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智者风范

2014-06-25 17:34 作者:水刀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智 者 风 范

大凡读过《荷塘月色》的人,都会记得朱自清笔下的月下荷塘: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上世纪30年代,就有一位读者陈少白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在里是不叫的。对于这个质疑,朱自清专门写信请教同事、昆虫学家刘崇乐。刘崇乐几天后拿出一段抄文对朱自清说:“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朱自清急忙一看,抄文说平常夜晚蝉是不叫的,但有时也叫。朱自清本可用此抄文回答读者,可转念一想,刘先生是谨慎的科学家,关于这个问题他并没有表态啊!于是朱自清回信告诉陈少白:自己请教了一些专家,说夜晚蝉是不叫的,感谢他的质疑,并表示以后再版,他将删掉有关“月夜蝉声”的句子

哪知到了抗战初期,陈少白又在《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讨论这个问题,不仅引用了朱自清的回信,还引用了王安石 在《葛溪驿》中的诗句:“鸣蝉更乱行人耳”。而在这几年中,朱自清因为“有这切巳的问题在心里”,特别关注并力图求证这个问题,曾两次亲耳听到月夜蝉声。看到陈少白文章后,朱自清很想再写信给他,说自己现已证实听到了“月夜鸣蝉”。可是,朱自清不知陈少白的地址,而对读者一贯认真负责的朱自清便专门写了篇题为《关于〈月夜蝉声〉》的文章公开作答。他感慨地说:“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我自己在这儿是个有趣的例子。”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精于书法,尤善草书,求他写字的人很多。

有一天,有人特备酒筵请他写字,饭后拿来纸笔,于右任在酩酊之中挥毫,留下一行“不可随处小便”而去。

第二天,那人拿出这行字请教于右任,于右任知道自己酒后失笔,连声道歉,沉思良久,似有所得,于是叫人取来剪刀,将一行字剪成几块,重新拼排,说:“你看,这不就是一句很好的座右铭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人一看,禁不住大笑,再三拜谢。六个字重新安排,原来是:“小处不可随便。”

从这些事例上,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朱自清和于右任对作品、对读者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谦和严谨的文风,更重要的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对事物科学的求证精神。

重实证而勿盲从,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对于别人的经验,不管是古人说的,书中写的,还是“权威”讲的,都应该认真思考,敢于质疑,想想是否真的有道理,坚持实践求证,绝对不应盲从,更不能照抄照转。对于自己说的、写的、讲的东西,别人提出了质疑,也应该以宽容的态度表示欢迎,并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考证、求真,敢于否定自己,敢于超越自我,以获得对真理的把握。对于有疑问的东西,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都应该坚持拿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接受实践检验。任何理论、观点、说法等都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证明其正确与谬误。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丰富与拓展我们的知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培育与发展严谨的实证精神。总而言之,重实证而勿盲从,就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努力在科学求证中使自己逐步耳聪目明起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64485/

智者风范的评论 (共 11 条)

  • 无不为之
  • 林玲英
  • 荷塘月色
  • 晓晓
  • 春暖花开
  • 心静如水
  • 雨袂独舞
  • 雪灵
  • 读书不求甚解
  • 一生一世
  • 那片彩虹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