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站人,无私写出天地情

2014-08-03 16:36 作者:寻梦今生  | 2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巍巍连绵的大山深处,有一条近五十年铁路过去叫湘黔铁路,这条线上,有无数个小站穿行与苗岭侗乡,还有一群扎根小站敬业奉献、真抓实干的人——养路工。 他们在这方热土上摸爬滚打几十年,把一生奉献在了小站上,特别是贡献给了线路养护维修上。只要有小站的地方,就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粗糙的双手编织着安全生产美丽的

一群平凡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在他身上既有传统的牺牲奉献精神,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性。他们离我们是那样的近,因为他们如我们每个人一样的平凡,他却又离我们那么的远,因为他做到了普通人无法做到的坚守和奉献。平凡中见真情,平淡中有震撼,这种震撼来自这群人言行中所透出的责任感。如果你真心实意地扎到这样一个个偏僻边远的小站,用心灵细细地体察这群小站人,你将在震撼之余,生出无限的感叹。这种感叹曾促使我来到一个个小站,和小站人一个锅里抢吃,抵足而眠,日出而作。说实在的,藏在大山深处的这群小站人,以其憨厚和痴情使他们自身美到极致,那种惊奇、倾倒、迷恋使我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写作冲动,真希望他们的名字在平庸的笔下生花,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离去,为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别绿色军营生活,回苗岭侗乡坚守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苗岭深处生活着一群小站人,他们与大山为伴,日守护着南来北往的列车。8根钢轨,13名职工组成了这里的世界。而这群人的领头人则是时年33岁的凯里工务段蕉溪线路巡养工区中共党员、退伍军人、苗族青年姜明。

几年来,姜明作为“兵头将尾”,凭着朴实无华的工作热情,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山里,甘愿寂寞,用自己对铁路事业的忠诚,书写着平凡而简单的人生

为了解这位苗族青年的平凡人生,2011年一个盛的上午,我们来到位于沪昆线贵州东段的蕉溪站,工区就坐落在这个车站的旁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虽然已是10时,可工区依然显得异常宁静。来到工区二楼,我们看见,一位身体结实、皮肤棕黑的小伙子正在书桌前抄写着,经询问,他就是工长姜明。“白天气温太高,按规定不能维修作业,所以我们的工作时间就改在夜间了。”姜明介绍。时值夏季,为了更好地维护线路,工人们每天的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此时,正是职工们的休息时间。

姜明已在铁路工作8年,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2003年,他从部队退伍来到铁路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养路工。

“说实话,当时干了几天我就想回家,工作条件太艰苦了,还不如我天柱农村的老家。”姜明讲述他对铁路工作的第一印象,“不过,好在当时车间党支部书记罗会涛给我做思想工作,我才扎下根来。”这位从小在农村长大、对铁路充满憧憬的农村孩子,来到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的小站工区,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为了尽快掌握生产技能,姜明虚心向老工人请教,认真学习业务,由于工作出色,很快就被提升为班长。一年后,他被调到蕉溪线路巡养工区任工长。

担任工长后,姜明认识到,要干好本职,除了有工作热情外,还得具备过硬的业务本领。工作至今,不论是到段、车间开会学习,还是在工区或家中,他都坚持用2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技术理论知识,并做好学习笔记。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这是姜明时常鞭策自己的奋斗口号。为使实践丰富理论,理论服务实际,姜明在加强线路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对《新技规》等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掌握,尤其对线路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为他掌握线路维修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经受过部队艰苦训练的姜明,自知提升自身素质和提高团队能力的重要性。“追求创新、开拓进取”是姜明对工区全体职工的要求,也是他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他常想,当今铁路正在高速发展,线路设备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铁路的安全,只有过硬的业务技能和本领,才能保证设备质量和安全,才能管好工区。

姜明在工作实践中意识到,管好一个工区不是光凭热情就能做到的,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管理和激励每一位职工。他说:“想要当好工长,就得执行规章制度,在制度面前要敢于得罪人。公道自在人心,得罪一个人,教育一大群,赢得一大片。”这就是姜明抓安全管理的法宝。姜明刚到担任工长时,工区管辖的18.9公里线路、4股站线、11组道岔设备质量并不太好,他上任后,一方面把重点放在处理线路几何尺寸超限上;另一方面从抓精细化管理入手,团结和带领工区职工,克服作业条件差、基础不稳等困难,加强对线路精养细修,解决了生产和工作上的一个个难题,使线路质量得以稳步提升。

