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收麦

2014-07-11 17:12 作者:任润刚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收 麦

每当农历五月中旬,饱满的麦穗遍地金黄,微风一吹,“沙沙”作响。麦田一旦遇到强风暴,小麦就会倒伏折断,轻者减产,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因此,小麦要抢收快打。

收麦是一年的大事,也是老百姓最累最繁琐的农活。农民要趁着好天气争分夺秒地“抢”,与老天抢,与农时抢,和自己的体力极限较劲儿!

收割小麦是件极累人的差事。“麦熟一晌,蚕老一时”,小麦说熟就熟了,确定好收割的好日子,提前就要把镰刀磨得快快的,还要准备出随时随地都要背着的磨刀石、早晨的干粮和咸鸡蛋、盛水的暖壶和茶杯……到了收割这天,全家老小无一例外的早早起床,带着家伙顶着满天星斗赶往麦地。、

到了地头儿,就会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记得那时,还没割我就发起愁来:到哪儿就割到头了啊!父亲分工,每人一畦,谁先割完了谁就歇着。高高的麦子啊!你咋就这么密呢?我先是像大人似的弯着腰割,后来累得我蹲着割。我被大人落得好远啊!大家的镰刀像要飞起来,“喳喳”地有节奏地响着。只是一瞬间,一大片小麦就被齐刷刷的放倒,后面的人把几小捆儿拣到一起再用力捆好,一个麦个子就扎好了。所有的人也都磨出了血泡,可每个人都干劲十足,你追我赶,生怕被落到后面拖了大家的后退。太阳刚刚露出火红的笑脸,大家的第一畦小麦就收割完了,只有我被远远地落在了后面。他们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就赶紧一起帮着我收割,父亲还鼓励我:“加把劲啊!”

割到一个茬口,大伙可以吃早饭了。虽然很累,可能吃到逢年过节才吃的白馒头,就着腌的流油儿的咸鸡蛋,真解馋。吃完饭,大伙“咕嘟咕嘟“每人一碗大碗茶,抹抹嘴,没有休息就又抡起镰刀开始收割。说实话,当时实在是坚持不住,太累了!父亲让我跟在他们身后捡麦穗,虽然也很枯燥,但比起割麦子要轻松多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接下来就是往场里运麦子。有牲口的农家当然可以节省人力,买不起牲口的农家,拉运麦子只能用人力。地排车高高悠悠地装载着满满一大车麦个子,我在前面弓着腰拼命拉,弟弟在后面撅着屁股使劲推。遇到坡,我们根本就拉不上去,还需等路人帮忙。

收割全部完成以后,就要铡麦个子了,就是用铡刀把麦个子从中间铡断,将带着麦穗的麦秸堆在一起待晒,连着麦根的麦秸就随意抛扬到场外,风干后做柴禾用。铡麦个子一般都是在晚上,这样可以赶时间,只有晚上铡好麦个子白天才可以及时晾晒。尽管家家户户都安上了最亮的灯,把整个大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可因为人们是在非常疲乏的情况下劳作,每到麦秋都有被铡断手的悲剧发生。十几亩的麦个子要一刀一刀的铡,直到大家的腰再也直不起来了,手再也搬不动麦个子了,才会在麦场的窝棚里像滩泥一样倒地而睡。

晒场需要烈日当头,越是响午头越要一遍一遍翻场,这样才会晒得匀,晒焦的麦穗不需多大力,麦粒就会被碾轧出壳。傍晚要把麦子堆起来,免得晚上下雨淋湿,早晨再把所有的小麦摊开,摊的越薄越好。那年我家晒场赶上了下雨,刚摊开的麦秸就要一叉一叉的在挑起快速垛起来,沉甸甸的麦穗秸把双臂压的生疼。在众邻居的帮助下,我们总算把麦场起来了。当用事先准备好的塑料布把高如小山的麦垛全部蒙好时,雨水连同汗水早已把人们浇透。

晒干后轧场。轧场还算轻松,因为轧场必须要牲口拉石磙轧,人是拉不动石磙的。可借牲口相当少,因为大家伙都集中在那几天里使牲口,所以提前好几天就要和主人打招呼,然后焦急地排队等候。两天后黄牛终于轮到了我家使用了。

扬场就是把麦粒和麦鱼儿等杂物分开。扬场需微风相助,一人用木锨把麦粒向空中飞泼出去,借着风吹的力量,份量较重的麦粒落在一起,而份量较轻的麦鱼儿就被风吹到了一边。尘土和麦粒都比较重,落在了一起,还要再用筛子筛。细眼筛子将麦粒留下来,尘土被筛下去。

麦粒出壳后要及时晾晒,记得那年我家刚把麦粒碾出来,天就下起了雨,赶紧用塑料布把青麦粒捂盖得严严实实,用砖头压住周边及中间,生怕大雨淋湿了麦子,瓢泼大雨下了一天一,好不容易雨停了,父亲忙掀起塑料布,一股热浪夹带着霉味四散开来,整堆麦粒都已经黑了。

少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收麦可不再这么让人着急了,只要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几遍,饱满的麦粒就流水般地倾泻而出,做也没有想到过收麦会如此省时省力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68814/

收麦的评论 (共 10 条)

  • fish
  • 荷塘月色
  • 晓晓
  • 孤帆鸢影
  • 心静如水
  • 雪灵
  • 雨袂独舞
  • 一生一世
  • 老党
  • War@\/?nic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