早已发表的作品,因为没有持之以恒写下去,所以文笔不一定流畅,但是都是自己十多年的心血之作。这些作品积累了十几年,我平时写作十分随意,有感觉就写,没感觉就停,写作是为了表达,不一定是为了发表,闲暇时自己看看,在这个酷暑难耐的暑假,我下定决心整理手稿装订成册,让散乱的手稿成为一种温婉的文字记忆。所有的一切都会消失在时光里,十六岁的花季,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故乡的人,故乡的祠堂,故乡的所有景物,生活的艰辛,人情的冷暖,亲情的冷漠,长辈对家庭的苦苦支撑,事业的迷茫,考试的纠结与痛苦,写作的动力与坚持,童年的美好记忆,发表处女作的惊喜,对亲情的渴望,对生我养我的故乡的回忆,对宗族和血缘的敬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一切都会在时光里,时光是一条河,我们都是河里的一粒沙,世界上纷纷扰扰的事,若干年之后能够记住的,就值得回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若干年之后还记得他的面容,就值得怀念,时间可以把一些不相干的人带走了,也可以把一些不相干的事磨灭,什么都无法强求,什么都无法挽留。经历了,就看清了;经历了,就懂得了;经历了,就成长了;经历了,就释怀了;经历了,就清醒了。没有怨言,没有牢骚,没有失落,那些都是自己今世的命运,你在哪里流了汗,就在哪里有收获,你在哪里挖了坑,你就会在哪里跌倒。一个男人钱在哪,心就在哪,一个女人快乐在哪,兴趣就在哪。时代造英雄,愤懑出诗人,不想出名的人,最终出了名,没想会中大奖的人,结果中了大奖,写作也一样,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聊以自娱,别无所求。写作是一种心灵的冲动;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一种对世界观的表达方式。人与人的认识很简单,人与人心灵的碰撞很难,可能一生一世找不到一个对的人,于是有人寄情于书,跨越时代,跨越古今,跨越种族去寻找能与自己对话的人,那种人只能看书,看书就是看人,也就是看世界,我们都在世界上,只是看世界的角度不同而已。有人在原地只看不反思,有人能穿越时空既看也反思,有人不看也不思考。人不简单,于是世界就变得十分复杂。你在时光里,他在时光里,我也在时光里,我们所有的追求和梦想都在时光里,有谁能穿越时光呢?人其实很渺小,应该活得真实,要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让身心和谐,使言行一致,那么你的生活就会简单快乐一些。

张丽华

2014年8月14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81427/

在时光里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