在姜明和工区职工的努力下,工区管辖的线路设备质量不断好转,可他却没有盲目乐观,他明白作业过程中每一次违章,每一个违反操作程序的动作,哪怕是偶然的,也必然蕴藏着危险,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为此,他针对工区青年职工较多,思想不稳、业务能力差等问题,严格班组管理,落实安全卡控措施,大力整治设备病害。每天工作点名时,姜明规定安全值日职工除对标对卡外,还必须根据当天作业情况,说出主要作业项目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使每个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工区的战斗力也得到了增强。2010年,工区被评为段先进班组,由过去的“不放心班组”变为现在的先进班组。工区职工说:“正是姜明当他们的工长,大家才心齐气顺,在和谐的氛围中踏实工作,确保了线路的安全畅通。”

这几年,姜明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车间上下的一致好评。“他心中只有两根钢轨,没有小家只有大家。”这是职工们对姜明的评价。几年来,姜明的心牢牢地栓在线路上,家里的油盐柴米很少问,探望双方父母,管带孩子的重担,全落到妻子一个人肩上。

2011年年初,工区管内出现凝冻,姜明带领职工精心维护设备,全力以赴确保线路安全。一次,他带领职工刚刚清扫完站内东头的道岔时,又接到了处理站内西头道岔积的命令。接令后,他立即带着职工准备向西头奔去,刚调休回来的班长拦住他说:“工长,你已干了3天3夜了,先回工区休息一会儿,道岔积雪由我带人去清除。”姜明只是笑了笑:“我不以身作则,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又怎么能够让职工心服口服呢?”说完,与大家一起投入到除雪保畅通工作中。

一次,严重感冒的他带着工区职工紧急处理线路三角坑,突然,他脸上虚汗淋漓,表情异常痛苦,职工们劝他去镇上看一下病,然后回去好好睡上一觉。姜明摇了摇头,忍着病痛的折磨,直到把设备病害处理完毕才随职工一道回到工区。事后,他告诉工友:“我的责任就是坚守,守好工区的‘责任田’,绝对不敢懈怠。”

为了自己挚爱的两根钢轨,近两年,姜明没有休过一次工休假,没有与父母过一个节,每逢父母生日,他都让妻子买点礼物寄回家,以表达对父母的敬。“职工通常不会听工长说什么,而是看工长做什么。如果工长不以身作则,职工就不会服气的,而我们的工长姜明却是我们的榜样。”退伍后参加工作两年的工区职工宫涛对姜明称赞有加,“姜工长以工区为家,重活苦活抢着干,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节假日主动让大家回家,自己却长期坚守在岗位上,所以,他说的话我们愿意听,他指挥的硬仗我们愿意去打。”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姜明以他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与他的工友们扎根一线,默默地维护着他们挚爱的钢轨。2011年,他被成都铁路局命名为优秀青年复退军人标兵。

//用双手托起太阳,洒汗水养护钢轨

贵州高原,乌蒙磅礴,连峰际天。

太阳照在盘旋而上的小站大坳,照出9尊年轻的“雕塑”。

这里,群峰巍巍,峡谷幽幽。管内7.55公里线路,就有5.5公里属于隧道和桥梁,在沪昆线首屈一指,工作难度不言而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来到这里,工区9名职工中,均在30岁以下,全在维修班。

工作艰苦,他们上,眼都不眨。捣固,抡起“八斤半”一镐镐下去,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一拧黄背心,就是一碗汗!扒道碴更累——弯腰、屈膝,连干半小时,半天难直腰。翻浆,则是劳累加肮脏,一镐下去,道砟紧了,脸上花了——泥浆溅满全身。在隧道里干活,更是噪音刺耳、尘灰呛鼻、灯光扎眼。多少次,为搞好“安优”和抢险,9名青年几星期不休息。1993年11月曾在隧道里连干了一个多月,更换枕木800多根。

