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提时的游戏

2014-08-23 18:30 作者:意中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意中所处的孩提时代,没有什么玩具可供把玩,所有游戏所用的玩具(或叫道具),都是需要自己动手制作的。所为,那时的孩子动手能力、模仿能力都挺强。

孩提时代游戏最大的特点是所有游戏都是集体项目,是多人参与的,很锻炼孩子间的配合与协作。

与同学玩的游戏比较简单,也就是踢毽子、跳绳、踢足球、追人。其中踢足球项目很少玩,因为足球可是奢侈品,不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有的。意中的父亲曾花一元钱给意中买过一个直径大约25公分的皮球,足足玩了三、四年,直到小学毕业。当然了,是偶尔玩玩,否则,早就踢坏了。追人游戏很锻炼体力,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三人以上十人以下都可以进行;分两伙,人少的一伙抓人多的一伙;追上一个,用手一拍,被拍中的人就得定住不能动了;其余尚未被拍中还能动的同伙,如果躲过抓捕,用手拍一下被定住的人,就又被激活了;直到所有人都被拍住,一轮游戏就结束了。然后再重新确定谁是抓人的,谁是被追捕的。一般是三抓五或二抓三,如果是二抓四,就很难了。

与邻居孩子,除了上述游戏外,种类那就更多了。弹玻璃球就是秋三季一个永恒的游戏。弹玻璃球也分为弹坑、打框球。弹坑就是或挖或用玻璃球按出几个大小不一的坑,一个坑一个坑地弹进,最后一个坑进了,就是皇上了。皇上的玻璃球打中谁的球,谁就退出游戏。没进最后一个坑的,球打不死人,但可以连续两次击中皇上的球,把皇上变成庶民。至于框球,那就纯为了赌球输赢。按照约定,每人将一定数量的玻璃球放进画好的框内,用手中的玻璃球在框的外面击打里面的球,打出框的球就归击打者所有。也可以击中其他参与者的球,让其出局。

扇片记(不好意思,很多游戏的名称,意中找不到恰当的汉语词汇来表达,只能用同音字替代)。有两种道具,一是烟盒叠成的;二是自己用自制的刻刀(一般是用铁锯的锯条磨成),在胶合板上刻出图案暨模子,再用钢笔水印在纸壳上,然后裁剪下来,就是一枚一枚的片记。玩法是一枚一枚地扇,谁把对方的片记扇翻个了,就赢了,片记就归谁了。另一种玩法是每人拿出多少枚,放在一起,用商量好的石头或其他略重的物品压住,轮流用同一样东西去扇,翻过去的全归你。

玩甩鞭子。自己动手编成上粗下细的鞭子,用一根棍拴住,最底部分是鞭梢,舞动起来能发出响亮的声音。只是制作鞭子的材料不好找,且鞭梢太费,所以,不是总玩耍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弹弓子,是男孩之最。谁有了好的皮筋,做付好弹弓,往腰里一别,很神气。意中二姐到哈制药总厂工作后,药厂的橡胶手套是制作弹弓的好材料,没少使。后来发明了枪式弹弓,就是把皮筋固定在一根木条的前端,在后端安上一个裤钩做成的扳机,将皮筋拉开,挂在去掉帽的钉子上,一按钉子下面的裤钩,绷紧的皮筋快速缩回,泥弹飞出。只是准头不如弹弓,没有兴起来。

滚轱辘。用钢筋做个圈,再用铁丝做个钩,推着铁圈转动,越跑越快,直到圈、钩分离。

爬犁。季自己动手堆土包,然后浇上水冻成滑道,从上往下打爬犁,越高,落差越大,下滑的速度就越快,滑的就越远,就越刺激。往往是从上头一下滑 随着速度加快发出欢快的呼叫。

脚滑子。用一块木板,在底部按上两根铁丝,两边钉上绳,绑在鞋上,在地、冰上蹬起来省时且速度快,一般上学都是蹬着脚滑子去的,有单脚的,更多的是双脚的。

火柴棍枪。把几个(不低于7节,不高于9节)自行车链条的一端用粗铁丝串起来,相当于枪管部分,第一节与第二节用一个自行车辐条帽固定在一起,把火柴棍穿过去,火柴带火药部分留在链条被固定的辐条内,用皮筋拉动铁丝做的撞针,钩动扳机,一声响,火柴棍飞出。

其他游戏,诸如天的泥巴,春季的榆树钱,冬天的雪仗、雪人,冰球,摔跤,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军旗、扑克牌,都是常见的游戏,虽然扑克牌、棋子、球拍都能自己制作,但不稀奇。

小孩子在一起玩耍,虽然避免不了闹别扭,偶尔也动手打仗,但多数时候是其乐融融的,很团结,很有集体荣誉感。对智力、体力、交流、互助是很好的品质培养。很少听说哪个孩子抑郁了,得了孤独症或自闭症的。

现代的孩子,太缺少这种历练了。

二零一二年五月七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80051/

孩提时的游戏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