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黑菜

2014-08-19 06:06 作者:酋黄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我的老家豫东南一带,有一种菜叫“黑菜”,它不是一般意义上自然着上黑色或暗褐色的菜,诸如木耳海带菊花菜之类;也不是指具体的哪一样菜。它是乡民们在生活困难时期开发出来的一种菜。它是人们在秋之际,具体为芝麻开花之时或萝卜收获之后,将其青青的叶片连同叶梗清洗水煮,经阳光暴晒变黑贮存而食用的一种菜。

记得小时候,正是暑热天气,我光着肚子,提着小竹篮,跟在奶奶身后,到村南岗子上面,去采摘芝麻叶。不远处树上的蝉鸣正欢,芝麻长得很高,白而微黄或粉而浅红的花朵错落有致,一节高过一节,一张张肥大的芝麻叶碧绿发亮。奶奶要我靠着棵打,我伸出小手从上到下专拣又好又大的选采,一叶一叶的摞起来,直到手里拿不下才放进篮里。

奶奶左右开弓摘得很快,我跟不上,很快就急了。于是乱了阵脚,边跑边摘,虽然采的净是优质的叶片,但一会儿便出了一身汗,身上操的发痒,一挠发红起个小扁皮疙瘩,赶快向奶奶抱屈,奶奶拉着我的手,心疼的说:“看叫小孙子晒的!”说着用自己头上顶的蓝色粗布手巾给我披上,让我坐在路边凉阴处休息,她继续采摘。

我坐了一会儿,觉得无意思,便又跑进地里,帮奶奶把采好的叶子装进袋子。奶奶好像很有经验,过去几乎是一遍净,该采的全采了。几个来回,便装了满满一大袋子,那油光发亮的叶片,好似嫩嫩的碧绿的养蚕的桑叶,非常喜人。看得出当时奶奶很高兴,我也很兴奋。回到家,我玩去了,奶奶却忙着打水淘洗,然后晾在一个大菠萝里。等吃罢饭,趁锅“炸”了出来。说是“炸”,其实又不用油,只是在滚水里一烫便捞出来罢了。

芝麻叶原本看起来满满的一大袋子,经水一烫,也就只有一瓷盆那么多。奶奶把它摊在门外的席片上翻晒,火辣辣的太阳很毒气(热量大),“炸”好的芝麻叶在太阳的暴晒下越来越黑,越来越皱,越来越瘦,直到最后几乎裹成了一个细条,细碎的像粒茶叶,奶奶才把它像宝贝似的用纸包好,装在一个细细的布袋里。笑着对我说:“天冷了,我给你赶芝麻叶面片儿,等着吧!”说着就把它放在门后的沙缸里。

记得当时除了芝麻叶之外,黑菜的来源主要是深秋拔了萝卜后刷掉的缨子,当然也包括蔓菁辣疙瘩之类。这类叶子的采摘是现成的,无需多费力,只是挑拣的工夫,把那些干烂枯黄虫食过的踢掉就是了。“炸”的过程与芝麻叶很相似,只是量大,上锅需盖圆锥形的拍子,“炸”的时间也需稍长一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由于这类叶子较大,晾晒时可搭在绳上或摊在秫秸箔上。这时的阳光明显已弱,需晒的时间要长得多,好天的时候也无需收,有时一晾一晒就是四五天或一周的时间,等到真正干了,才装起来。这类黑菜不像芝麻叶那样稀少而珍贵,平时随时都可以吃,一般就放在灶火(厨房)的案板旁边,随吃随用。

奶奶说话总是算数的。每当冬天寒冷的时候,我想喝面条取暖时,她便给我用豆面掺些玉米或其它擀上几片面片,下锅时总不忘捏点条状或粒状的芝麻叶。那时烧的是地锅,火劲大,沸水翻腾的厉害,芝麻叶很快便舒展开来,一股幽幽的香味扑鼻而来,连汤带水,我总能喝上两大碗,喝得浑身是汗。

至于萝卜缨子一类的黑菜,平时隔三插五,奶奶总是把它切碎轧成丝,配些萝卜粉条之类,给我们蒸包子捏饺子吃。经过几番调理,几回整合,那些黑黑的菜叶便成了香香的肉泥,那些暗褐色的菜梗便成了耐嚼劲道的肉核。奶奶是我们村有名的巧手,她包的包子捏的饺子不但好吃又好看,我至今仍然念念不忘。

那来自大自然的绿叶,经过阳光的暴晒,在烈火沸水中升华的黑菜,能不好吃吗?采摘,清洗,蒸煮,贮存,哪一道工序又少得了劳动的汗水和创造的智慧?人们都说黑能补肾,肾能造血,血能活人,那凝聚劳动汗水而创造智慧的黑菜呦,你才是天人合一的精品,你才是人身心健康的补品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78746/

黑菜的评论 (共 14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