山坳人烟少,9名青年笑对寂寞。假日里,去洞底沟捉蟹,去舞阳河钓鱼。一次,捉到两只大竹鼠,烧了两大锅,又请来火车站职工做客,在工区大院的青青葡萄架下,宾主围起两个水泥桌,边吃大块竹鼠肉,边大碗斟“青溪大曲”。三口下了肚,拳令响起来,震得山神动心魄。月白风清,金宵良夜,年轻人就数着星斗“吹牛”,从猿猴变人扯到海湾战争;或拿着扑克“拱猪”,输者罚蹲,蹲累了就求饶;或挥毫泼墨,不少人练的一手好字。正副工长张东、黎江苏,则边弹吉他边唱歌。小张爱唱《十五的月亮》。1992年以前,妻女均在成都,小张一年潇洒走一回,分手之时妻淌泪,小张就写诗安慰:“请不要怪/黑暗中将你冷漠/相逢太短/没有很好把握/你见到/激流卷起的漩涡/那就是我向你认错。”后来,妻子吴昭敏调来大坳,夫妻团聚,但女儿仍留在外婆家。每天下班回来,小吴就取出枕下女儿的照片,边看边想,清泪两行。丈夫终于遵嘱去四川看女儿,幼儿园前却叫他终生难忘:女儿欢天喜地抱着爸,对小朋友们神气地说:我有爸爸,你们不信,看,这就是我爸爸,这就是我爸爸!几句话,让28岁的汉子鼻一酸,眼一热,把头低了下去……

生在乌江边的黎江苏,则最爱唱《涛声依旧》。去年回家,父母托人为他牵一红线,双方有意,喜煞小黎,不料一年后回到德江县,却是“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名花易主了。

每个周末的下午,工区一放假,小站人就乘车赶回镇远或玉屏的家中,“金凤玉露一相逢”,星期天一早又乘火车回工区,面对家人挽留,他们说:“只有一趟慢车到工区,上班迟到半分钟也不行!”24岁的杜辉军有时回玉屏,不巧女友却在30公里外当夜班,他只好仰望星空遥寄情思。段领导常来慰问,赞叹小站人“对铁路给得太多太多,对家人给得太少太少。”张工长代表弟兄们答道:为了我们段的“安全优质”牌子不倒,我们苦点,值啦!

晨曦初露。两肩都扛着捣镐扒子的9名青年,英姿勃勃地行进在大坳工区线路上。他们两手平肩,分明像是在用双手托起新一轮鲜红的太阳。

//守两根冰凉钢轨,顾大家无怨无悔

铁路犹如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为了它的正常运转,不论酷暑严寒,还是春夏秋,总有一群小站人,他们日夜守护在铁道线上,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千万旅客一路平安,让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甘于小站寂寞。繁忙的施工现场,处处有他们坚实的身影。

2011年7月29日,骄阳似火,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急行军”,我们来到了一个已经在共和国铁路示意图上消失了的小站——岩英,这是因为十来年前,车站布局进行了调整,车站就取消了,现在只有小站工区还坐落在这里。来到工区,我们看见宿舍里几位职工有说有笑,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舞弄电脑,有的在工区旁的一块地里给蔬菜浇水……

此时,工区的领头人、工长陈建塘主动迎了过来,兴奋地给我们介绍工区的变化。“车站虽然取消了,交通不是很方便,但工区的环境可是一天比一天好。”为改善工区生活生产环境,让职工安心工作,近年来,段领导把留住人,留住心作为确保线路设备安全优质的一件大事来抓,过去还是雀过不落脚的岩英,这几年改变不小。前些年,岩英工区,最让人头疼的除了条件艰苦外,还有就是管内一条S型的大弯道设备质量不稳,一直困扰着全工区职工。“职工流了汗还要流泪,就是因为不管怎么养护,大弯道就是不‘买账’,设备质量验收总是扣分。”陈建塘郁闷地说。“我们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我们,更不能让自己瞧不起自己。”陈建塘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工区职工彻底改变工区管辖线路质量不好的状况。从此,陈建塘放弃了工休,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与工区职工一起对线路进行“翻天覆地”式的整治。为了解决大弯道线路的维护保养难题,工区职工群策群力,成立了职工技术攻坚活动小组,把大弯道线路的维护这块“硬骨头”终于啃了下来。该段领导多次到现场调查,搜集了历年大弯道线路设备验收和轨检车数据,实事求是地对工区给予了肯定,并对长期坚守艰苦工区的职工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线路质量在一天天改变,但工区的生活环境也不能停留在过去扫帚倒了没人扶的状况。我们要让职工在工区安心工作,就必须给他们一个愿意留下的生活环境。”在段领导的支持下,职工们对工区环境进行整治,买来了乒乓球台,安装了篮球架,一个团结奋战、迎难而上的集体在岩英线路巡养工区焕发勃勃生机。

环境改变了,职工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如今,职工技术攻坚活动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职工下班后,对当天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讨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们说:“大家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交流,勤学苦钻已经成为凝聚工区职工的主要力量,成了促进职工团结的主要手段。”

职工们恋岩英、恋工区,更珍惜自己的现在的生产生活环境。“我每次回凯里,许多好心人劝我,说我年龄一大把了,呆在这里干什么?我真的喜欢上这里了,我想在岩英一直干到退休,这是我说的心里话。岩英这地方山清水秀,空气蛮新鲜。”49岁的女职工张凤琴已对这片热土恋恋不舍。“良好的工区环境,也给职工家庭和谐带来许多益处。”

过去,由于工区不太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工区职工经常发生矛盾,不少职工为了宿舍卫生大动干戈。为此,工区一方面积极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建立了党、团员包群众,老工人包新工人,职工包家属、子女的“三包”制度。随着工区环境一天天地改变,工区再也没有发生夫妻之间、职工之间、邻里之间的矛盾。

安全、设备质量同步改观,工区工作成绩突出,一个“安全好转,职工安心”的良性循环生产生活环境已在岩英线路巡养工区形成。2011年上半年,该工区不仅完成了生产任务,而且轨检车检查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不仅仅是工作环境的改变,这是我们职工观念意识的改变,更是安全长期稳固的基础。”陈建塘对工区环境的改变对安全的影响深有感触。昔日光秃秃的工区四周荒山,如今已被职工自发地染绿。各种树木和数十亩玉米、蔬菜在这里扎下了根。昔日雀过不落脚的岩英,如今百欢聚,繁衍生息,成了它们理想的天堂

感人的故事讲也将不完。麻芝铺线路巡养工区位于黔南,是凯里工务段一个典型的半路工区,偏僻而边远。2011年11月6日,我随同段工会主席从龙里徒步检查线路,去看望工作、生活在那里的工区职工。

途中,正好遇到在线路上作业的工区职工,他们为迎接轨检车的检查验收,正在对线路设备进行整治。

当我们一行来到工区时,院内静静的,只有炊事员在忙碌着准备晚饭。

18时30分,职工下班回来了。工长杨君来不及换洗,立即召集职工开会。“今年生产任务繁重,除‘三标’创建外,还有安全标准线建设,特别是下半年的线路设备整治,一忙活起来很难回趟家。”一名职工讲着讲着声音有些哽塞。杨君说:“两根钢轨在养路职工心中的份量是沉甸甸的。”一名职工说:“工长心中只有线路质量,不顾小家只为两根钢轨。”

10月初,杨君走马上任来到这里,心就被牢牢地栓在了线路上,他整天忙碌、奔波在作业现场,与职工一道进行线路起、拨、改,一道处理线路设备病害,越是艰难越向前,即使在集中修配合跟进工作最忙时,在杨君的带领下,一切施工作业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杨君那严肃而又饱经风霜的脸上,可以看出他刚强的性格和对养路工作的执着追求。

这个工区部分职工家庭是一人上班一人在家,属典型的“一拖二”。尽管工作和生活环境异常艰苦,但他们从来没有半句怨言。特别是线路设备集中修期间,他们更是忙得个把月难回一趟家与亲人团聚。

职工们这样坚守到底图啥?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他们痴心于两根钢轨呢?通过他们的言谈,我们终于知道了,那就是小站人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是小站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如杨君所说:“有的职工,本来有机会离开这里,但他们却舍不得。他们宁愿坚守在这里,守住两根冰凉的钢轨,守住他们挚爱的岗位。

//保畅通执著奉献,战高温谱写真情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小站人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促使他们扎根一线,默默地守护着挚爱的钢轨。

在贵州省黔东南广袤的绿林琛处,活跃着一支铁路巡养工队伍,他们是六个鸡线路巡养工区的职工们,由19个男职工和一个女职工组成的这支队伍被人们誉为“能打硬仗的队伍”。 被人称为“能打硬仗的队伍”,同时,他们还被人称为能晒、能冻、能打游击、能耐寂寞的“四能”健儿。他们长年累月不知疲倦地在工区内奔波,黎明即起,天黑才归,他们默默地把一生奉献给工区,用歌声送走了疲劳,把歌声奉献给上路,奉献给哺育自己的祖国母亲

长长的钢轨伸向远方,在春天的阳光下格外耀眼。在素有歌舞之乡的黔东南大地上,20名男女职工迎来一个闪亮的季节,2009年1月,凯里工务段表彰的2008年度先进班组中,六个鸡巡养工区榜上有名。2007年,这个工区被成都铁路局评为2005-2006年度先进班组。2009年荣获贵州省“工人先锋号”先进班组称号。

在广袤的绿林深处,他们长年累月不知疲倦地奔波。线路工区作业真像是“打一抢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来回穿梭在管内线路上,每到一处,干完活后,总能听到从部队转业的青工曹永宏哼着轻快的歌声:“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歌声送走了疲劳,歌声伴随着大伙一道奔向另一处需要处理病害的地方。

这里的冬天,寒风卷着雪花吹进门窗寒气袭人;这里的夏天,蚊虫的奏鸣曲来回飘荡,大伙要到半夜才能入睡。每天5时,工长就打着手电筒照着花名册点名上道。有时要到几公里外的交界处作业,在凌晨4时,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多年来,这个工区不仅线路质量过硬,而且从来未出过任何事故。

在偏僻的深山小站,要打发业余时间真不容易。工区职工除了看看电视,就是学电脑。节假日,大伙相约去车站附近的小河沟钓鱼。披着晚霞归来后,大家抬出煤炉,放上铁锅,围成一圈,把盛酒的饭碗一字儿排开,开开心心地“搓”上一顿。

“越是平凡的岗位,越能锻炼我们的队伍,考验我们的意志。”近年来,六个鸡巡养工区由于人手紧张,大伙几乎没有离开过岗位。上任工长裴乃贵患有严重的腰椎病,每次发病,他都在车站小诊所简单处理一下,就回到工作岗位。

两年前的一天深夜,裴乃贵妻子突发疾病,胸部疼痛难忍,家里14岁的儿子急得直哭,打来电话告诉父亲,让他赶快回凯里看看妈妈。由于工作,裴乃贵走不开,只好在电话里告诉儿子带母亲到医院去就诊。第二天,妻子病情稍有好转,反而打来电话安慰左右为难的丈夫,要他安心工作,“不要紧,扛一扛就过去了”。裴乃贵接完电话,内疚之情油然而生,一人跑到工区后的树林里,泪流满面。工作时,他又同往常一样,提上道尺,踏上长长的铁轨,巡视在铁道线上。

2011年5月,工区班长潘勇接过了工区工长的重担,由于线路重载车辆增多,维护线路的任务随之加重,潘勇也无暇顾及家中的妻儿。由于他女儿先天疾病,5岁的孩子,还象2、3岁的小孩一样,需要家人时刻不离的看护。

工作的繁忙,潘勇已有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妻子只好带着孩子来工区探望加班加点的丈夫,以尽尽妻子的义务。一天,潘勇妻子煮好午饭,辛辛苦苦等着丈夫回来,可是左等右等不见丈夫踪影。于是,妻子背着孩子,把饭送到车站西头的施工现场,妻子在离丈夫不远处连喊几声,也许是太过专心工作,潘勇没有抬头回答一声。事后,潘勇向爱人解释:“我正在忙,如果这个时候放下手中的工作吃饭,就有可能会出差错,安全工作一点不能疏忽,一分钟也耽误不起啊!”。一席话,说得妻子连连点头。

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有许多故事。就拿26岁的职工曹永宏来说吧,他干工作挺在行,可他的婚事却不平不顺,难以得到姑娘的芳心。有的姑娘一听说他们是小站养路工,莫名其妙扔下一句“性格不合”,就走了。

曹永宏常常哼起他最喜爱的歌:“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白云奉献给草场,红河奉献给海洋……”

而活跃在大山深处的六个鸡巡养工区的汉子们,却把自己奉献给了钢轨铺就的漫漫长路。

再讲2009年9月7日那天我的耳闻目睹吧。

虽然白露已过,但炎炎烈日却没有丝毫退缩,那天,天刚亮,福泉线桥车间的职工们就迎着阳光,奔赴工作地点了。无论是在火热的夏天,还是在“秋老虎”逞威的日子了,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演绎了一曲曲战高温、保安全的动人乐曲。

从盛夏7月,这里打响了集中修攻坚战。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车间干部职工不畏艰难,及时成立了配合跟进小组,并组建了一支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机械工队。

万事开头难。施工队组建伊始,材料机具不到位、照明设备不齐全、工作任务繁重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就摆在了面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该车间一方面要求干部做好带头工作,为职工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加强一线施工的安全卡控,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抓好线路集中修的跟进工作,车间安排主管线路副主任对机械施工队的作业质量和安全进行全程监控。“这样炎热的天气,职工们工作的艰辛程度不必说,就连维修线路用的设备都会出现‘罢工’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车间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车间负责人每天跟班作业,手把手的帮助和指导职工。对现场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党员干部不但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更要把职工的疾苦放在心上。”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车间干部职工上下一心,车间党支部书记杨应龙更是把关心职工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作为凝聚职工力量,战胜酷暑的“降温良药”。

烈日下,杨应龙每天组织人员为一线职工送去解暑降温的苦丁茶、绿豆汤和防暑用品。

组织的温暖犹如夏日的清凉剂,流入职工心田,也让职工时刻感觉到关心和爱护。水山坡巡养工区两位新任班长,无论更换钢轨,还是更换枕木都与职工在一起,施工现场随处可见他们冲锋在前的身影。

面对贵州黔南地区持续高温天气,白天上班容易造成职工中暑,线路胀轨跑道。车间更换钢轨、平推整治工作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进行。为消除夜间工作的安全隐患,解决职工在夜间作业照明设备差的问题,车间购买了100盏头灯,发放到职工手中。

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极大地鼓舞了职工,职工们说:“车间干部能吃苦,我们也能。”黄丝巡养工区工长王云的妻子生小孩,他请了工休假回家照顾妻子,心却留在了工区。每天,他都要打电话给班长,千叮咛,万嘱咐。三天后,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小龙洞巡养工区职工陈富权身患感冒,上道作业力不从心,杨应龙知道情况后,安排他回去休息。他却说:“现在工区任务重,人力又不够,大家都比较辛苦,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越是艰难越向前。在酷热天气面前,该车间全体干部职工众志成城,战完酷暑再战“秋老虎”,以提高线路质量为己任,无私奉献,谱写了一首夯实安全的赞歌。

//当模范做表率难,做人大代表更难

小站出个把先进不足为奇,可是出了一个全国人大代表,这足够让小站人引以为荣好一阵子的了。

邰顺军,48岁,1986年12月,他的父亲退休了,他顶替父亲成为了一名养路工。多年来,他凭着一股子小站人特有的奉献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换来线路的安全和班组职工队伍的稳定,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翻开邰顺军精心保存的一大摞奖状和证书,其中有2009年获得的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还有最近几年来得到的成都铁路局表彰以及贵州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当有人向他请教时,他总是谦逊地一笑:“要谈经验说不上,要说感受有一点,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干出点成绩来,最重要就是必须热爱自己的岗位”。

问到邰顺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当的先进,得过多少先进时,他笑着直摇头,“真是记不得了,好像是参加工作没两年就开始,先是段上的,后来是分局的,然后路局、贵州省……哎,全是大家的功劳,我都不知为啥这荣誉就落我头上了。”也许邰顺军当先进是遗传来的,听说他的老父亲曾是铁道兵,参加了成昆线的修建,还是凯里工务段的一名桥隧工区的班长,也是名老先进。平常邰顺军回老家老人家最爱叮嘱就是:看好安全!邰顺军做到了,从参加工作至今未出过任何纰漏。从段的、分局的、路局的先进生产者,到贵州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直到全国人大代表,邰顺军用了28年的时间。对他来讲做模范挺难的,你要成为别人的榜样,你必须是优秀的,这个优秀就是付出。问他这些年来付出了些什么,他不禁语塞了,说不出付出了什么。曾与他共事的吴熙令主任帮他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邰顺军这些年付出的说来很平淡,就是牺牲了所有的年休假,牺牲了大部分的节假日和周末,包括平时的休息时间,因为他知道邰顺军从来都是用休息时间来整理工区的各种台账。此外,平时上班他会早一点来,下班后他会再到工区及线路上走一圈。就这些,你能算出他付出了多少吗?

在邰顺军看来把工作干好是应尽的本分,这叫顺便当了下劳模,真正让他头痛是人大代表。2013年邰顺军成为人大代表以来,可成了个大忙人,这个忙还是来自于责任,作为一个贵州人他要为贵州尤其是贵族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作为一个小站人他还得为铁路的发展建言。“两会”期间,邰顺军对铁路周边环境安全话题很关心。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加快完善路地协调机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一起做好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执法工作;加强公路跨铁路立交桥安全防护;国家应尽快出台限制在铁路沿线安全保护区内挖沙取土和过度开采地下水的政策措施,以此消除乱采滥伐对铁路基线的安全威胁。“我建议国家加大铁路周边环境安全的整治力度。作为铁路工务部门的普通工长,我觉得自己和一线职工的距离更近,也愿意多和大家聊一聊对铁路工作、对国家事务的好建议,把群众的呼声及时传递到大会上。”邰顺军在会上说,今年他向大会提出了关于清理铁路沿线村寨违章建筑的建议。“接下来我要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铁路工作的新要求带到铁路一线去,让一线职工了解国家、铁路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看到邰顺军的发言千万别以为是件轻松的事,以为邰顺军能言善辩,要知道为这些短短的建议邰顺军走访了多少地方听取了多少百姓的意见,多少个夜晚台灯下的反复整理才能成就会议期间的简短发言,这对于一个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人来讲,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呀!

今年3月参加“两会”时,邰顺军谈起再次来到首都北京,心中无比感慨。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和往年不同,今年的他脸上多了一份自信,心中多了一份职责。在去北京前,邰顺军特意花钱买了一个稍大的公文包,不仅方便携带会议上发放的提案资料,还在包里装上了4个本子。这4个本子是他当选人民代表的工作记录,其中一个记录下中央领导对于贵州发展的指示,一个记录下“两会”期间谈论的关于铁路发展的规划,一个记录对他土生土长的凯里苗乡有投资兴趣的知名人士,还有一个记录下基层的声音。任期的5年,邰顺军希望本子上能展现出家乡的变化。

谈到记录下基层声音,邰顺军感触很深。2013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联系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明确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分别直接联系5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邰顺军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定点联系的五名代表之一。“我真的没想到,可以见到张德江委员长。而且一个国家领导人,委员长的办公室居然那么简朴,简直不可想象。办公桌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那种黄色的小桌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桌上的两部老式电话,沙发也很老式。当时我一紧张还不知道坐哪儿,站了老半天,张委员长看到我不知所措,马上笑着示意我坐在他的旁边,顷刻间心理压力就小了很多。”邰顺军说,这次难忘的会见持续了近1个小时,张德江对铁路的熟悉和专业程度超过了邰顺军的预想,聊天进行得相当顺利。张德江在会谈间不仅详细地询问了邰顺军家乡的发展、工作的情况及今年他的“两会”议案,还嘱咐邰顺军:养路工作虽然“脏险苦累差”,但其工作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事故。并希望邰顺军要把遵章守纪、注重质量、勤学苦练的良好习惯发扬开来。整个过程简单紧凑,张德江用平易近人的言语和家庭式的座谈方式,缓解了邰顺军的紧张情绪。谈到这次会谈,邰顺军遗憾地说:“一紧张,忘了和张委员长合个影。不过没关系,我将在当选人大代表这几年记录下更多基层的声音,并争取邀请张德江委员长来一趟美丽的苗岭明珠——凯里。”他真的没想到那么大的一个国家领导人办公环境那么简陋,那么平易近人,这让他觉得自己更应该当好这个人大代表。今年春节前,邰顺军一直惦念着想给委员长发条短信,想祝福委员长全家新年快乐。但他怕自己不会说话,想来想去还是请教了同事,给委员长发了恭贺新春的短信。对邰顺军来讲,这条短信是他发自内心的真诚祝福。

邰顺军一再坦言自己文化低,去年没什么经验,今年知道了,他从现在就在着手明年“两会”期间的各种材料。今年他想对铁路的线路安全再提些建议,家乡的教育一直是他纠心的事,他希望更多的苗族小孩都能读上书,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以此来改变家乡的落后。

后记:

其实在我20余年业余写作工作中,每次采访小站人,总希望能听到他们有些惊天动地的故事,比如防止了什么重大事故呀,创造了全局乃至全路的什么成绩呀,等等,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没有,什么都没有。对一个小站人来说一天或是一年能保证安全不难,难的是几十年都能保证。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把每一件工作都做好做到安全无事,那需要多强的责任感呀。他们让我们想到了每年评选出的那些感动中国的人,那些平凡的乡村医生、邮递员、山村教师等等,这些人和小站人一样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坚忍不拔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小站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乐观向上、勇于奉献、热爱生活的精神,感触到的是小站人对铁路运输安全的高度责任,是一个群体对铁路最朴素的爱。他们,是感动铁路、感动苗岭侗乡的小站人!

每次到小站,小站人都会热情邀请我们一道喝上两杯。每一次,醇香的米酒沉醉了每一个人,每当此时,小站人还会为我们唱上一曲曲中气十足、优美动听的山歌。

歌声悠扬,深情绵长,赞美他们——小站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74615/

小站人,无私写出天地情的评论 (共 26 条)

  • 少华山
  • 莫愁
  • 憬希
  • 漂浮的云
  • 醉死了算球
  • 梦里花落
  • 紫蔷薇
  • 秋叶秋枫泪
  • 笔墨春秋
  • 甲古
  • 孤帆鸢影
  • 雪儿
  • 晓晓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问好夏安!
  • 纤纤柳絮
    纤纤柳絮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并推荐
  • 海虹
    海虹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美文,欢迎来我空间踩踩!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 旅客
    旅客 推荐阅读并说 这是一首劳动的战歌,显得是那么的伟大和深沉!!写得好、问好作者!!!
  • 寻梦今生

    寻梦今生铁路犹如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为了它的正常运转,不论酷暑严寒,还是春夏秋冬,总有一群小站人,他们日夜守护在铁道线上,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千万旅客一路平安,让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甘于小站寂寞。繁忙的施工现场,处处有他们坚实的身影。

    赞(0)回复
  • 寻梦今生

    寻梦今生回复@丫丫:谢谢丫丫老师点赞,祝周末愉快!

    赞(0)回复
  • 微微

    微微写的棒急啦!

    赞(0)回复
  • 寻梦今生

    寻梦今生回复@微微:谢谢微微,问好微微!

    赞(0)回复
  • 寻梦今生

    寻梦今生感谢草木白雪、心静如水两位老师推荐!问好两位老师!

    赞(0)回复
  • 寻梦今生

    寻梦今生感谢秋叶秋枫泪老师第一个推荐,问好老师!

    赞(0)回复
  • 大海之子

    大海之子小站人,让人肃然起敬。扎根于生活的散文!欣赏,推荐!

    赞(0)回复
  • 寻梦今生

    寻梦今生回复@大海之子:感谢大海老师一直的关心,问好老师!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